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合理利用水资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近年来,上海日益感受到优质饮用水源的缺乏。位于长兴岛上的青草沙水库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库,还是上海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冬半年长江入海口有时会受到成潮影响。水库每年5-9月保持低水位运行,10月至次年4月则蓄水至最高水位。结合青草沙水库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上海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年降水量减小B.南水北调,水资源总量减少
C.人口增速过快,水资源需求增大D.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质性缺水影响
2.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青草沙蓄水至最高水位的主要原因是(     
A.蓄清排浑,有利于水库长久运行B.生产生活需水量减少,水量充足
C.蓄淡避咸,以保证用水需求D.流域降水量较多,减轻长江洪水压力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水资源生态足迹是指人类生活生产及自然环境维持自身进化所需要的水资源用地面积。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指一个地区或流域的范围内,在具体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条件下,水资源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最大支撑能力。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关系表征了区域水资源的盈亏状况,前者大于后者表示水资源亏损,而后者大于前者则表示水资源盈余。下图为2010—2019年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19年间,黄河流域(     
A.水资源亏损量持续增大B.2011年前后亏损变率最快
C.水资源始终为亏损状态D.2018年水资源亏损量最小
2.黄河流域上游水资源利用中最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化B.森林减少C.风沙灾害D.水土流失
3.未来,黄河流域在水资源管理上应(     
A.大幅增大生态用水比重B.减小水资源贡献值
C.提升水资源的产出效能D.减少生活用水供应

3 .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区。近60年来,随着农田面积持续增加和种植结构调整,三江平原东部建三江垦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对此有学者建议加大地表水置换补充地下水的力度。下图示意三江平原1956-2019年沼泽湿地和农田面积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近60年来,由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和农田面积变化可知(     
A.沼泽湿地1986-2006年减幅最大B.2006年后水田面积较为稳定
C.1956-1996年沼泽湿地主要开垦为旱田D.1996年后退耕还湿为主
2.为缓解建三江垦区地下水位下降问题,该地区采、补地下水的时间应为(     
A.冬采春补B.春采夏补C.夏采秋补D.秋采冬补
2024-05-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大清河流域是粮食净调出区,中国人水关系最为紧张的流域之一,也是推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地域。研究该流域水资源应对策略,对于保障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下图为大清河流域图和流域内供水与用水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流域(     
A.天然水资源充足B.地面沉降风险大C.水稻播种面积大D.农作物一年一熟
2.缓解该流域水资源矛盾的有效措施是(     
①增加调水引水②压缩生态用水③扩大农田休耕面积④减少居民生活用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约旦河发源于黎巴嫩和叙利亚边界的谢赫山,流经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注入死海。约旦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地是谢赫山和戈兰高地,自然产流量较低,年变率和月变率较大。加利利海是约旦河上下游的地理分界。下图示意19482008年约旦河跨境水冲突事件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谢赫山和戈兰高地储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约旦河跨境水冲突事件集中分布于(     
A.约旦河以东地区B.加利利海及其以北地区
C.约旦河下游地区D.死海及其以南地区
3.加剧约旦河跨境水冲突爆发的主要水源利用方式有(     
①下游扩大湖泊面积②改道河流③占领水源地④下游修建拦水大坝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水资源生态足迹主要用来计算在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水资源消费和消纳水污染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图示意2010-2019年北京市人均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环境用水生态足迹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19年北京市人均工业用水生态足迹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比重上升B.工业规模扩大
C.工业节水效果显著D.人口大批迁出
2.为了应对当前依然严峻的水资源安全形势,未来北京市应该(     
①大量开采地下水②调整产业结构③提高污水处理水平④疏解其首都职能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7 . 宁夏中南部调水工程是将宁夏南部六盘山东麓水量相对丰富的泾河流域地表水,输送到宁夏清水河流域干旱缺水区的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图为宁夏中南部调水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宁夏中南部调水工程实施的基础条件是(     
A.泾源县河流水质较优B.清水河流域需水量大
C.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D.泾源县河流水量丰富
2.宁夏中南部调水工程的实施会(     
A.增加泾源县生物多样性B.增大固原市洪涝灾害发生频率
C.促进泾源县加强水质保护D.减轻固原市土地盐碱化程度
3.清水河流域在接受调水时,应该(     
A.大量增加城市数量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大力发展高耗水工业D.提高农业灌溉技术水平

8 . 水资源生态安全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水资源系统能够满足区域内人类生存、经济与社会发展,维系良好生态与环境所需的量与质,即满足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安全。采用综合评价法将生态安全和农业安全的压力、状态等指数相加,得到安全指数,其值在01之间,越接近1,表明安全状况越好。下图示意20062015年北京市水资源安全对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市水资源生态安全指数在2008、2012年出现了两个峰值,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加B.年降水量较多
C.农业节水灌溉D.工业产业转出
2.为提高北京市水资源的生态安全水平,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大深层地下水开采的力度②完善雨水收集设施的建设
③污水排入深层地下水④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4-04-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通过提水泵站从德泽水库提水,引至输水线路后,再通过自流至盘龙江,最后进入滇池。该输水线路长约115.34km,其中醒洞长约104.52km。云南滇池及滇东地区处于长江、珠江和红河三河分水岭区域,是传统的干旱缺水地区。过去滇池一直是昆明的“排污地”,严重富营养化,水质一直处于劣V类。德泽水库库区岸坡陡峻,平均水深52.5米,于2012年9月蓄水,2016年10月取水口以上局部库段暴发蓝藻,2018年6月库区大面积暴发蓝藻。下图为滇池水系及牛栏江调水工程示意图。

(1)从水循环角度说明云南滇池及滇东地区干旱缺水的原因。
(2)简述该工程主要采用隧洞输水的优点。
(3)为预防德泽库区蓝藻暴发提出合理建议。

10 .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都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加沙地带的地下水已经不适合饮用。下图为巴勒斯坦地区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加沙地带气候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纬度
2.加沙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高山冰雪融水B.河流水、湖泊水C.冬季雨水D.春季积雪融水
3.下列加沙地区地下水不适合饮用的因素中,与人为原因关联度最小的是(     
A.过度开发,导致海水入侵B.大力发展工业,水体重金属超标
C.化肥中的盐以及硝酸盐的污染D.污水处理设备不足,废水渗透
2024-02-06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