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温度锋是指海洋温度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粤西陆架海位于南海陆架西北部,存在表面海洋温度锋,其表面温度梯度季节变化较大(下图中,a为冬季,b为春季,c为夏季,d为秋季;等值线为等水深线;箭头为海面10m风向,箭头长短表示风速大小)。

(1)说出影响粤西陆架海表面海洋温度锋形成的主要因素。
(2)比较粤西陆架海表面空间温度梯度的季节变化差异。
(3)推测粤西陆架表面海洋温度锋最容易出现的季节,并说出推测的理由。
(4)分析表面海洋温度锋对该区域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2024-04-15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美洲山脉存在三处特殊的峡谷地形(见图1),分别临近墨西哥南侧的特万特佩克湾区(简称TT湾区)、尼加拉瓜附近的帕帕加约湾区(简称PP湾区)以及巴拿马的巴拿马湾区(简称PN湾区)。冬季,TT湾区近地面常出现大于15m/s的偏北风,PP、PN湾区常出现大于12m/s的东北风,而且PP湾区存在着高浓度的叶绿素。图2示意该海域冬季距海平面10m的风向分布,图3示意该海域冬季海水温度分布(黑色方框表示TT和PP湾区的关键区)。



(1)指出该海域冬季0°—5°N海水温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2)分析冬季TT湾区、PP湾区、PN湾区出现大风的原因。
(3)从地形角度推测冬季TT湾区盛行偏北风、PP湾区盛行东北风的原因。
(4)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冬季PP湾区存在着高浓度叶绿素的原因。
(5)推测与附近海域相比,图示黑色方框内的TT和PP湾区海水温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2024-01-11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预测地理试题(05)
2024·全国·模拟预测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莫桑比克海峡水深峡阔,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在偏东风作用下,印度洋的南赤道暖流西流遇非洲大陆后自北向南沿东非海岸流进莫桑比克海峡,形成莫桑比克海流;南赤道暖流的另一分支,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南下,在该岛南部分为两支,主流与莫桑比克海流相汇合,另一支(图中甲,强度随季节变化)沿海峡北上,到海峡北口,又与南赤道流-莫桑比克海流汇合,形成逆时针方向环流。下图示意莫桑比克海峡及附近海域洋流分布。

(1)指出莫桑比克海峡内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判断甲洋流势力最强的时段,并说明理由。
(3)分析甲洋流对马达加斯加岛西岸气候的影响。
2024-01-05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高考预测地理试题(03)
2024·全国·模拟预测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湾面积约为25万平方千米,东南部与南海贯通,表层环流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渔业资源丰富。图示意泰国湾不同季节表层环流分布。

(1)比较夏季和冬季泰国湾表层海水的浑浊度,并说明理由。
(2)对泰国湾冬季表层环流的流向作出合理解释。
(3)推测泰国湾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2024-01-05更新 | 31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高考预测地理试题(08)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其主要成分甲烷主要由缺氧环境下有机物质的细菌分解而形成。据考察,黑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个残留盆地,仅通过狭窄的马尔马拉海与地中海北部的爱琴海连通,东南部靠近阿拉伯半岛。黑海面积约42万km2,平均水深约1315m,年降水量西部和西北部300-500mm、南部750-800mm、东部1800-2500mm,年平均注入淡水量355亿m3,表层与深层海水密度差异大。黑海海洋生物种类稀少,局部水深155-310m的海域里生物几乎绝迹,只有厌氧微生物生存。下图为黑海及周边区域简图。


(1)说明马尔马拉海与黑海海水盐度差异及两者间水体交换方式。
(2)相比同纬度其他海域,分析黑海海洋生物种类较少的原因。
(3)推测黑海西北部风浪大的季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4)简述黑海海底可燃冰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2024-01-05更新 | 3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04届高考文综预测地理试题(04)
2024·全国·模拟预测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半球夏季,非洲南部受来自不同方向的多股气流影响,内陆形成气流辐合中心。与西南气流相比,东南气流为南部非洲带来的降水量更大,但西南气流偏北的部分登陆后水汽含量常不减反增,为内陆带来丰沛降水。图示意南部非洲2月大气环流形势。

(1)指出与陆地上的气团相比,图中西南气流的温度和湿度特征。
(2)分析2月份甲地形成气流辐合中心的原因。
(3)南大西洋高压与南印度洋高压之间形成稳定的偏南风,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与西南气流相比,东南气流为南部非洲带来的降水量更大,试分析原因。
(5)简述偏北的西南气流登陆后的水汽来源。
2024-01-05更新 | 37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高考预测地理试题(04)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茎柔鱼亦称“美洲大鱿鱼”,属冷水性鱼类,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茎柔鱼生命周期短,其种群对栖息地环境及气候变化极为敏感,会及时响应水温变化,转移到适宜的栖息环境中。左图示意正常年份茎柔鱼分布海域,右图示意2020年11月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多年平均值)分布。



(1)指出地理信息技术在确定茎柔鱼分布范围和制作示意图时的具体应用。
(2)简述茎柔鱼在秘鲁沿海分布较集中的原因。
(3)推测茎柔鱼对栖息地环境和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的原因。
(4)说明2020年11月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并判断理由。
(5)在厄尔尼诺发生年份,茎柔鱼数量少、个体小。试分析原因。
2023-12-18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卷(1)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欧海是格陵兰海、冰岛海、挪威海的统称,位于北冰洋和大西洋的交接地带。北欧海海水以“深海瀑布”的形式进入北大西洋,是北大西洋深层水的重要来源,也是全球热盐环流(海洋中由海水密度驱动的大洋环流)的主要驱动力。下图示意某年不同季节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单位:kg/m³)分布。

(1)说明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的分布特点。
(2)简述北欧海海水以“深海瀑布”的形式进入北大西洋的过程。
(3)指出北欧海海水“深海瀑布”最显著的季节,并推测其可能原因。
(4)推测未来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年平均密度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5)若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减小,分析其对我国冬季东部地区气温的影响。
2023-12-15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中)文科综合(三)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鳗鱼属于洄游性鱼类,在海水中孵化,在河流中生长,发育成熟后重回海水中产卵。巴格斯潟湖地处法国南部,有潮汐水道与地中海相连。该区域的鳗鱼入海前会在巴格斯潟湖停留较长时间,最终游入地中海。某研学小组在巴格斯潟湖考察鳗鱼洄游与商业捕鱼,通过设备实地监测,研究水体运动对鳗鱼洄游的影响,并论证分析了大规模商业捕鱼对鳗鱼的影响。下图示意巴格斯潟湖的位置。

(1)分析巴格斯潟湖有利于鳗鱼长时间停留的自然条件。
(2)该研学小组计划研究水体运动对鳗鱼洄游的影响,指出其需要监测的指标。
(3)研学小组经论证认为:大规模商业捕鱼对鳗鱼繁衍构成重大威胁。请说明得出此结论的依据。
2023-11-28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卷(6)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柔鱼是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热带和温带暖水浅海及其周边海域,常成群游弋于20米的海洋中,以磷虾、沙丁鱼、银汉鱼、小公鱼等为食。柔鱼的洄游与日本暖流、千岛寒流的流动关系密切,冬生和春生的柔鱼卵及其幼群体早期生活在35°N以南的海区,在该海区生长到稚鱼阶段后向北游,10~11月后,柔鱼到达性成熟高峰期,并随着寒流的扩展向南洄游。下图示意西北太平洋海域中国柔鱼渔船作业位置以及柔鱼冬春生群体渔场和产卵场分布。

(1)指出图中海域柔鱼渔场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2)推测图中海域柔鱼产卵场位置偏南的可能原因。
(3)判断西北太平洋中国柔鱼渔船捕捞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4)简述西北太平洋柔鱼选择每年10~11月后开始向南洄游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