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岛核电站是日本最早开始修建的核电站之一,2011年因“3·11”地震导致核泄漏。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作业,预估排放时间将长达30年。下图为日本及周边地区略图。

   

(1)判断图示洋流①②的性质及理由。
(2)简述图示洋流对排入海洋核污染水的影响。
(3)分析图中渔场的形成原因。
2024-04-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图中洋流①②③④的名称。
(2)若M海域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和不利影响分别是什么。
(3)M、N均为世界大渔场,M渔场形成的原因;洋流对N渔场形成所起到的作用。
2024-03-1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哈得孙湾平均深度约100m,最大深度为274m,大致呈东北深,西南浅的分布趋势。海冰密集度指海域中某一时刻的海冰覆盖比例。哈得孙湾北部地区年平均海冰密集度是58.01%,到詹姆斯湾缩小到45.17%,1960年后,哈得孙湾夏季海冰密集度整体呈减小趋势,而研究表明哈得孙湾5~8月的海冰密集度与我国华北夏季降水大致呈负相关关系。



(1)分析哈得孙湾的詹姆斯湾海冰密度最小的原因。
(2)从大气环流角度简述哈得孙湾海冰密集度变化趋势对我国华北气候的影响。
(3)比较温哥华和温尼伯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成因。
2023-02-0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读荷兰少女劳拉·德克尔乘帆船环球航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劳拉从荷兰出发后,并未直接向西横渡大西洋,而是先向南航行再横渡大西洋,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____
(2)当劳拉航行到A处时,该地的气候特征是什么?请指出该地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____
(3)若2012年1月劳拉航行至B海域,帆船速度____(较快、较慢),请说明原因。____
(4)图中A、B、C、D四地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____。请说明其可能形成大型渔场的原因____
2023-01-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漫长,拥有悠久的海洋开发和利用历史。2022年浙江省提出了提高海域资源利用率、开展海域监测修复等措施,统筹推进海洋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助推浙江海洋强省建设。

材料二下左图为我国东南沿海略图,右上图和右下图分别是某学生在浙江南麂岛、福建平潭岛旅游考察时拍摄的海岸地貌景观照片。



(1)图中甲____(填岛屿名称)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2)洋流①的性质为____流。乙海域有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从洋流角度看,该渔场位于____
(3)某海洋监测站对丙河口附近海域进行盐度监测,发现盐度自近海向河口方向呈现逐渐____(填“升高”或“降低”)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____
(4)景观照片中,可观察到的海蚀地貌有A____和海蚀崖,海积地貌有B____(填地貌名称)。
2023-01-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依山而建的瓦尔帕莱索是南美洲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左图),距首都圣地亚哥约100千米。港口始建于1536年,在19世纪发展的黄金时代,大量移民前来定居,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批船只进港补给、刷漆,房屋的外墙也被工人用各色油漆刷得色彩斑斓,逐渐形成立体彩色城市(右图)。2003年,该城市旧城区凭借特色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简析瓦尔帕莱索海港的形成条件。
(2)该港附近海域夏季经常大雾弥漫,试阐释大雾成因。
(3)分析瓦尔帕莱索立体彩色城市的形成原因。
(4)分析旧城区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022-01-16更新 | 5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淮北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读图分别描述C、D两地的气候特征。
(3)从C地到D地的海上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理由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白位于北海道东北部的知床半岛东岸,以渔业和观光业为主。整个半岛几乎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森林中遍布珍稀的动植物、罗白也是同纬度地区唯一有流冰(冰花或冰块在风、浪、洋流作用下产生的流动现象,流泳可以分为河流冰和海流冰)接岸的地方,每年巨大浮冰到来时,将知床半岛团团围绕,是难得一见的奇景,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下图示意北海道知床半岛地理位置。



(1)指出知床半岛附近海域形成渔场的有利自然条件。
(2)罗白沿岸每年2~3月多发生流冰现象,分析该地2~3月发生流冰现象的原因。
2021-03-31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沿海沙坝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与大西洋仅隔一条泥沙堆积形成的沙坝,受洋流影响沙坝向西南方向延伸,湖泊南端连通大西洋,湖水不深,辟有人工航道,7000吨海轮可抵北岸的阿雷格里港。下图示意帕图斯湖位置。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箭头绘出影响沙坝形成的洋流。
(2)分析受沙坝影响帕图斯湖湖水盐度不断降低的原因。
(3)说出沙坝形成对阿雷格里港航运的不利影响。
2020-08-14更新 | 470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化学风化是地表岩石和水、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导致的化学分解,它是风化作用的常见类型,其过程会消耗二氧化碳,一般在湿热地区较为明显。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陆地分布状况不同,岩石化学风化强度差异明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有学者认为,11亿年前全球陆地分布集中,8.5亿年前全球陆地分布发生分裂、岩石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冷,两极冰川向赤道扩展其至形成“雪球”。2.8亿年前陆地的闭合导致海峡关闭,引起洋流流向变化,随之全球变冷南极冰川面积扩大。图甲、乙、丙、丁分别示意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全球大陆分布。



(1)与甲时期相比,指出乙时期陆地分布的突出特征。
(2)分析乙时期全球陆地岩石化学风化增强的原因。
(3)试从岩石化学风化的强度变化角度,推测乙时期大陆分裂后“雪球”地球形成过程。
(4)分析丁时期海峡关闭后,南极冰川面积扩大的原因。
2020-06-01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