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坡,流域地形自南向北依次为山地丘陵区、洪积冲积扇区、山前倾斜平原区及风积沙漠区(下图)。目前,流域内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明渠(部分为土渠)引水、大水漫灌等落后的灌溉方式普遍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资源利用和分配极不均匀。



(1)推测该流域农业主要分布区域,并说明理由。
(2)分析该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
(3)请为提高该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出可行性措施。
2023高三·辽宁营口·专题练习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省旧城区内有一些老式四合院,其房屋的屋顶由外向内单面倾斜,下左图为四合院简图,下右图为实拍图。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为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山西人对待水资源的态度,试分析其原因。
(2)请说出这种屋顶的形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2024-04-03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试职业适应性地理试题

3 . 水资源生态安全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水资源系统能够满足区域内人类生存、经济与社会发展,维系良好生态与环境所需的量与质,即满足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安全。采用综合评价法将生态安全和农业安全的压力、状态等指数相加,得到安全指数,其值在01之间,越接近1,表明安全状况越好。下图示意20062015年北京市水资源安全对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资源短缺会造成水资源农业安全指数变低,主要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
2.北京市水资源生态安全指数在2008、2012年出现了两个峰值,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加B.年降水量较多C.农业节水灌溉D.工业产业转出
3.为提高北京市水资源的生态安全水平,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大深层地下水开采的力度②完善雨水收集设施的建设
③污水排入深层地下水④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4 . 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可反映出流域的农业发达程度,数值越大,流域农业生产发展程度越高。近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该流域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下图为2006—2020年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6—2020年,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①种植业化肥施用效率提升
②畜牧业养殖结构调整
③当地农牧产品出口量增加
④当地农牧产品消费量增加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研究表明,该流域畜牧业灰水足迹效率低于种植业,主要是因为(     
A.畜牧业养殖规模相对较小B.流域内种植业占地面积小
C.种植业化肥使用量较小D.畜牧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差
3.为促进塔里木河流域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A.控制牧畜业牧畜种类B.降低农作物复种指数
C.促使畜牧业养殖规模化D.延长农牧产品产业链
2024-01-19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夏季某一天的昼夜温度均处于该日历史高温记录前10%时,就被称为复合极端高温事件。研究表明,夏季昼夜复合高温天气与全球气候变暖及海温、大气环流异常等相关,同时受下垫面的影响。下图示意1970—2020年秦岭南北夏季昼夜复合高温年均天数空间分布状况。



(1)描述1970—2020年秦岭南北夏季昼夜复合高温年均天数空间分布特点。
(2)从大气环流、地形的角度,分析关中平原夏季昼夜复合高温天气显著的原因。
(3)说出夏季昼夜复合高温天气对该区域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简述为应对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地可采取的措施。
2024-01-15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1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安全易错突破(4大易错)-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6 . 2023年1月20日,国家水利部印发《2023年度永定河水量调度计划》将通过当地水、引黄河水、引长江水和再生水向永定河补水等措施,力争实现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9月27日,随着屈家店枢纽开闸,永定河865公里河道实现全线通水。完成下面小题。

1.永定河实施生态补水的水源可能来自(     
①人工降雨       ②再生水       ③跨流域调水       ④海水淡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永定河补水计划的实施,对河流及河岸区域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B.土壤盐碱度上升C.河流的通航里程增加D.生物多样性增加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位于我国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破碎,由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影响,形成“多雨少湖”的地域特征,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兴义与都匀降水量大,而毕节降水量少,分析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贵州缺水的原因。
(3)根据贵州缺水问题,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2024-01-1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3-220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水源主要来自钱塘江。2019年千岛湖配水工程(下图)正式通水运行,改变了这一供水格局。该工程全长113.22千米,采用全线封闭的地下隧洞自流引水;年配水量可达9.78亿立方米,部分通过取水口供应沿途县(区),其余大多流入闲林水库,再输往市区内各大自来水厂。为保障水资源安全,杭州市加大对千岛湖的保护力度。

(1)简述千岛湖配水工程采用地下隧洞自流引水的益处。
(2)说明千岛湖配水工程建成后对保障杭州市水资源安全的意义。
(3)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列举杭州市为保障水资源安全可在千岛湖周边地区采取的措施。
2024-01-10更新 | 30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9 . 水足迹是指某区域人口在一定时期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下图为2005—2019年黄河流域不同省区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占比分解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人口效应表示人口规模变动,城镇化效应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之比,规模效应表示GDP的变化,禀赋效应表示城镇人均可利用水资源,结构效应表示产业结构,技术效应表示水资源利用效率。

1.规模效应是水足迹的主要拉动效应。下列能够显著减小黄河流域各省区水足迹的是(     
A.人口效应B.结构效应C.城镇化效应D.技术效应
2.不同省区禀赋效应对水足迹的影响程度差别较大,主要是由于其(     
A.产业结构差别大,水资源配置状况不同B.经济水平差别大,水资源限制程度不同
C.距海远近差别大,防洪风险差异明显D.人口压力差别大,节约用水力度差异大
2024-01-09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呼包鄂城市群是黄河流域规划范围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者有着非常密切的经贸和社会联系。下图为呼包鄂区战城市群位置示意图。

(1)概括目前呼包鄂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呼包鄂城市群发展的突出矛盾,从节水角度简述该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2024-01-04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9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综合题答题技巧-2023年高考地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