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海陆间水循环实验装置(如图)。模拟了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过程。

(1)模拟实验中①模拟了____环节,②模拟了____环节。
(2)同学们在实验总结中,发现该实验不能模拟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____。为完善该模拟实验,请列举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
(3)在模拟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地表径流不是很明显。要增大地表径流量,请列举如何调整图中的实验内容。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新加坡国土面积约为72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不足15米。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内涝也频发。1970年开始,新加坡大规模的将天然河道修建成混凝土河道。但随着时代发展,混凝土河道又重新被修复为天然河道。下图示意新加坡地理位置及加冷河修复前后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城市内涝频发的原因是(     
A.岛屿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森林减少,涵水能力差
C.地面硬化,地表径流增多D.台风增多,降水量增加
2.1970年开始,加冷河修建混凝土河道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地下径流B.提高清淤效率
C.减少蚊虫滋生D.增强泄洪能力
2024-05-24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乡村和城镇(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读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A____,B____,C____,D____
(2)下图为上图中滨海地区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请在答题卡相应图中用箭头表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

(3)图中所表示的时段为____(填“白天”或“夜晚”),近地面为____风(填“海”或“陆”),该风对滨海城市的影响主要是使该时段气温____(填“降低”或“升高”)。
(4)近年来,图中滨海城市建设统一选择透水路面。与硬化路面相比,指出采用透水路面对该城市有哪些影响?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实验既是方法,又是重要内容。小辰同学实验模拟水循环现象。

实验材料   足够冷的小石头、塑料薄膜、装干沙子的小盆、水、橡皮筋、透明平底盆。

(常温下实验)实验步骤:在透明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没过盆底。然后把一个装干沙子的小盆放入盆中央。用透明塑料薄膜盖住盆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将盆放在阳光下。过足够长的时间把冷的小石头放在塑料薄膜上压陷塑料薄膜。注意小石头要放在装干沙小盆正上方。

(1)观察到实验结果:①塑料薄膜上有小水珠____现象,②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③水珠往装干沙的小盆滴下,④最后小盆的干沙变____
(2)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____(水循环的类型)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下图中____(写字母)环节施加影响。

2024-04-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图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示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则(     
A.①增多B.②增多C.④增多D.⑥增多
2.给陆地带来大量水资源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⑥B.②③C.④⑤D.⑤⑥

6 . 2023729日起,受台风“杜苏芮”和“卡努”影响,华北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植被浅沟是在地表沟渠中种植植物的工程,通常布局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不透水地面周边等地,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下图示意植被浅沟的工作原理,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不透水地面相比,植被浅沟的主要功能是(     
A.使a减少B.使b增加C.使c增加D.使d减少
2.与此次特大洪涝灾害的形成关联性最小的是(     
A.地势平坦B.降水集中C.海水倒灌D.路面硬化多

7 .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经该地时含沙量剧增。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下图为“鱼鳞坑俯视及其纵剖面示意图”,结合已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主要参与(     
A.海上内循环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D.以上都是
2.鱼鳞坑有利于植被成活,主要原因是鱼鳞坑(     
①增加了下渗量②减缓了地表径流流速③增加了水汽输送④减少了地下径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玄武区位于江南地区江苏省南京市中部,是南京主城八区之一,因“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玄武湖位于境内,故名玄武区。

材料二:玄武区武区有中山陵、紫金山、明城墙等历史文化遗存,具有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的独特风貌,是南京旅游景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地质博物馆都位于玄武区内,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和“中国地质工作者的摇篮”。

(1)2023年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颗新彗星,之后它将穿过地球的轨道,该彗星所处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肉眼可观测到太阳大气层圈层为____,出现在此圈层太阳活动为____
(2)南京市本土植物多属于____(植被类型),但景区内的景观道路多种植银杏树、枫树等树种,观赏性强且秋冬季节实行“落叶不扫”,银杏属于____(植被类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全盛时期为中生代侏罗纪,属于____(被子/蕨类/裸子)植物,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景区实行“落叶不扫”,其主要意义有____
①促进生物循环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加强土壤水分蒸发   ④提升观赏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地震体验厅中预设“黄金12秒”逃生机制的理论依据是____(A/B);行星地球展厅中“地球内部圈层”模型划分的理论依据是____(A/B)。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4)一般认为地球内部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____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和____都由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5)玄武湖公园作为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数次经历了绿地扩建和湖泊疏浚工程,请说明这些措施对其缓解城市雨涝灾害的积极影响。

9 . 2023年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省涿州市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涿州市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有(     
①地势平坦,排水不畅②降水集中,强度大③海水倒灌,河流排水慢④气温高,蒸发量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①灾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②灾中及时向地势低平的地方转移
③灾中尽快购买应急生活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④灾后不吃洪水泡过的食物,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具有很强大的生态功能与效益,对水循环影响深刻,几乎影响到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下图为有无植被的河流洪峰流量和河流月平均流量示意图。


   
(1)据图分析植被对地表径流所起的作用。
(2)从水循环的角度阐述植被覆盖率提高带来的影响。
2024-03-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