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冰洋穿极流起源于波弗特海附近,经过北冰洋中部并最终汇入冰岛北部海域(如图)。北冰洋穿极流全年存在,其形成和波弗特海海域常年存在的高气压以及冰岛附近的低气压密切相关。受制于波弗特海高压和冰岛低压的年内变化,穿极流在不同的季节有明显的强弱变化。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地区海冰覆盖明显减少,波弗特海高压明显向西偏移,并导致穿极流流量变大。



(1)比较穿极流甲、乙两处水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2)指出穿极流强盛的季节,并简述原因。
(3)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穿极流流量变大,请解释其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柔鱼是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热带和温带暖水浅海及其周边海域,常成群游弋于20米的海洋中,以磷虾、沙丁鱼、银汉鱼、小公鱼等为食。柔鱼的洄游与日本暖流、千岛寒流的流动关系密切,冬生和春生的柔鱼卵及其幼群体早期生活在35°N以南的海区,在该海区生长到稚鱼阶段后向北游,10~11月后,柔鱼到达性成熟高峰期,并随着寒流的扩展向南洄游。下图示意西北太平洋海域中国柔鱼渔船作业位置以及柔鱼冬春生群体渔场和产卵场分布。

(1)指出图中海域柔鱼渔场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2)推测图中海域柔鱼产卵场位置偏南的可能原因。
(3)判断西北太平洋中国柔鱼渔船捕捞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4)简述西北太平洋柔鱼选择每年10~11月后开始向南洄游的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4月13日上午,日本政府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157万吨)。此条消息,瞬间成了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头条新闻,引发多国抗议。据德国的一家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电脑计算结果显示,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放有核废水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

(1)日本的福岛核电站遭受核泄漏的核废水向海洋排放以后,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应该紧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区域认知)
(2)2011年3月,日本的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一些辐射性物质为什么会通过风传播到我国的大陆地区?(综合思维)
2023·广东·模拟预测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海渔业资源丰富,素有天然鱼仓之称。春夏季节,东海海面平流冷却雾(暖湿气流流至冷海面形成)频发,严重影响海上航行。下图示意2月份东海所在海域表层水温分布。

   

(1)描述2月份东海及周边海域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从水体运动的角度分析东海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简述春夏季节东海海面平流冷却雾的形成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排入太平洋。十年来在关闭的福岛核电站厂区内,储存冷却核废水的部分罐体发生轻微位移及泄漏。2021年4月13日上午,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遭到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日本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国家之间应对国家间环境安全问题有冲突与合作两种方式(如下图)。

   

(1)分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污染物向东大幅扩散的主要原因。
(2)简述日本福岛核废水的排放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3)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指出我国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2023-10-07更新 | 36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一部分 单元检测卷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A卷·高中名校好题基础达标卷
6 .        材料一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纬度约18°~28°,是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而今,这里鲜花遍野,智利的植物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沙漠的花田”,当沙漠中迎来超乎以往的大雨,沙漠土地里休眠的各种花朵种子瞬间发芽、生长、开花,在这以往死寂的沙漠绽放。据说其发生频率为第5至7年一次。
       材料二 阿塔卡马沙漠沿海正常年份与厄尔尼诺现象示意图。
       
(1)(区域认知)正常年份流经当地沿岸的洋流是哪个?其对沿岸气候和渔业资源有何影响?
(2)(综合思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阿塔卡马沙漠将出现花田的奇观。据图简要分析其成因。
7 .        材料 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底部分,这里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下图为世界著名渔场(阴影部分)分布图。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海雾多发区域。
      
(1)(区域认知)说明甲、乙两渔场形成条件的差异。
(2)(人地协调观)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说明这里渔业资源季节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综合思维)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海雾多发区域,简要说明原因。
2023-09-18更新 | 507次组卷 | 19卷引用:专题60 常考成因类综合题之渔场的成因分析-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中两种性质不同的水体在相互接触时,密度越相近越容易相互扩散。如果水体密度相差较大,就会在接触面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带,称其为“海洋锋”。北欧海是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最主要的海洋通道,大西洋水和极地水在北欧海中部相遇,形成北欧海海洋锋(如下图),其强弱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两支水流相遇后下沉,形成深层水向南输送,并逐渐进入全球深层洋流系统。


   
(1)简述北欧海海洋锋存在的条件,并分析下沉水流的性质。
(2)推测北欧海海洋锋最显著月份(6月、9月、12月选一个)并分析原因。
(3)简析海洋锋所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气象组织于2023年7月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图)。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


   
(1)据图推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和信风减弱之间的关系。
(2)运用相关原理,阐述该现象导致秘鲁渔场渔业减产的原因。
(3)厄尔尼诺对亚洲东部台风活动的影响,有“增多”和“减少”两种不同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纽芬兰渔场是世界著名渔场,从洋流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纽芬兰岛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佳地点之一,每年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漂浮到该岛附近海域,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


(2)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简述其对附近表层海水性质可能带来的影响。

北美洲东部圣劳伦斯湾的海水盐度为12%0—32%0,平均盐度大约只有22%,远低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的平均盐度。下表示意渥太华月平均降水量。

月份123456789101112
降水量/mm65.454.364.474.580.392.891.985.590.186.181.976.4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平均盐度较低的原因。

下图为芬迪湾某地一天内不同时间的景象变化,图1中小船漂浮在水面上,图2中小船出露在淤泥中。



(4)推测导致该地一天内景象变化的主要海水运动形式,并举例说出该海水运动的开发利用方式。
2023-08-25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地球上的水(高频非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