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合理利用水资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1)时空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

1)时空分布不均:

①.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少、________少。

②.时间分配特点:____多、____少和年际变化____

③.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土地、产业布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匹配。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分布与用水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如下:

总量矛盾

供求总量不平衡,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

区域矛盾

沿海发达地区的用水缺口明显扩大,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预期矛盾

工农业和服务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了很大压力

D.水资源短缺现象:当用水需求超过水资源供给能力时,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的现象。

类型

我国区域

影响因素/原因

资源型缺水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气候、地形、地质等

水质性缺水

南方地区

不合理用水、水体受到污染等

2)水污染问题严重:

.产生原因:我国的水休污染主要是由____生产、____生产、_____等造成的。我国单位工业产值的污染排放量明显较高,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增长,处理率也不高。

.水污染表现:

a.地表水污染:

目前,我国的河流、湖泊和水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北方水体的污染负荷普遍重于南方水体。

淮河、海河、辽河,以及太湖、巢湖、滇池等流域人口稠密地区,水体污染相对严重。

b.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水质下降的现象。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全国绝大部分地下水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浅层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尤为严重。

地下水污染原因

具体表现

生产、生活排放污染物


部分工业企业通过渗井、渗坑、废弃矿井油井和裂隙排放、倾倒工业废水,甚至污染深层地下水;工业废渣堆放场会污染地下水;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灌溉污水,形成了地下水的面状污染源;生活垃圾填埋产生有毒渗液,如措施不当,会渗入地下;地表水与地下水相通,被污染的江河湖泊往往形成带状污染;有的地方隔水层很薄,或遭到破坏,导致被污染的浅层地下水污染深层地下水。

海水入侵


在我国沿海地区,由于人为超量开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与海水之间的动力平衡,海水侵入滨海地区的地下水中,使灌溉用水变成,导致土壤盐渍化, 灌溉机井报废,水田面积减少,并引发水质性缺水。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①.农业浪费:

多年来农业用水量占我国用水总量的60%以上,但水资源浪费严重。“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传统

灌溉方式仍普遍沿用,灌溉用水渗漏、蒸发损失严重。另外,耕地自然降水利用率只有45%左右。

②.工业浪费:

a.重复利用率低:目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发达国家达到80%左右。

b.水资源产出率低:我国工业万元产值平均用水量为103立方米,远高于美国的9立方米和日本的6立方米。

③.生活浪费:

2024-03-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地理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 . 分析西北地区和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西北地区地处____,远离____,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____;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土层贫瘠,土壤贮水、保水能力弱;岩石裂隙、漏斗、地下溶洞发育,地表降水极易快速转移到地下深处,开采利用困难;水利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

2024-03-2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地理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 . 填出下表中水资源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原因措施
空间分布不均____
时间分布不均____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____
水资源污染严重____

2023-03-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材料二: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前4个月,省内汾河等12条河流水质与2014年相比明显恶化。山西省要求相关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应以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为红线,进行认真排查,限期完成整改任务。
材料三:汾河某河段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

(1)推行“河长制”属于环境管理的     手段。
(2)造成汾河等河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3)根据材料三,分析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的关系
(4)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该地的水污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