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合理利用水资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6 道试题
1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基斯坦人口众多,农业发达,其中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五。有东方的水果篮之美称,水果类型丰富,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子、柿子等均有生产。近年来受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发展缓慢。

材料二   下图为巴基斯坦略图。

(1)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类型丰富且品质好的原因。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巴基斯坦选择纺织业作为重点产业的出发点。
(3)推测图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分布在____(东部/西部),并简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
(4)为了促进巴基斯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请从水资源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5-24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产业与交通-【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 . 水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占有水资源数量、质量和供给结构,能够稳定、持续、及时与足量地保障该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当前的发展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状态和能力。下图为云南省水资源安全程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省水资源最不安全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昆明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水资源安全形势比较好,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少,用水量少B.农业生产不发达
C.水资源利用率高D.降水量最多
3.昭通、文山水资源较滇中地区更不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B.人口C.植被D.地形
2024-05-23更新 | 26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州运东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汾河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干流由北向南穿过山西省,最终汇入黄河。黄河出禹门口后,河床突然变宽,形成巨厚的砂砾石冲积扇,汾河入黄口湿地位于冲积扇的下缘地带。下图示意3月和8月汾河入黄口湿地不同类型水体之间的转化关系(箭头示意水体间补给)。

(1)说出汾河流域主要的地带性植被及其特征。
(2)指出甲、乙分别表示的月份并说明原因。
(3)推测主汛期时汾河下游极易产生水位雍高现象的主要原因。
(4)判断汾河入黄口湿地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并说明理由。
(5)在乙月份中可以加大河流附近地下水开采力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2024-05-08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四)文综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瑞士大迪克桑斯坝(见下图)是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重力坝,位于罗讷河支流迪克桑斯河上(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水量极小,最终注入地中海),控制流域面积357km2,当水坝满水时,水深大约305m,水库总库容超过4亿m3。库区周边地势高、坡度大。坝址处的河谷呈“V”形。除坝身有一个泄量为10m3/s的底孔外,未设其他泄水建筑物。在大坝上游库区地下藏有一个长度超过100km的隧道系统连通水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水坝只设置一个底孔,未设其他泄水建筑物的主要原因是(     
A.库容大而来水量小B.夏季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C.库区水产养殖业发达D.库区周边灌溉用水多
2.与水库连通的长度超过100km的隧道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美观B.引水C.航运D.发电
2024-05-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前模拟文综地理试题12(2024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作物生产水足迹指一定时间、一定地理范围内作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资源消耗量和污染量,可分为蓝水足迹、绿水足迹和灰水足迹。其中,蓝水足迹指地表水和地下水(灌溉水)的消耗;绿水足迹指降水的消耗。陕西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基地,水果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下表示意1989年和2019年陕西省部分灌溉作物蓝水足迹和绿水足迹(单位:m/kg),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作物蓝水足迹绿水足迹
1989年2019年1989年2019年
小麦1.2900.9671.1330.704
大豆2.8391.4142.2301.291
棉花8.1522.2555.6221.654
苹果2.7420.2422.1470.181
1.1989—2019年表中作物蓝水足迹和绿水足迹均减少,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降水显著减少B.耕地面积骤减C.作物单产提高D.作物结构变化
2.小麦是表中节水潜力最大的作物,其主要原因是陕西省小麦(     
A.蓝水足迹高B.绿水足迹高C.种植面积大D.耐旱能力强
3.现阶段,提高棉花、大豆等作物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是(     
A.覆膜种植B.修建水库C.跨流域调水D.人工增雨
2024-05-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前模拟文综地理试题09(2024年)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6 . 2023年7月底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市迎来强降水。之后,部分北京市民发现自来水的水温明显偏低(约10℃),北京市负责自来水供应的相关单位回应其原因是加大了本市密云水库的取水量。下图示意2003—2018年北京市供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以进行使用的水。

1.受本轮强降水影响,北京市供水结构中水量增加的主要有(     
①再生水②南水北调③地表水④地下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对此次北京市自来水的水温偏低的合理解释是(     
A.地下水水温低B.取水点在水库深处C.强风降低水温D.云层削弱太阳辐射
3.近年来,供水结构的变化使得北京(     
A.水质改善B.水价降低C.更加节水D.更易内涝
2024-04-3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考前模拟03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亚地区水源不足且分布极其不均,乙国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的2/3,甲国是中亚重要的原油产国,目前只有3个炼油厂,近90%的原油出口国外。

(1)简述甲国大力建设输油气管道的原因。
(2)分析乙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3)丙国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4-04-30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雷州半岛以“雷”著称,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每年有100多个雷雨天。下图为雷州半岛及周边地区略图。

材料二雷州半岛,一直受缺水问题困扰。2022年8月广东省实施了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该工程从西江干流取水,调水至雷州半岛南部,供水范围覆盖茂名、湛江等地,结束了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地下水的历史。

(1)从水汽来源角度,简析雷州半岛雷雨多发的原因。
(2)从气候以外的角度分析雷州半岛缺水的原因。
(3)说明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对雷州半岛南部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2024-04-28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 .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以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广义上可辐射到山西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环渐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有(     
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                 ②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
③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   ④水资源的浪费             ⑤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不足
A.①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2.目前,能够缓解环渤海地区春季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2024-04-16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单元考点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天山北坡从海拔5000多米的山地延伸到不足200米的准噶尔盆地腹地,主要地表覆盖类型为草地、裸地和耕地。下图示意2011-2018年该区域年均降水量、融雪量和灌溉量(均用平铺到整个区域上的水层厚度表示)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折线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是(     
A.降水量、融雪量、灌溉量B.灌溉量、降水量、融雪量
C.融雪量、灌溉量、降水量D.降水量、灌溉量、融雪量
2.若地下水的补给仅考虑降水和融雪的影响,下列月份天山北坡地下水储量最大的是(     
A.3月B.5月C.7月D.9月
3.天山北坡地下水实际储量11月出现最低值,主要是由于此前(     
A.水分蒸发多B.补给水量少C.工业用水多D.灌溉用水多
2024-04-12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Ⅱ)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