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下图为北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洋流④的名称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B.千岛寒流C.北大西洋暖流D.加那利寒流
2.关于洋流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欧洲西海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B.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有关
C.减缓海轮由北美到欧洲的航行速度D.大西洋西部海域污染物不会扩散至东部海域
2 .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读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性质不同的洋流对流经沿岸地区会产生明显影响,从而导致景观有显著差异。都柏林和印第安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温度偏高,原因是沿岸有____(暖流或寒流)流经,具有____的作用;印第安港通常在0℃以下,原因是沿岸____(暖流或寒流)流经,具有____的作用。
(2)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时间较去美洲的时间短,从洋流的角度分析原因。
(3)丙表示纽芬兰渔场,该海域盛产鳕、鲽、鲱、鲑等鱼类,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
(4)某年4月,丁处海湾石油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发生大量原油泄漏,油污带可能漂向(     )(单选)
A.北美西海岸B.巴西沿岸C.非洲东海岸D.欧洲西海岸

(5)下图为“海洋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图中C处洋流的是___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倡议。“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贯穿亚欧大陆。下图示意“一带一路”路线图。

(1)材料一中字母ABC中代表海水温度的是____,代表海水密度的是____
(2)读材料一,说明全球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____
(3)材料一中曲线C的数值在北纬60度比南纬60附近低的原因是____
(4)材料二中甲国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
(5)读材料二,2016年甲国海域附近曾发生核泄漏,____(填选项)最先受到核污染扩散影响。洋流对此次核泄漏事件带来的影响是____
A.印度东海岸B.非洲东部沿海C.欧洲西部沿海D.北美洲西海岸
2023-12-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海洋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暖流的是(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关于洋流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使行驶在该海域的轮船航行速度加快B.造成沿岸地区污染加重
C.有可能使沿岸地区的能见度变差D.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5 . 海水中两种性质不同的水体在相互接触时,密度越相近越容易相互扩散。如果水体密度相差较大,就会在接触面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带,称其为“海洋锋”。北欧海是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最主要的海洋通道,大西洋水和极地水在北欧海中部相遇,形成北欧海海洋锋(下图),其强弱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两支水流相遇后下沉,形成深层水向南输送,并逐渐进入全球深层洋流系统。完成下面小题。

1.北欧海海洋锋最显著的月份是(     
A.6月B.7月C.9月D.12月
2.图示区域的水温由表层向深层的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A.AB.BC.CD.D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充沛的水汽是形成降水的物质基础,空气上升运动引起水汽冷却凝结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雾也是水汽凝结物,主要悬浮于近地面。甲地多雾,但降水稀少,地处热带荒漠带。

材料二: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高的一种现象,自2020年年中开始,全球经历了持续3年的“三重”拉尼娜事件,到2023年3月,本轮拉尼娜事件正式结束,厄尔尼诺即将登场。专家预测厄尔尼诺或在2023年底前出现,认为2024年恐成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

材料三:下图为“南美洲某国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绘制流经甲地附近海域的洋流,指出自然带Ⅰ的名称,并判断自然带Ⅰ—Ⅱ—Ⅲ更替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说明山脉隆起对该国自然带空间分布的影响。
(3)结合降水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甲地形成荒漠的原因。
(4)分析厄尔尼诺产生对甲地附近海域海洋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7 . 夏季我国粤东至闽南近岸海域存在上升流现象。研究发现,该地区上升流的形成不仅与盛行风和海底地形有关,还受到沿岸淡水径流的影响。下图为某年7月6日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易出现上升流的海域为(     
A.甲B.乙C.丙D.丁
2.上升流发生时,该海域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3.夏季,受淡水径流的影响,该海域(     
A.温度升高,盐度降低,上升流加强B.温度降低,盐度升高,上升流减弱
C.温度升高,盐度降低,上升流减弱D.温度降低,盐度升高,上升流加强

8 . 北京时间2022年4月25~26日,欧洲西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下图示意这两日该区域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期间,一艘驶向甲地的货轮正途经乙地(图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乙地货轮航行状况为(     
A.顺风顺水B.逆风逆水C.逆风顺水D.顺风逆水
2.甲地这两日的天气变化是(     
A.暖锋过境,雨过天晴B.气压上升,气温降低
C.风速减弱,云量增加D.阴雨连绵,湿度增大
2023-10-24更新 | 3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9 . 新华社东京2011年9月14日电,日本气象研究所和电力中央研究所的联合研究小组说,福岛第核电站事故后泄漏到海中的放射性铯-137,将乘着黑潮(日本暖流)向东扩散,然后沿顺时针在北太平洋循环,二三十年后又会回到日本沿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放射性铯“沿顺时针在北太平洋循环,二三十年后又回到日本沿海”所乘的洋流名称依次是:日本暖流、____________、日本暖流。
(2)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后饱和成雾,在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在图中①、②两地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地;理由是____

材料1:北海道是日本的第二大岛,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均高于日本本国平均水平,水稻等粮食产量位于日本前列,素有日本“食材库”之称;北海道旅游业具有冬、夏双旺季的特点。下表为北海道水稻生产信息和日本总水稻生产信息对比。


   
北海道日本
耕地占比26100
北海道土地大小占比22100
65岁以上水稻种植入口占比3866
单位成本(日元)199260
单位面积耕种时长(时)17.82424
(3)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4)北海道纬度较高,但水稻单产却是日本最高的,分析北海道水稻单产高的原因。
(5)分析日本北海道旅游形成双旺季的自然资源条件。
(6)北海道主要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请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评价其合理性。

材料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岛的东北侧,在123°20’E--124°40’E,25°40’N--26°00’N之间的海域。2012年9月10日,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下图为以我国大陆领海基线0(KM)向东沿某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钓鱼岛西部海域分布的海底地形主要为(     
A.大陆坡B.大陆架C.海沟D.大洋中脊
(8)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对此岛提出领土要求的原因较全面的是(     
A.钓鱼岛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经济价值较大
B.钓鱼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太平洋交通要道
C.钓鱼岛对日本而言,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
D.钓鱼岛关系着专属经济区的划分,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2023-10-22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地理试题

10 . 黑潮起源于菲律宾以东海域,流经台湾岛以东地区后进入东海。黑潮海洋锋(简称黑湘锋)是东海最重要的水文要素之一,它是由高温,高盐、高水色和透明度大的黑潮水与低湿、低盐、浑浊度高和透明度小的东海陆架水相互作用形成的。下图为东海及其附近海域多年月平均海表温度分布状况(以2月,5月、8月、11月为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差异最小的月份是(     
A.2月B.5月C.8月D.11月
2.东海最易出现黑潮锋的月份是(     
A.2月B.5月C.8月D.11月
3.推测东海黑潮锋的锋面(     
A.向南倾斜B.向北倾斜
C.向大陆倾斜D.向外海倾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