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某校开展“水之云南”主题游学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同学在考察报告中写道:云南省河川纵横,湖泊众多。很多世界遗产与水有关。如三江并流、丽江古城、元阳梯田。

案例一:“三江并流”位于横断山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如下图)。景区内包括高山雪峰,峡谷险滩,珍稀动植物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等。

案例二:元阳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江河水蒸发升空,到高山区凝聚为云雾、雨水洒落在森林中,化为山泉瀑布,又流入大沟,分流入田,村寨在上,梯田在下,借沟水冲肥,层层梯田成为水的通道,构成了“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如下图)。

案例三:丽江古镇的“三眼井”,利用地下涌泉,依照地势高差修建成三级水潭。当地居民对每个水潭的功能与用途进行严格区分,并约定俗成,必须在指定水潭取饮用水、淘米洗菜和洗衣等(如下图)。

(1)“三江并流”地区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属于____,“三江”水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等。
(2)元阳梯田描述涉及的水循环环节依次有蒸发____、降水、________
(3)“三眼井”水源主要来自____,推测淘米洗菜用水取自____潭(填序号)。与河水比较,“三眼井”的水体特征包括更新速度____、水位变化较____
2024-05-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2 .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不仅是一片大尺度林地,还是一块大大的“海绵”。“海绵”体系由运河故道、蓄滞湖区为主的大型滞蓄型“海绵”以及雨水花园、植草沟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渗透型小“海绵”共同组成。读图“城市绿心公园的运河故道”,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水循环角度来看,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运河故道可以(     
A.增加下渗B.增加地表径流C.减少大气降水D.调节水汽输送
2.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主要作用有(     
A.增加城市热岛效应B.改变该地气候类型
C.解决城市用水问题D.减轻城市内涝灾害
3 . 截至2021年底,“母亲水窖”项目在以西部为主的30个省(区、市)修建集雨水窖13.99万口,在1045所学校实施“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受益人口共计约330万人。左图为集雨水窖示意图,右图为水循环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集雨水窖工程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
(2)用箭头正确示意右图中A、B、C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方向____(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并写出对应的名称:A_____、B____、C____
(3)说出我国西部地区发展集雨工程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好处。

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在于________。(多项选择题)
A.不断塑造着地球表面形态B.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C.加剧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D.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物质
4 .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水循环示意图和两种地貌示意图”



(1)图中水循环a的名称是____,下列能实现图中a的环节的是____(双项选择题)。
A.长江   B.登陆的台风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2)峡谷地貌形态呈____形,河口三角洲是由流水的____作用形成的。

材料二:我国西北新疆地区年降水量<50毫米,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



(3)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____ 季,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主要作用是____

材料三:近年来,北京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透水砖代替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


(4)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铺设“可呼吸地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2023-01-0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及沿岸地貌景观图”和“黄河入海口的盐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中包括的水循环节分别是________,通过学习水循环知识,我们知道黄河水“奔流到海要复回”,主要依靠水循环____环节,包含这些环节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循环。
(2)图中地貌景观是黄河在奔流到海过程中形成的,在此过程中体现的水循环地理意义有____(双项选择题)。
A.减少陆地淡水资源B.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塑造陆地地表形态D.加剧地区之间热量不平衡
(3)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减弱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其意义是____
(4)读图,说出黄河入海口盐度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2022-11-12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诗中“西归”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B.③C.④D.⑤
2.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采取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措施是(     
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
C.人工增雨D.抽取地下水
2021-02-03更新 | 479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3-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7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下列地理现象中,具有图中环节①作用的是________(单项选择题)。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B.高山冰川融化
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D.跨流域调水工程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使地表的水体呈现三态变化                      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C.使地球表面水资源均匀分布                      D.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4)2017年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该制度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填写序号)。
2019-09-19更新 | 105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