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经该地时含沙量剧增。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下图为“鱼鳞坑俯视及其纵剖面示意图”,结合已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主要参与(     
A.海上内循环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D.以上都是
2.鱼鳞坑有利于植被成活,主要原因是鱼鳞坑(     
①增加了下渗量②减缓了地表径流流速③增加了水汽输送④减少了地下径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暑假,长沙市高中生小张同学到甘肃省河西走廊研学旅行。研学中,他在敦煌欣赏到鸣沙山和月牙泉的奇特景观。下图为鸣沙山和月牙泉位置示意图。研学发现,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近年来月牙泉呈萎缩趋势明显。



(1)图中党河参与的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填“海上水循环”或“陆上水循环”);属于水循环的____(填“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环节。
(2)该地区城市多沿________(填“冲积扇”“三角洲”“河流”或“铁路沿线”)分布。
(3)从水循环及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月牙泉萎缩的原因。
2024-03-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平江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专家卷五)地理试题
3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震发生时,在湖中捕鱼的人会感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新疆某地发生地震,测得源震深度8公里,可推测该源震一定位于地壳
C.夏季的海风可以减小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
D.“海绵城市”的建设能缓解城市水灾、增加地下径流
2024-03-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季在河道弯曲、河谷纵向坡度大的区域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B.城市绿地有美化环境、减轻城市内涝的作用
C.潮汐主要是受月球引力形成,每天涨落各一次
D.石灰岩地区的石笋是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2024-03-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有(     
A.增加下渗量B.减少蒸发量
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
2.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2-27更新 | 318次组卷 | 60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地膜覆盖,是指用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地膜覆盖可促进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生长,提高土地肥力,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地地膜覆盖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北方农田使用地膜覆盖,可有效抵御寒潮,保障农作物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增加地面辐射的散失B.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
C.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D.增强太阳辐射
2.我国华北地区多春旱,地膜覆盖可提高土壤湿度,其原理是减少(     
A.蒸发B.地表径流C.下渗D.地下径流
2024-02-2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a减弱B.b增强C.c增强D.d减弱
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     
A.丰水期水位上升B.流量会更加稳定C.流量下降D.流速减小
2024-02-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8 . 为适应自然环境,西北旱作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了地膜全覆盖技术,该技术有三大优势:一是保持土壤水分,二是改善土壤温度,三是生态效益好。结合资料,完成下题。

1.该技术可以保持土壤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膜外水下渗B.抑制士壤水蒸发C.增加地表径流D.增加大气降水
2.关于使用地膜的生态效益,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使用B.增加士壤有机质,减少化肥使用
C.提高种植效率,增加农民收入D.减少土壤含水量,防治水土流失
9 .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问答下列问题。

(1)甲地和乙地的地形分别是________
(2)丁处地貌是____,形成丁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
(3)图中水循环的环节中,①表示____,②表示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____循环。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____(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其中主要通过____等方式来改变地表水的时间分配状况。
2024-02-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如左图所示,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右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填出图中水循环相关环节的名称:⑥____,⑨____
(2)古人曾发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感叹。此诗句所体现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循环,体现“黄河水西归”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填序号)。
(3)鱼鳞坑在黄土高原较常见,主要是因为建成后能减弱右图中的____(填序号)而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4)在鱼鳞坑山坡上种树的位置是在____(填“坑内”或“坑沿”)
2024-02-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