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季风环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1月、西北风B.7月、西北风C.1月、东南风D.7月、东南风
2.M地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地形的影响D.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
2023-10-19更新 | 91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2.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A.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B.夏季风逐年减弱
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D.夏季风逐年增强
2023-10-13更新 | 97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下图表示青藏高原季风纬向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
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2.因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
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
2023-09-28更新 | 482次组卷 | 45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A.东北风、西南风B.东南风、西南风C.东南风、西北风D.东北风、西北风
2.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图示季节(     
A.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B.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
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D.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
2023-08-01更新 | 409次组卷 | 4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气象学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下图为浙江省2010-2019年出、入梅日期及梅雨期间雨量图(横条的左端表示入梅日,右端表示出梅日,长度表示梅雨持续的时长)。浙江省平均每年6月10日入梅,7月10日出梅,年均梅雨量为301m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浙江省(     
A.出、入梅日期年际变化大B.梅雨期间的日降水强度都不大
C.梅雨持续时长呈增加趋势D.梅雨量与入梅早晚呈正相关
2.通常情况下(     
A.出梅偏晚时,雨带南侧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
B.雨带北侧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入梅偏早
C.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偏南,入梅偏晚
D.出梅偏早时,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偏南
2023-03-14更新 | 336次组卷 | 38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是一个降水充沛,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每年5月份印度常经历高温天气。下面左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下图示意1950—2016年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位于印度(     
A.东南部B.西南部C.东北部D.西北部
2.印度5月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太阳高度较大②东南季风影响③晴天多,白昼长④沿岸暖流流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与6月份相比,9月份洪涝频次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较大B.气温较高C.植被覆盖率较低D.土壤湿度较大
2023-02-11更新 | 295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某区域某月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等压线数值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Q地区等压线发生明显弯凸,其主因受(     
A.海陆性质与季风的影响B.海拔高度与太阳辐射的影响
C.冷锋过境与云量的影响D.海陆分布与海水温度影响
2.通常形成这种气压分布的时期,可能在(     
A.一月B.三月C.七月D.九月
2023-02-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国首都气候特征的不同点是____
(2)C半岛地形多山,整个地势特点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3)冬季A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B地,而B地的酸雨危害却比A地严重,试分析原因。
2023-02-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朝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A季节为北半球____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___
(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Ⅱ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地。
(3)图Ⅰ中B季节时,图Ⅱ中②地受____(甲、乙、丙、丁)带控制,气候特征是____;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____风(填风向),气候特征为____
2023-01-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19-2020 学年高二下期网络教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下图是“东亚和南亚地区某时期近地面的风运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反映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A.1月B.3月
C.7月D.12月
2.图中②地风向的成因是(     
①海陆热力差异②西风带的南移③东北信风带的影响④东南信风带的北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