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巴渝(今重庆)地区多低山丘陵,夏秋多雨,耕地以梯田形式进行开垦。为了应对自然条件的限制,当地采取了梯田的不同空间进行组合布局,形成了“高囤—低灌”组合模式,并在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排蓄有序、一田多用的梯田水利技术。下图示意当地冬季梯田水利技术组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建水库抽灌相比,囤水田的优势有(     
①建设成本低②可自流灌溉③蓄水空间大④布局较灵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冬季采用“囤水田+冬水田”梯田水利技术组合主要是为了(     
A.增加地面反射B.减轻寒潮危害C.保障春耕水源D.增加局部降水

2 . 水足迹是指某区域人口在一定时期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图是2005—2019年黄河流域不同省区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占比分解图。完成下面小题。

      

1.规模效应是水足迹的主要拉动效应。下列能够显著减小黄河流域各省区水足迹的是(     
A.人口效应B.结构效应C.城镇化效应D.技术效应
2.不同省区禀赋效应对水足迹的影响程度差别较大,主要是由于其(     
A.产业结构差别大,水资源配置状况不同B.经济水平差别大,水资源限制程度不同
C.距海远近差别大,防洪风险差异明显D.人口压力差别大,节约用水力度差异大
3.城镇化对水足迹还可起到减小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A.大力吸引人口迁入,加快城镇化进程B.完善城镇水利设施,加强精细化管理
C.吸引产业集聚,扩大非农产业的规模D.建设美丽乡村,吸引农民工回流
2023-05-22更新 | 68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等4地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五)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南东部、安徽和江苏北部的黄淮平原,人口稠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兼顾供水和航运的大型调水工程。下图引江济淮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黄淮平原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总量不足500m3/年,仅有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的1/4,在该地的水资源组成中,地表水约占水资源总量的16%,地下水资源约占84%。图为黄淮平原气候图。



(1)简析黄淮平原地表水占比较小的主要原因。
(2)说明引江济淮工程的基本思路。
(3)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建设的主要困难。
(4)分别指出引江济淮工程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4 . 汤加是位于南太平洋西部的群岛国家,大部分岛屿为珊瑚岛,塔布岛是该国最大的岛屿。每当涨潮时,在塔布岛的某海岸,海水顺着礁石中成千上万的大小洞穴竞相喷涌出来,形成数十米高的水柱在空中绽放,形成“喷潮洞”奇观。汤加入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世界排名第105位,大量“喷潮洞”的存在加剧了塔布岛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下图为汤加塔布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汤加塔布岛“喷潮洞”(     
A.受地形影响,多分布在北岸B.受珊瑚礁影响,多分布在北岸
C.受地形影响,多分布在南岸D.受风带影响,多分布在南岸
2.“喷潮洞”加剧了塔布岛淡水资源短缺现状的原因是“喷潮洞”(     
A.减少了降水量B.加剧了淡水的流失
C.减少了储水面积D.加重了水污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是以“虚拟”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水。如1千克小麦约含有1千克虚拟水,1千克羊肉约含13千克虚拟水。“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指数”是农产品虚拟水输入或输出量与本地水资源总量的匹配程度,指数越高说明越不合理。根据预测,未来10年我国虚拟水的消耗量呈上升趋势。下图为“中国各省区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指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闽浙两省的“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指数”高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多耕地少B.水资源总量多C.水陆交通便利D.农业技术水平低
2.降低新疆“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指数”的合理措施有(     
①调整农业结构②丰富农产品种类③科学合理灌溉④改善交通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未来10年我国虚拟水的消耗量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     
A.绿色消费B.资源禀赋C.节约用水D.城市化发展
2022-09-02更新 | 76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延期)地理试题

6 . 阿曼苏丹国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近几十年来,该国地下水位下降很快,下降速率与美国东南部相当,但其地下水资源的安全面临着更大威胁。下图为阿曼沿海地区承压水抽取后水流系统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沿海地区大量抽取承压水,当地水流系统的变化过程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丙-乙-甲
2.与美国东南部相比,阿曼地下水资源安全面临着更大的威胁,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产业状况②用水构成③地形地势④地下水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27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二模(5月)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湛江市徐闻县位于雷州半岛最南端,是中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地。受自然调蓄能力弱、丰枯变化大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长期困扰当地果农。2023年2月,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开工,该工程采用管道输水的形式从西江干流取水。下左图为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略图;下右图为徐闻县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徐闻港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港口。徐闻县以徐闻港为核心、向东西两翼延伸,规划建设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产业发展立足自身优势条件,聚焦临港经济中心、中央商务区、滨海国际旅游示范带和产城融合、先进制造、未来产业、新能源等板块。

(1)说出徐闻县主要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说出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采用管道输水的优势。
(3)从产业结构转型的角度阐述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的发展路径。
2023-05-19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气候条件较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全省近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的工业分布于湟水流域。该地区在柴达木盆地开发和青海经济发展中占据“强东拓西”的战略位置,是国家开发大西北的重要窗口。随着人口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湟水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左图示意湟水流域,右图为西宁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



(1)说明湟水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分析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经济给湟水流域带来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针对湟水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2023-10-20更新 | 266次组卷 | 3卷引用:2.2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导学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材料一:图一为中亚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某研究团队通过对2001—2018年中亚地区地表水遥感监测数据分析,了解中亚五国地表水面积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对其进行驱动力分析。地表水面积包括季节水和永久水面积(二者之和为总水面积),图二为中亚地表水面积变化情况,图三为中亚地表水影响因子变化情况。



(1)归纳中亚区域内年降水量时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描述2001—2018年中亚地表水资源时间变化特征。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亚地表水面积和三大因子的关系。
2023-03-15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10 . 2026年第四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将在塞内加尔举行,作为非洲大陆首个承办奥林匹克赛事的国家,该国有着独特的地理景观。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属于西非国家。流经该国的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该河自东南向西北注入大西洋,图中巴克尔以下的中下游地区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主要的农业种植区,目前该河段的水资源问题较为突出。


(1)简述塞内加尔地理位置的特点。
(2)据图描述该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气候成因角度分析其原因。
(3)图中甲、乙两地自然景观明显不同,判断两地所处的自然带,并说出两地的差异体现出的地带性规律。
(4)从河流补给、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塞内加尔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