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合理利用水资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黄河流域人均河川径流量473m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影响作用下,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黄河流域地表水面积(SWA)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图为1986—2019年各影响要素对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SWA趋势的影响量和相对影响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释:其他因素包括修建水库和淤地坝、引水灌溉、工业和生活供水等。

1.根据各影响要素对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SWA趋势的影响,可推测出1986~2019年黄河流域(     
A.平均降水量增加B.平均温度升高
C.植被覆盖率增加D.水土流失严重化
2.相比黄河子流域区,主河道区(     
A.水利工程措施对SWA的增加作用明显大于人类活动引水对SWA的减小作用
B.人类活动引水对SWA的增加作用明显大于水利工程措施对SWA的减小作用
C.水利工程措施对SWA的减小作用明显大于人类活动引水对SWA的增加作用
D.人类活动引水对SWA的减小作用明显大于水利工程措施对SWA的增加作用
3.为增加黄河流域SWA,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人工降水B.修筑水库
C.南水北调D.植树种草
2022-12-1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海绵城市针对“下渗减排”采取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等。
(2)修建蓄水池、雨水罐等设施可显著影响水循环________环节。

活动二:聚焦雨水花园

建设雨水花园体现了海绵城市理念。下图为“雨水花园结构图”。



(3)雨水花园中(     )。(双项选择题)
A.地表洼地可以滞留雨水B.花草灌木减弱蒸腾作用
C.种植土层加剧土壤侵蚀D.砂层、砾石层利于蓄水

活动三:了解雨水用途:

经调查发现,大量的雨水通过收集装置、过滤装置、传输通道以及储存装置被收存利用。


(4)海绵城市收存的雨水可用于回补地下水、________等。

活动四:认识海绵城市的意义


(5)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双项选择题)
A.减轻城市交通压力B.增强城市防洪能力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3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拔高,利于水汽凝结
②位于山地迎风坡,地形对水汽抬升作用大
③面向印度洋,夏季风带来充足的水汽
④气温高,地面蒸发旺盛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乞拉朋齐年降水量丰富,但当地居民却经常用水困难,其主要原因是( )
A.政府不作为,水资源得不到开发
B.工农业生产导致水污染严重
C.技术水平低下,水资源得不到开发
D.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2022-06-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广昌三中、 南丰二中、金溪二中、崇仁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估算,在气温低于或等于-4℃条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下图为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内日平均气温≤-4℃日数分布图。



(1)描述图示海域海冰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海冰形成时,一部分来不及排出冰体的高浓度盐水被包裹在冰块内部。海冰淡化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把高浓度盐水从海冰中分离出来。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们正在探索是否可以通过淡化海冰缓解该问题。

“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可行性研究资料卡

资料一:渤海海水盐度为28‰-31‰。海水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渤海海冰融水盐度平均为4‰-13‰。正常年份渤海海冰可利用储量达410亿立方米,寒冷年份可达1000亿立方米。渤海海冰多生成于岸边,离岸10千米范围内生成量最大,厚度可达10-40厘米。

资料二:目前海冰淡化的方法一是将采集的海冰堆放在一起,控制温度,经过两三个月,海冰中高浓度盐水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冰体内部缝隙自然排出。方法二是在低温环境下将海冰破碎,利用离心机将其中的高浓度盐水脱离出来。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海冰融水盐度低至1‰,符合淡水标准。

资料三:经测算,前期海冰淡化成本为6.7元/m3,海水淡化成本5元/m3,天津南水北调定价2.16元/m3。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之后,海冰淡化成本可降至4元/m3,与工业用水价格相差不大。

资料四:若大量开采海冰且把淡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盐水排入海中,会使渤海湾的海水盐度增加。如果直接排放高浓度盐水,还可能导致周围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下降等。长期大量开采,可能会对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2)综合分析以上资料卡内容,并结合所学,表明你对“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可行性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07-2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高水位时湖区面积超过4125km2。2022年7月以来,鄱阳湖水体面积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中8月21日水体面积约为1010km2,与近1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减少约67%,为近10年最小值。鄱阳湖已进入枯水期,大面积湖床露出。而一般来说,鄱阳湖的枯水期为10月份到次年3月份。

材料二:鄱阳湖的枯水期和丰水期与五大河流(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和长江的来水量密切相关。图2为正常年份不同时间段长江与鄱阳湖作用次数图。



(1)据图2指出正常年份不同时间段长江与鄱阳湖水体的补给关系。
(2)2022年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的时间比往年提前了近2个月,请指出原因。
(3)请指出7、8月鄱阳湖面积大减,湖床大面积裸露带来的不利影响。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材料二: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图中包含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种,其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____循环,对陆地水体更新作用最大的是____循环。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夏季风参与了图中水循环的____环节,人工增雨雪属于图中水循环的____环节,修建小微型蓄水工程属于图中水循环的____环节。(写出环节具体名称)
(3)简述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意义有哪些?____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可能的人为原因有____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北欧甲半岛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半岛东侧相比,峡湾地貌集中在西侧的主要原因是(     
A.暖流影响B.山地坡度大C.降雨更丰富D.内力作用更大
2.甲半岛有峡湾地貌说明该半岛(     
A.现在气温低,有常年冰雪B.现在降水多,降雪为主
C.过去气温低,冰雪丰富D.过去所处纬度高,海拔高
3.图中M地水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     
A.冬春B.春夏C.夏秋D.秋冬
2022-01-05更新 | 716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专家联测卷(一)文综地理试题
8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之一,以农业为主,棉花种植在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畜牧业、采矿业也有一定的比重。该国耕地总面积少且复种指数低。下图示意塔吉克斯坦区域概况。



(1)分析帕米尔高原在塔吉克斯坦水资源国家安全中的作用。
(2)简述大面积种植棉花对该国资源安全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3)塔吉克斯坦矿产资源丰富,有人却反对该国大力发展采矿业,请说明反对的理由。
9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估算,在气温低于或等于-4℃条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图为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内日平均气温≤-4℃日数分布图。



(1)由图可知,辽东湾地区年内日平均气温≤-4℃的日数为____,图示海域海冰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有________等。
(2)举例说明海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冰形成时,一部分来不及排出冰体的高浓度盐水被包裹在冰块内部。海冰淡化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把高浓度盐水从海冰中分离出来。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们正在探索是否可以通过淡化海冰缓解该问题。

“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可行性研究资料卡

资料一:渤海海水盐度为28‰-31‰。海水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渤海海冰融水盐度平均为4‰-13‰。正常年份渤海海冰可利用储量达410亿立方米,寒冷年份可达1000亿立方米。渤海海冰多生成于岸边,离岸10千米范围内生成量最大,厚度可达10-40厘米。

资料二:目前海冰淡化的方法一是将采集的海冰堆放在一起,控制温度,经过两三个月,海冰中高浓度盐水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冰体内部缝隙自然排出。方法二是在低温环境下将海冰破碎,利用离心机将其中的高浓度盐水脱离出来。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海冰融水盐度低至1‰,符合淡水标准。

资料三:经测算,前期海冰淡化成本为6.7元/m3,海水淡化成本5元/m3,天津南水北调定价2.16元/m3。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之后,海冰淡化成本可降至4元/m3,与工业用水价格相差不大。

资料四:若大量开采海冰且把淡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盐水排入海中,会使渤海湾的海水盐度增加。如果直接排放高浓度盐水,还可能导致周围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下降等。长期大量开采,可能会对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3)综合分析以上资料卡内容,并结合所学,表明你对“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可行性的观点,并从资源状况、技术、成本、生态环境效益等角度说明理由。
2022-01-14更新 | 34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1-22高三上·湖南邵阳·阶段练习
10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为了确保城市居民用水,保护城市水源,夏季L市市政部门陆续在大型水库投放了数千万个直径约10cm的黑色塑料“遮阳球”,使水库表面完全被黑球覆盖(如下图)。



(1)说明L市在大型水库投放黑色塑料“遮阳球”的主要作用。
(2)L市夏季因缺水严重而过度开采地下水。试说明过度开采地下水对该市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1-09-29更新 | 41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6 意义影响类综合题-【抓重点·破难点】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