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冷涡是在对流层中高层表现明显的冷性涡旋系统,其中心附近的气温偏低,在东北冷涡及其引导气流影响下,对流层中层的风向会向近地面传导,大气处于上干下湿状态。研究表明,东北冷涡强盛时,华北地区雨季提前到6月,这一方面因为东北冷涡促进了冷暖气团提前相遇,另一方面取决于东北冷涡及其外围垂直方向的气流特征。下图示意5月16日8时900hpa天气分析图,甲为冷涡中心。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m。



(1)判断甲处气压中心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2)从冷暖气团的角度,分析冷涡活跃导致华北地区雨季提前的原因。
(3)垂直方向的气流特征加剧强降水,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雷暴是由旺盛的积雨云所引起的,伴有闪电、雷鸣的局地强对流性天气,其形成通常要具备三个条件:不稳定大气层结、充沛的水汽和足够的抬升触发机制,当雷暴过境时,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并由于降水的拖曳作用而产生快速下沉气流。我国青藏高原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强烈的雷暴甚至会带来冰雹、龙卷等严重灾害,雷暴等强对流性天气预报是世界性技术难题。

材料二图为一次典型雷暴天气垂直截面图。


   
(1)描述该次雷暴过境前到过境时气象要素的变化。
(2)判断青藏高原雷暴多发的季节,并解释青藏高原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的这一地理现象。
(3)简析雷暴天气难以预报的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我国冷锋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下图为某年5168时华南地区锢囚锋示意图,锋线把图中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盛行气流Ⅰ、Ⅱ、Ⅲ。该时段前后,北部湾北岸出现连续暴雨天气。


   
(1)每年4~6月冷锋南下到华南沿海地区时稳定少动,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分析此次北部湾北岸连续暴雨的成因。
(3)从冷暖气团的强度方面分析,说明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的原因。

4 . 2018 年 12 月 5 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全国寒潮预警,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温明显。图为寒潮活动 期间我国各地雨雪分界线,表为 4 个地区网友的微博留言。完成下列小题。


       
1.寒潮活动期间,各地网友描述的天气和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北京求雪失败,受冷空气影响较弱
B.温州求雪失败,暖气团过于干燥
C.青岛漫天雪花,受冷高压影响强烈
D.杭州漫天雪花,暖气团水汽充足
2.影响雨雪分界线推进的天气系统是
①冷锋   ②暖锋     ③气旋     ④反气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3-14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较难(0.4) |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7月19日石家庄出现强降水,局地日降水量超过600毫米。研究表明,自西向东移动的黄河气旋在本次暴雨中起到关键作用。下图示意7月19日18时我国部分区域水汽输送方向。

(1)结合水汽输送方向,在图中用适当的符号绘制冷锋的位置。
(2)分析石家庄市此次降水量大的原因。
(3)图示时间12小时后石家庄气压持续升高,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024-04-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模拟地理试题01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为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为冷平流。一般而言,冷锋伴后会出现冷平流。温度平流强度=风速×水平温度梯度,单位为10-5/s,温度升高为正值、下降为负值,通常温度平流强度在±5×10-5/s以内的影响较小,基本可以忽略。

某年5月,河西走廊东部经历了冷锋降温天气(出现了冷平流),引发了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下图示意该年51020时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3000米高度的温度平流强度分布情况,此时甲地的冷气团正在南移。

(1)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造成此次低温冻害的冷锋。
(2)甲地冷气团侵袭河西走廊的概率较小,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5月份冷平流对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原因。
2024-03-28更新 | 631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考适应考试(二)地理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较难(0.4) |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左)。图右为某年1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开始移动。



解释B处锋面形成的原因并指出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
2024-01-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5 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左)。图右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开始移动。   

(1)指出A观测点,焚风出现的时间(地方时)。
(2)分析AB段地形对焚风发展变化的影响。
(3)解释B处锋面形成的原因并指出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
2023-06-21更新 | 1066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3年山东高考地理真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左)。图右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开始移动。

        

(1)指出A观测点,焚风出现的时间(地方时),说出此日之后半年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
(2)分析AB段地形对焚风发展变化的影响。
(3)解释B处锋面形成的原因并指出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20221017日,强冷空气再次南下影响到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同时,台风“纳沙”正在南海以偏西路径移动并不断增强,18日凌晨最强可达强台风级,但19日开始迅速减弱并消亡。与以往单一台风不同的是,此次“纳沙”携手冷锋,没能缓解长江流域自夏季以来的干旱,101816时湖南、江西等多地还发布火灾红色预警。下图为20221018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图。



(1)解释台风“纳沙”北部的外围大风区风力最强的原因。
(2)简述冷锋对台风“纳沙”的影响。
(3)分析台风期间南方多地发布火灾预警的原因。
2022-11-23更新 | 1632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统一调研测试(二)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