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堰”分洪体系正加速建设。读左图“北京市局部地区地形图”、右图“通州堰工程体系分布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通州堰”借鉴了古人“堰”的分水理念,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在城市副中心外围建立上蓄、中疏、下排的系列分洪体系。“上蓄”指在河流上游建设水库、湖泊、湿地等蓄滞工程;“中疏”指利用两条减河将温榆河洪水分流至潮白河;“下排”指通过温榆河和北运河治理工程,提高洪水排泄能力。“通州堰”减小了北运河干流直接流经城市副中心的洪峰流量,以保持河道运行水位的相对稳定,满足城市亲水需求。——摘自《新京报、通州区融媒体中心》


(1)“通州堰”分洪体系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____。右图中实现“通州堰”中疏功能的河流名称是____等,它们改变了该区域水资源的____分布。
(2)从水循环的类型看,“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主要参与____循环。
(3)自然界水循环的能量和动力主要来自________

北京城市副中心着力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布局,至2019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

(4)城市绿地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有(     )(双项选择题)。
A.减少蒸腾B.减少地表径流C.增加下渗D.减少地下径流
(5)简述“通州堰”滞洪区建设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2023-12-3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为了解海绵城市,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下图为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示意图。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初识海绵城市


(1)海绵城市针对“下渗减排”采取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等。
(2)修建蓄水池、雨水罐等设施可显著影响(     )。(双项选择)
A.水汽输送B.降水C.地表径流D.地下径流

活动二聚焦雨水花园

建设雨水花园体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下图为雨水花园结构图。


   
(3)雨水花园中,(     )。(双项选择)
A.地表洼地可以滞留雨水B.花草灌木减弱蒸腾作用
C.种植土层加剧土壤侵蚀D.砂层、砾石层利于蓄水

活动三了解雨水用途

经调查发现,大量的雨水通过收集装置、过滤装置、传输通道以及储存装置被收存利用。


(4)海绵城市收存的雨水可用于回补地下水、________等。

活动四认识海绵城市的意义


(5)说明建设海绵城市的生态环境意义。
3 . 读图“云南省地形图和三眼井、梯田景观”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流经元阳的河流流向大致是自___________________
(2)元阳当地先民通过改造自然环境中的__________条件,修建梯田,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等。

丽江古城三眼井是利用地下涌泉,依照地势高差修建成的三级水潭。当地居民对每个水潭的用途进行严格区分,在指定水潭分别取饮用水、淘米洗菜和洗衣等。


(3)三眼井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
(4)推测三眼井饮用水取自潭_________,潭________用于洗衣。(填序号)
(5)概括元阳梯田和丽江三眼井对水资源利用的共同点。
4 . 读“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按其发生的空间位置属于____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____环节(用图中数字表示),并说明该环节的地理意义____
(2)三叶虫化石可能存在于________(填字母)地层,研究发现该地B地层蕴藏着丰富的煤矿,在这一成煤期____植物繁盛。
(3)在野外,观察甲地貌的重要内容包括________等,乙地貌的突出特点是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转移过程之一。读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地理现象中,具有图中环节①作用的是(     )(双项选择题)
A.在我国登录的台风B.高山的冰川融化C.影响东南亚的夏季风D.跨流域调水工程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     )(双项选择题)
A.使地表的水体呈现三态变化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C.使地球表面水资源均匀分布D.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4)2017年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该制度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填写序号)。
(5)环节①②③④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6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下渗
2.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扩大绿地面积②治理水污染③减少开采地下水④地面铺设透水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字母表示的水循环环节表述正确的是(     
A.①-降水B.②-水汽输送C.③-地表径流D.④-蒸发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海洋蒸发B.凝结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
3.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A.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B.水循环使水呈三态变化
C.水循环加速了冰川的融化D.水循环使海平面上升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左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右图为“内蒙古草原上某河曲景观图”,该河注入呼伦湖。



(1)左图中序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题)
A.①﹣降水B.②﹣水汽输送C.③﹣地下径流D.④﹣下渗
(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左图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循环,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____(双项选择题)。
A.加剧地区之间热量不平衡B.塑造陆地地表形态C.促使全球总水量不断增加D.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3)右图河曲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河曲发育对沿岸地区水循环环节可能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等。
(4)人类可以利用水循环原理,改变左图中环节③的时空分布,趋利避害。请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
2022-08-02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表层土壤水分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表为黄土高原某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变化情况,该区域年降水量约300mm,地面覆盖人工恢复植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表层土壤水分(m3.m-3

0.048

0.047

0.016

0.02

0.076

0.064

0.051

1.土壤水(     
①属于陆地水体的一部分②只参与陆地内循环③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④始终使地表径流量减少⑤不受人类活动干预⑥干预水循环下渗环节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⑥
2.该区域7、8月份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原因(     
A.降水量大,土壤蒸发量小B.植被蒸腾强烈,土壤水分散失多
C.地表径流量大,下渗微弱D.冰川融水量大,土壤水分散失少

10 . 下图(a)(b)(c)为不同情境下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a)中水循环环节名称标注正确的是(     
A.①河流蒸发B.②地表径流C.③地下径流D.④水汽输送
2.与(a)图相比,图(b)中城市的硬化地面对水循环的直接影响是(     
A.⑤增加B.②减少C.③不变D.⑥减少
3.图(c)中人工湿地的生态效应有(     
①调节河流径流②减少下渗③增加局地蒸发量④减少土壤含水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2-07-27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