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m(如图),洋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从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深层海水盐度可达33.5‰,冬季完全冰封。早期在纽芬兰岛附近的海域鳕鱼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世界著名渔场,但目前鳕鱼资源数量极少,渔场已名存实亡。



(1)简述圣劳伦斯湾海水盐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2)从洋流角度说明早期纽芬兰岛附近海域鳕鱼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洋流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鲸集中分布于北冰洋地区,它们会成群地季节性迁徙。每年5月底开始,鲸群带着“幼子”随洋流(图中虚线)向圣劳伦斯湾聚集。圣劳伦斯湾表层平均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该湾岸曲折,多暗礁、浅滩,多浓雾。下图示意圣劳伦斯湾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状况。



(1)说明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
(2)从洋流的角度,分析白鲸南下及集聚圣劳伦斯湾的有利条件。
(3)圣劳伦斯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是加拿大通往大西洋的重要水道,但也是航行事故高发的危险海域,分析该海域航行事故高发的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冰洋穿极流起源于波弗特海附近,经过北冰洋中部并最终汇入冰岛北部海域(如图)。北冰洋穿极流全年存在,其形成和波弗特海海域常年存在的高气压以及冰岛附近的低气压密切相关。受制于波弗特海高压和冰岛低压的年内变化,穿极流在不同的季节有明显的强弱变化。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地区海冰覆盖明显减少,波弗特海高压明显向西偏移,并导致穿极流流量变大。



(1)比较穿极流甲、乙两处水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2)指出穿极流强盛的季节,并简述原因。
(3)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穿极流流量变大,请解释其原因。
4 .        材料 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底部分,这里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下图为世界著名渔场(阴影部分)分布图。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海雾多发区域。
      
(1)(区域认知)说明甲、乙两渔场形成条件的差异。
(2)(人地协调观)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说明这里渔业资源季节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综合思维)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海雾多发区域,简要说明原因。
2023-09-18更新 | 507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第三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麦哲伦带领的帆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下图)。船队经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风大浪高。船队进入30°S附近海域时,平静无风,炎热少雨。离开该海域后,沿途一直吹着东南风。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进入赤道附近海域时,风平浪静。
   
(1)麦哲伦船队哪段航程是逆风航行?
(2)哪段航程最为轻松?
(3)为什么船队在经过30°S附近海域时十分艰难?
2023-09-03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气象组织于2023年7月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图)。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


   
(1)据图推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和信风减弱之间的关系。
(2)运用相关原理,阐述该现象导致秘鲁渔场渔业减产的原因。
(3)厄尔尼诺对亚洲东部台风活动的影响,有“增多”和“减少”两种不同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7 .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寒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②海域容易出现海雾的原因。
(2)简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3)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北海道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2023-08-14更新 | 316次组卷 | 37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双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底部分,这里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下图为世界著名渔场(阴影部分)分布图。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海雾多发区域。



(1)说明说出甲、乙两渔场的名称并分析其成因。
(2)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说明这里渔业资源季节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海雾多发区域,简要说明其原因。
(4)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潮是北太平洋西部边界一支强大的海流,具有高温、高盐的特征。黑潮是北赤道暖流的延续,起源于台湾岛东南和吕宋岛以东海域,在24°N左右通过台湾岛以东进入东海,一直延伸至35°N141°E附近海域。在整个黑潮系统中,位于130°E以西,30°N以南海域,主流经过东海外缘的黑潮,被称为东海黑潮。东海黑潮海水盐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示意东海黑潮分布。



(1)分析黑潮高温、高盐特征的形成原因。
(2)推测东海黑潮表层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并说明理由。
(3)说明东海黑潮对我国大陆和岛屿气候的影响。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由于水滴或冰晶(或二者皆有)的大量积聚,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公里以下,雾的厚度通常在200~400米左右。北大西洋海雾多发生在4~9月(7月发生频率最高),其特点是雾浓,持续时间长。北大西洋的海雾类型多为平流冷却雾(暖湿空气遇到冷海面形成)。下图为北大西洋7月份海雾频率分布图(单位:%)。


   
(1)从洋流的角度,说明M海域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原因。
(2)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极其丰富。请从鱼的种类和数量两个角度分析洋流对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影响。
(3)说明海雾对北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运输业影响大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