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南水北调水进京,使北京水资源形势发生了巨大改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可向北京供水10亿立方米,截至20229月末北京累计接收江水已超80亿立方米,北京年人均水资源量也由100立方米增加到150立方米。下图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图中水循环的环节是(     
A.dB.bC.cD.a
2.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对北京的影响是(     
A.缓解地下水位下降B.加剧热岛效应强度
C.使水循环速度减慢D.使气候类型多样化
2024-05-2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地理试题

2 .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是我国北方传统民居,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人们发现,几乎每一个地坑院中间都栽种了一棵大树,冒出地坑院,给人一种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的感觉。下图为某地坑院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坑院内栽种的树最可能是(     
A.热带树种B.常绿树种C.落叶树种D.针叶树种
2.地坑院中栽种一棵大树的主要目的有(     
①冬季遮风挡雨②夏季遮阳纳凉③秋季开花,美化院落④警示路人,防止跌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图中地坑院顶部屋檐略高于地面,主要是为了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     
A.地表径流B.降水C.下渗D.地下径流
2024-05-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新加坡国土面积约为72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不足15米。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内涝也频发。1970年开始,新加坡大规模的将天然河道修建成混凝土河道。但随着时代发展,混凝土河道又重新被修复为天然河道。下图示意新加坡地理位置及加冷河修复前后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城市内涝频发的原因是(     
A.岛屿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森林减少,涵水能力差
C.地面硬化,地表径流增多D.台风增多,降水量增加
2.1970年开始,加冷河修建混凝土河道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地下径流B.提高清淤效率
C.减少蚊虫滋生D.增强泄洪能力
2024-05-24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滚水坝又名溢水坝,原理是将水位抬高到一定位置,当河流涨水超过坝的高度时,多余的水流就会漫过坝体流向下游。由于滚水坝抬高了上游河道水位,导致水流在坝体附近存在较大落差。水流冲下去后会和下游河道中的水形成反作用力,导致水流产生巨大扰动,产生漩涡激流,极易造成溺水事故。下图为滚水坝及其形成的漩涡激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滚水坝的作用是(     
①增加冬季水量②减少洪涝灾害③提升空气湿度④增添城市景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在我国滚水坝形成的漩涡最危险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当不慎被卷入滚水坝漩涡时,要努力挣脱漩涡中心,图中最易挣脱漩涡中心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5-2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大类水循环都必不可少的环节除降水外,还有(     
A.①B.②C.③D.⑤
2.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则下列水循环环节水量可能增加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5-19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

6 . “海绵城市”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B.各月降水均匀
C.减缓地面沉降D.减弱酸雨污染
2.北京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加强围湖造田B.铺设防渗路面C.完善排水系统D.增加绿地面积
2024-04-2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202171921日,河南省郑州市日累计降雨量达622.7mm,引发地铁、楼房进水,车辆被淹。城市发生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郑州此次内涝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②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塌陷
③道路硬化,雨水下渗少④黄河下游“地上河”,河水倒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郑州市某中学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校园内绿草如茵,绿地覆盖率达55%,但多次暴雨使得校园内涝频发。针对校园内涝现象,学校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增大绿地面积②地面更换透水砖③修建下凹式绿地④加强气象监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024-04-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高新区青鸟北附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某科研团队从植物中提取了一种纤维黏合剂,把这种黏合剂放入沙里,可实现沙变土,该土壤具有存储水分、养分和空气的属性,同时能滋生微生物。目前该项技术已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实验,初步结果显示,该土壤栽种农作物可得到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变土”实验已经成功,最合适大规模推广种植作物的区域是(     
A.海南的水稻田B.塔克拉玛干沙漠
C.河流沿岸的沙漠D.草原周边的沙地
2.“沙变土”与沙土相比,可以种植作物,“沙变土”实现了水循环的(     
A.降水增加B.径流减少C.蒸发减少D.下渗减少

9 .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经该地时含沙量剧增。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下图为“鱼鳞坑俯视及其纵剖面示意图”,结合已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主要参与(     
A.海上内循环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D.以上都是
2.鱼鳞坑有利于植被成活,主要原因是鱼鳞坑(     
①增加了下渗量②减缓了地表径流流速③增加了水汽输送④减少了地下径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3年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省涿州市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涿州市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有(     
①地势平坦,排水不畅②降水集中,强度大③海水倒灌,河流排水慢④气温高,蒸发量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①灾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②灾中及时向地势低平的地方转移
③灾中尽快购买应急生活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④灾后不吃洪水泡过的食物,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