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位于西亚的阿曼终年炎热干燥,是一个淡水资源紧块的国家。法拉吉是阿曼人发明的灌溉系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法拉吉利用地势的落差,把水从山区引送到村庄,村民再根据农田大小划分水资源配额,遵循饮用-沐浴-洗衣-灌溉的使用顺序用水,这套严格的用水制度至今还在执行。下图为某村庄附近的法拉吉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法拉吉主要引用的水源是(     
A.河流水B.地下水C.淡水湖泊水D.高山冰雪融水
2.村民遵循的这套用水顺序可以(     
A.解决水源紧缺问题B.体现公平性原则
C.保障灌溉水源水质D.体现持续性原则
2024-02-06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2 . 【问题探究】

理论上,人工造山可能带来更多降水。面对阿联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有人提出“造山引雨”的设想。据报道,2015年2月,阿联酋拨出40万美元研究经费,用于“造山引雨”研究。该项目科学家正在研究造山地点、山体高度等问题。

(1)阿联酋如果造山引雨,你认为哪里合适?为什么?
(2)阿联酋“造山引雨”是否可行?
2024-01-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问题研究:阿联酋“造山引雨”是否可行(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估算,在气温低于或等于-4℃条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下图为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内日平均气温≤-4℃日数分布图。

(1)描述图示海域海冰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海冰形成时,一部分来不及排出冰体的高浓度盐水被包裹在冰块内部。海冰淡化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把高浓度盐水从海冰中分离出来。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们正在探索是否可以通过淡化海冰缓解该问题。

“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可行性研究资料卡

资料一:渤海海水盐度为28‰-31‰。海水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渤海海冰融水盐度平均为4‰-13‰。正常年份渤海海冰可利用储量达410亿立方米,寒冷年份可达1000亿立方米。渤海海冰多生成于岸边,离岸10千米范围内生成量最大,厚度可达10-40厘米。

资料二:目前海冰淡化的方法一是将采集的海冰堆放在一起,控制温度,经过两三个月,海冰中高浓度盐水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冰体内部缝隙自然排出。方法二是在低温环境下将海冰破碎,利用离心机将其中的高浓度盐水脱离出来。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海冰融水盐度低至1‰,符合淡水标准。

资料三:经测算,前期海冰淡化成本为6.7元/m3,海水淡化成本5元/m3,天津南水北调定价2.16元/m3。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之后,海冰淡化成本可降至4元/m3,与工业用水价格相差不大。

资料四:若大量开采海冰且把淡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盐水排入海中,会使渤海湾的海水盐度增加。如果直接排放高浓度盐水,还可能导致周围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下降等。长期大量开采,可能会对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2)综合分析以上资料卡内容,并结合所学,表明你对“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可行性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07-2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估算,在气温低于或等于-4℃条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图为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内日平均气温≤-4℃日数分布图。



(1)由图可知,辽东湾地区年内日平均气温≤-4℃的日数为____,图示海域海冰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有________等。
(2)举例说明海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冰形成时,一部分来不及排出冰体的高浓度盐水被包裹在冰块内部。海冰淡化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把高浓度盐水从海冰中分离出来。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们正在探索是否可以通过淡化海冰缓解该问题。

“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可行性研究资料卡

资料一:渤海海水盐度为28‰-31‰。海水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渤海海冰融水盐度平均为4‰-13‰。正常年份渤海海冰可利用储量达410亿立方米,寒冷年份可达1000亿立方米。渤海海冰多生成于岸边,离岸10千米范围内生成量最大,厚度可达10-40厘米。

资料二:目前海冰淡化的方法一是将采集的海冰堆放在一起,控制温度,经过两三个月,海冰中高浓度盐水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冰体内部缝隙自然排出。方法二是在低温环境下将海冰破碎,利用离心机将其中的高浓度盐水脱离出来。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海冰融水盐度低至1‰,符合淡水标准。

资料三:经测算,前期海冰淡化成本为6.7元/m3,海水淡化成本5元/m3,天津南水北调定价2.16元/m3。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之后,海冰淡化成本可降至4元/m3,与工业用水价格相差不大。

资料四:若大量开采海冰且把淡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盐水排入海中,会使渤海湾的海水盐度增加。如果直接排放高浓度盐水,还可能导致周围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下降等。长期大量开采,可能会对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3)综合分析以上资料卡内容,并结合所学,表明你对“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可行性的观点,并从资源状况、技术、成本、生态环境效益等角度说明理由。
2022-01-14更新 | 34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河流水的蒸发参加了          循环。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
(4)如果A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2019-02-0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以色列在1964年启动了国家供水工程,即兴建纵贯南北的国家供水网,从北部的太巴列湖(海拔-213米)抽取湖水使用,同时开发智能用水系统,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到2001年该国开始推行海水淡化计划,鼓励企业实行“电水联产”模式。并于2022年启动淡化海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打造淡水“蓄水库”。根据工程规划,到2025年,以色列海水淡化水将占全国淡水总需求量的41%,民众生活用水将完全被淡化水所取代。截至目前,以色列已成功解决缺水问题,同时还向欧洲出口大量蔬菜瓜果,其海水淡化技术已被其他缺水国家借鉴。下图为以色列供水网络分布图。



(1)根据图文材料说明太巴列湖区的气候类型及该湖的主要补给方式。
(2)推测以色列淡化海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得以实施的自然条件。
(3)以色列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但每年却向欧洲出口大量蔬菜瓜果,说明其可能采取的技术措施。
(4)以色列海水淡化技术已被其他缺水国家借鉴,简述其对我国海水淡化工程实施的启示。
2023-07-2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联酉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国家之一,但人均用水量居世界前列,严重缺水是阿联酉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阿联酉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主要集中在2-3月;夏季气温高达43℃,几乎没有降水。阿联酉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南部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足60毫米,东北部山区降水稍多,局部年降水量可达350毫米。下图是阿联酉位置示意图。



(1)分析阿联酉严重缺水的原因
(2)分析阿联酉东北部山区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
(3)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的知识推测阿联酉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可能措施
2022-12-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漓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的北部为山地,森林茂密;中南部以盆地、平原为主。漓江丰水期径流量较大,洪水暴涨暴落;枯水期水量锐减,河滩裸露。

材料二下图为“漓江流域位置及水系分布示意图”。



(1)结合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推测漓江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2)简析漓江洪水水位暴涨的自然原因。
(3)指出漓江枯水期水量锐减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对策。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屋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的洪雅县境内,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山顶有80多个泉眼和湖泊,鸳溪、鸯溪、兰溪在林中回环跌宕,分别形成三条高达三四百米的大瀑布,每到丰水季节会出现“万重流泉奏天音”的壮观景色,吸引了大批游客。1993年,瓦屋山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时,洪雅县境内仅有12家水电站;2013年,瓦屋山自然保护区范围扩大,保护区内水电站总数增加到30家。众多水电站将流经保护区的河流切割成多段相对独立的水体,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目前,四川省要求全省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水电站全部关停,并按要求拆除相关设施设备,取水口全部封堵,水流回归原河道。有学者认为,在短时期内大量拆除水电站需要防范对坝址区域和河流下游造成的新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图为瓦屋山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内水电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当地拆除自然保护区内水电站的原因。
(3)说出当地拆除自然保护区内水电站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4)推测在短时期内拆除水电站对坝址区域和河流下游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2020-11-18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三6月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地理试题
10 . 某中学开展课题为“能否淡化海冰以缓解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的研究,同学们搜集了相关材料。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要将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战略增量纳入国家水网统一调配,适度超前布局,充分发挥海水淡化水作为沿海缺水地区市政补充水源、工业新增供水和重要应急备用水源的作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利用,完善多元供水体系,维护区域水平衡和水安全。”——摘自《全国政协“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调研综述》

●环渤海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产业发达,需水量极大,而淡水资源严重不足。南水北调只能缓解部分城市的缺水状况。淡化海水成本较高,目前推广利用较少。

●海水的结冰温度为-4℃。如果按年平均生长4-5次计算,整个渤海的海冰潜在资源量最高可达1000亿m³,可超过黄河1年的入海流量。海水在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海冰淡化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将高浓度盐水从海冰中分离出来。研究表明,将采集的海冰堆放在一起,控制温度,经过两三个月,海冰中的高浓度盐水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冰体内部的缝隙自然排出。渤海海水盐度为28%~31%。渤海海冰融水盐度平均在4%~13%。经过处理的海冰融水盐度可低至1‰,符合淡水标准,而且成本低于直接淡化海水。

●淡化海冰也需要考虑其他问题。例如,大量开采海冰会导致海水盐度升高;海冰淡化产生大量的高浓度的盐水,若处理不当,则会对沿海的生态造成不良的影响。



结合资料和所学,对“能否淡化海冰缓解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给出观点,并阐明理由。
2024-01-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