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记》中记载的“井渠”,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坎儿井。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的水平集水建筑,多建于山麓、洪积扇地带。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如今仍浇灌着大片良田。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蓄水池几部分组成。竖井又叫工作井,在开掘和修理时用来出土和通风。暗渠为输水道,地下水由地下流出地面,受太阳辐射影响,水温发生变化。暗渠同明渠接头处的蓄水池,为蓄水用,又可减缓暗渠水流的冲力。下图示意天山山麓地带的坎儿井分布。

(1)推测古代工匠在修建暗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2)简述坎儿井中暗渠的作用。
(3)说明在坎儿井工程中一般会修建明渠的主要目的。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水足迹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水匮乏度为全部水足迹与可更新水资源的比值。表为部分国家的水足迹相关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美国日本中国以色列
全部水足迹(10⁹m³/年)6961468838.6
人均水足迹(m³/年)22101141654110
水匮乏度(%)233430506
1.与以色列相比,日本水匮乏度低的原因主要是(     
A.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B.人口众多,水资源需求量大
C.地表水丰富,河流流程长D.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较多
2.中国和美国相比,全部水足迹明显较大,而人均水足迹较小的原因有(     
①中国人口众多,消费的产品总量大,使其全部水足迹较大
②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使其人均水足迹较小
③美国水资源总量比中国少,使其全部水足迹较小
④美国人均消费水平高,使其人均水足迹较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水匮乏比重的是(     
①在新疆大规模植树造林,涵养水源②推广滴灌、喷灌技术节约用水
③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④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损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桑干河—永定河—海河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注入渤海。图1为京津局部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桑干河周边地理事物分布图。


桑干河流域内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土壤侵蚀较严重、土壤贫瘠、植被覆盖较差,是众所周知的多泥沙河道和京津风沙源的三大通道之一,处于我国生态脆弱带。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桑干河流域成为生态脆弱带的原因。

沙棘是多年生落叶灌木,耐盐碱、干旱,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萌发新芽的能力。


(2)在桑干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中,沙棘怎样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

近两年,长期断流的永定河实现了两次极其难得的全线通水,尽管时间短暂,也让人们看到了永定河常年不断流的曙光。


(3)从全流域角度提出永定河实现全线通水的措施。
2024-01-2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聚落斑块的近圆形指数(RCC)指示聚落形状,数值越接近0表示斑块越趋向于圆形,越接近1表示斑块越狭长。下图示意中国某地乡村聚落用地形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乡村聚落形状最接近(     
A.长方形聚落B.条带状聚落C.正圆形聚落D.团块形聚落
2.该地将河水引入建筑组团的主要目的是(     
A.农业灌溉B.水路运输C.生活用水D.军事防御
3.该区域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是(     
A.水污染B.旱涝C.雪灾D.土壤污染
2023-09-12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次月考A卷(人教版2019·江苏专用)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7月,我国初步划定38个国家级地下水储备重点区,保障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用水安全。下图为长江流域四个站点水位记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21年相比,2022年夏季(     
A.副热带高压强大,脊线位置偏南B.长江流域形成辐射性高温天气
C.长江沿岸地带多强对流天气D.日本、东北一带台风活动增强
2.我国初步划定地下水储备区,其主要目的是(     
A.替代地表水,保障供水稳定B.增加农业用水,提高粮食产量
C.提高水质,控制用水量D.保护水资源,保障用水安全
3.我国人均水资源使用量不断增加的趋势(     
A.将会逐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B.会提高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
C.可能导致水资源安全问题的发生D.会极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作为唯一一个全境位于黄河流域的省份,宁夏既有区位优势,也面临生态脆弱等挑战。下图为“宁夏资源与状况图”。


材料二下表为“2018—2021年宁夏供水与用水结构变化表”。

年份总供水量
(亿/m3
当地水供水量(亿/m3黄河水供水量(亿/m3用水量(亿/m3
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水量其中灌溉水量农业工业生活
201866.181.506.140.2858.2655.8756.304.343.31
201969.900.696.810.3962.0160.1059.604.403.00
202070.210.836.140.4662.7760.5258.644.193.71
202168.091.125.650.5460.7856.7156.864.243.67

(1)指出宁夏社会经济核心区域与天然来水的空间差异。
(2)根据表中信息,概括宁夏水资源利用特点。
(3)宁夏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请从水安全角度,分析宁夏保护耕地资源的主要措施。
2023-04-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是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命线,也是文化多元发展和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西北地区“水三线”总体发展布局跨越“胡焕庸线”、“阳关线”和“奇策线”,反映了区域水文气象、生态景观和社会经济的演变。未来,将遵循“水三线”的空间分布规律,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

材料二图为中国西北“水三线”划分的空间格局示意图。


材料三表为中国西北“水三线”基本属性比较。

界线名称对应降水量线(mm)对应干湿与地貌分界线对应植被
胡焕庸线400半干旱、半湿润,第二、第三级阶梯森林草原景观
阳关线100~200极度干旱区、干旱地区荒漠戈壁景观
奇策线80~100极度干旱区、干旱地区荒漠草原景观

(1)依据“水三线”的划分,简述我国胡焕庸线以西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2)从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角度,列举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有效途径。
(3)阐述合理分配水资源对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023-04-03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是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命线,也是文化多元发展和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西北地区“水三线”总体发展布局跨越“胡焕庸线”、“阳关线”和“奇策线”,反映了区域水文气象、生态景观和社会经济的演变。未来,将遵循“水三线”的空间分布规律,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下图为中国西北“水三线”划分的空间格局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为中国西北“水三线”基本属性比较。

界线名称对应降水量线(mm)对应干湿与地貌分界线对应植被
胡焕庸线400半干旱、半湿润,第二、第三级阶梯森林草原景观
阳关线100~200极度干旱区、干旱地区荒漠戈壁景观
奇策线80~100极度干旱区、干旱地区荒漠草原景观
(1)依据“水三线”的划分,简述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2)考虑地形和生态因素,用曲线绘制从雅鲁藏布江至塔里木河的调水线路,并列举缓解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3)依据西北“水三线”的空间格局,阐述合理分配水资源对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023-02-10更新 | 66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8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淮河流经我国中东部地区,全长约1000千米,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淮河原本有独立的入海水道,但由于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使淮河失去了原来的入海水道,无数支流和湖泊淤浅,整个淮河水系遭到彻底破坏。

材料二   2018年公布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了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战略定位。淮河生态经济带涉及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等多个市县,规划面积24.3万平方千米,2017年末常住人口1.46亿,地区生产总值6.75万亿元。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粮基地。下左图为“淮河生态经济带范围图”,下右图为“淮河流域范围示意图”。


   
(1)简析历史上淮河流域多洪涝的自然原因。
(2)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防洪减灾,如主要可以利用_______技术精确监测水位变化,主要利用________技术实时了解洪水淹没范围,主要利用_________技术设计人员紧急撤离的合理路径。
(3)水资源供需平衡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简述淮河生态经济带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主要措施。
2023-06-11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

10 . 为缓解安徽省淮北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2012年11月淮水北调工程开工,并于2017年1月淮水北调工程通过投入使用验收。下图为“淮水北调工程线路承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部相比,淮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高,地下水位低B.半湿润区,年降水较少
C.夏季伏旱,蒸发旺盛D.湿地稀少,蓄水能力差
2.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淮水北调工程(     
A.可自流,耗能较少B.利用现成河道,投资省
C.水量足,可调水多D.省内统筹,调水矛盾少
3.为缓解缺水困局,除淮水北调外安徽宿州市可采取的长远开源措施是(     
A.引入周边湖泊水B.合理开发地下水
C.开发利用再生水D.实施人工增雨
2023-01-18更新 | 34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8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