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南极海冰是地球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节全球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南极海冰的面积持续减少,甚至创下了历史新低。科学家们认为,这种趋势的背后隐藏着更加深刻的问题。随着全球变暖,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继续变暖,南极地区的降水将更多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如图为南极大陆海冰分布及南极大陆周边主要洋流环流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组成了罗斯环流,关于其形成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极地东风驱动海水向西流动形成
B.②向西流动的海水遇陆地阻挡,向北偏转形成
C.③是受盛行西风影响,顺西风漂流向东流动
D.罗斯环流主要是受南半球低涡系统影响形成
2.与降雪相比,等量降雨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反射减弱吸收增强,温度升高B.释放潜热导致温度较高
C.地表径流侵蚀能力更强D.雨水的重力侵蚀更显著
2024-03-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热带印度洋与西太平洋存在海表温度常年高于的广阔水体,被称为印太暖池,印太暖池大气对流活动变化通常能影响热带甚至中纬度地区的气候。研究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太暖池呈明显增温扩张趋势。下图示意印太暖池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印太暖池在西太平洋的分布存在“双舌”结构,“南舌”比“北舌”向东延伸更远。



(1)解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太暖池呈明显增温扩张趋势的原因。
(2)指出导致“南舌”比“北舌”向东延伸更远的主要因素。
(3)阐述印太暖池海温偏暖对我国夏季东部地区气候的影响过程。
2024-01-04更新 | 183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3 .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一行,乘坐“鹦鹉螺”号潜艇跟随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图为《海底两万里》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鹦鹉螺分布于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是海洋中的“活化石”,但在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也发现了鹦鹉螺化石,原因是____
(2)书中描述“在直布罗陀的出海口处,有两股水流:一股是已为人所知的上水流,还有一股逆流在下层,它的存在今天也已得到证实……‘鹦鹉螺’号正是利用这股逆流,从狭窄的海峡迅速穿过……几分钟后,我们已经漂浮在大西洋的碧波上了”,请从海水密度的角度,解释书中描述的现象。____
(3)书中描述“我看见了鹰鱼类……它们特别喜欢居住在这一带水中……简直是看不完,打不尽”,图中①②⑧④四处中最可能出现鱼群“看不完,打不尽”的是____,理由是____
(4)书中描述南极冰山“抬眼远望,可见南边海天相接处横亘着一条白色的长带……这条白色冰带的显现,预示着大浮冰或冰山已经相距不远了”,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问题。

近年来南极地区的大浮冰数量有增加趋势,冰川面积减小,这会直接导致图中____变小(填字母),进而导致G变____(填“大”或“小”,1分)。为减缓冰川融化速度,请提出可行性措施________
2023-02-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质时期,非洲板块不断与亚欧板块碰撞,约560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使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唯一通道中断。约533万年前,直布罗陀地区大面积断裂,直布罗陀海峡被再次打开,大西洋海水重新注入地中海,此后地中海水位和盐度保持稳定。科学家在地质勘探中发现地中海海底有河流侵蚀地貌以及风沙夹层结晶盐。下图为地中海地区示意图。



(1)分析当前地中海盐度较高的原因。
(2)科学家推测直布罗陀海峡封闭后地中海曾干涸过,请说明理由。
(3)试从洋流的角度描述大西洋维持地中海盐度稳定的过程。
(4)根据地中海在地质时期的演变过程,推测地中海未来的演变趋势。
2021-07-0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鳍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海域。日本鳍春季产卵,在卵及仔稚鱼时期,仅能随洋流被动漂流。相关研究显示,每年3月到6月日本沿岸海域向北输运的日本鳍个体(卵及仔稚鱼)数量和速度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下图示意日本沿岸海域日本蜻产卵场和育幼场分布。

(1)日本鳍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日本南部附近海域,分析主要原因。
(2)相较育幼场三,指出育幼场一的优势。
(3)每年3月到6月日本沿岸海域向北输运的日本鳍个体数量和速度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024-02-07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2023年5月,面积达4320平方千米的A-76冰山从南极洲罗恩冰架脱落,随后开始缓慢漂移。下图示意A-76冰山脱落位置及周边海域地理环境,a~e为A-76冰山脱落后位置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A-76冰山在脱落后运动到e位置后运动方向的未来趋势及其原因是(     
A.将会继续向西—极地东风B.将会继续向西—地转偏向力
C.将会转向向东—海陆轮廓D.将会转向向东—西风漂流
2.A-76冰山对所经海域海一气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海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大B.大气逆辐射减少
C.洋面输送水汽量增大D.大气吸收的海面热量增加

7 .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的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红海是世界上海水盐度最高的海域。图为红海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红海盐度高于波斯湾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B.海域形状C.河川径流D.洋流性质
2.甲海域洋流(     
A.流向自南向北流B.具有增温增湿作用C.其性质属于寒流D.夏季水温低于周边
3.红海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A.继续扩大B.不断变小C.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2024-03-1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下学期第二次联考高二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气候中心20231111日宣布,根据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自2023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5-10月关键区海温指数呈现快速增暖持续趋势,已经连续五个月超过0.5,达到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其强度为中等,类型为东部型(即海温暖中心位于赤道东太平洋),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结合已发生的天气实况和气候预测,预计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将打破2016年最暖年纪录。虽然预计今冬到明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但阶段性冷空气活跃,南方地区降水偏多,需防复合型气象灾害。下图示意为南太平洋洋流模式图。



(1)在下面方框内画出乙处附近海水等温线和洋流示意图。(画出3条等温线用a、b、c表示且a>b>c,注意等温线弯曲方向;暖流用实线,寒流用虚线表示且标明洋流方向)

(2)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会使南美秘鲁渔场减产,请给出原因解释。
(3)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当年会使我国冬季偏暖,次年夏季台风数量偏少,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给出合理解释。
2024-02-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地理试卷

9 . 海水中两种性质不同的水体在相互接触时,密度越相近越容易相互扩散。如果水体密度相差较大,就会在接触面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带,称其为“海洋锋”。北欧海是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最主要的海洋通道,大西洋水和极地水在北欧海中部相遇,形成北欧海海洋锋(下图),其强弱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两支水流相遇后下沉,形成深层水向南输送,并逐渐进入全球深层洋流系统。完成下面小题。

1.北欧海海洋锋最显著的月份是(     
A.6月B.7月C.9月D.12月
2.图示区域的水温由表层向深层的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A.AB.BC.CD.D

10 . 阿根廷滑柔鱼是广泛分布在西南大西洋的重要经济鱼类,滑柔鱼渔场分布主要受马尔维纳斯寒流与巴西暖流的影响(下图)。近年来,南半球西风带不断向极地迁移,巴西暖流呈增强趋势,渔场位置发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马尔维纳斯寒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①盛行风 ②大陆轮廓 ③地转偏向力 ④离岸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阿根廷滑柔鱼渔场位置的变化方向为(     
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
3.近年来,西南大西洋海域(     
A.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减弱B.受寒流影响海水温度下降
C.大陆架海域生物多样性增加D.受暖流影响海水盐度下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