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来,咸海流域大规模水土开发,水库、引水干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超大型农业灌溉系统发展,导致引水量激增和入湖水量骤减。20世纪80年代末期咸海面积萎缩了50%左右,引发了著名的咸海生态危机,受到国际高度关注。苏联解体前,咸海流域用水统一调配与管理,上游产水可基本保证下游农业用水,上游短缺的能源也基本可得到下游丰富化石能源的补偿和满足。苏联解体后,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用水需求进一步增加,上下游国家对水权争夺愈演愈烈。目前咸海面积已萎缩了90%左右,生态危机有加剧的趋势:部分年份河流断流,水质恶化,土壤盐渍化严重,导致土地弃耕;干旱加剧和湖底大部分裸露等导致沙尘盐尘天气灾害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治理和管理咸海生态危机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立协调的“水—能源—食物—生态”纽带关系(如下图)。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锡尔河水资源不足的自然原因。
(2)说明苏联解体后锡尔河上、下游因能源问题产生的用水矛盾。
(3)在锡尔河流域“水—能源—食物—生态”纽带中,分析“食物”在“咸海生态危机”过程里所扮演的角色。
2022-12-23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03 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其含义是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地域面积。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属于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了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地面沉降、咸水入侵等环境问题较严重。下图为天津市2008一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降水量变化图。


   
(1)说明天津市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的原因。
(2)指出2013年后天津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3)说明天津市降低水资源生态足迹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2023-07-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预测地理试题2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其含义是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地域面积。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属于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了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地面沉降咸水入侵等环境问题较严重。下图为天津市2008—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降水量变化图。



(1)归纳天津市降水量年际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2)指出2013年后天津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3)说明天津市降低水资源生态足迹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2023-05-2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为喜温、喜光作物,喜肥沃的砂壤土,春种秋收,生长期需水量大。下图示意我国三大棉区分布,下下图为三大棉区棉花播种面积所占比重变化统计图(中心数字为当年全国棉花播种总面积,单位:公顷)。


   
(1)指出1991年以来长江流域棉区棉花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人文原因。
(2)分析西北内陆棉花种植面积增大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3)提出为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西北内陆棉花生产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2023-07-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京津冀城市群地处华北平原中北部,北靠燕山山脉,东邻渤海,西倚太行山,以平原地形为主,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属海河流域。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极具活力、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吸纳人口多的地区之一,也是水资源极为短缺和用水效率较高的地区。读1956—2014年京津冀城市群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的时空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6—2014年,京津冀城市群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变化趋势及最可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减少降水量减少B.减少蒸发量增大C.增多下渗量减少D.增多融雪量增大
2.京津冀城市群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空间分布不均衡,且有加重趋势B.北部、西部城市总量大
C.南部、东部城市变化幅度大D.保定市变化幅度最小
3.[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基于水资源的时空变化,为实现人水协调,该区域应当(     
A.适当控制北京、天津城市规模B.限制产业规模扩张
C.引导人口向石家庄、衡水等地集聚D.加大南部水资源开发力度
2023-10-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部分 单元检测卷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B卷·高中名师原创能力提升卷

6 . 2022年7月,我国初步划定38个国家级地下水储备重点区,保障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用水安全。下图为长江流域四个站点水位记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21年相比,2022年夏季(     
A.副热带高压强大,脊线位置偏南B.长江流域形成辐射性高温天气
C.长江沿岸地带多强对流天气D.日本、东北一带台风活动增强
2.我国初步划定地下水储备区,其主要目的是(     
A.替代地表水,保障供水稳定B.增加农业用水,提高粮食产量
C.提高水质,控制用水量D.保护水资源,保障用水安全
3.我国人均水资源使用量不断增加的趋势(     
A.将会逐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B.会提高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
C.可能导致水资源安全问题的发生D.会极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 . 水资源负载指数是将区域内的人口、经济发展情况及水资源总量相结合,评估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开发前景。水资源负载指数数值越大,水资源当前开发利用程度越高,未来开发越难。图示意中部六省2007-2018年水资源负载指数变化趋势,期间所有年份整体处于高开发利用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部六省中水资源未来开发难度较小的是(     
A.山西、河南B.湖北、安徽C.湖南、湖北D.湖南、江西
2.推测山西、河南未来保障水资源安全最主要的途径是(     
A.探索开发深层地下水B.跨区域调水C.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D.人工降水
3.下列有利于降低中部六省水资源负载指数的举措是(     
A.向东部迁移高耗水产业B.提高经济作物占比
C.升级改造农业灌溉设施D.下调污水再生利用水质标准
2023-04-13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1高一下·甘肃平凉·期末

8 . 京津冀城市群地处华北平原中北部,北靠燕山山脉,东邻渤海,西倚太行山,以平原地地形为主,属温带季风气候和半湿润地区,属海河流域。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多的地区之一,也是水资源极为短缺和用水效率较高的地区之一。读《1956~2014年京津冀城市群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的时空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6年到2014年,京津冀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为(     
A.减少   降水量减少B.减少   蒸发量增大
C.增多   下渗量减少D.增多   融雪量增加
2.京津城市群多年平均水资源变化的空间分布,呈现出(     
A.空间分布不平衡,且有增大趋势B.北部、西部城市总量大
C.南部、东部城市变化幅度大D.保定市变化幅度最小
3.为实现人水谐调,基于水资源的时空变化应当(     
A.控制北京、天津城市规模B.限制产业规模扩张
C.引导人口向周边城市集聚D.加大西北部水资源开发力度

9 . 技术进步对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1790~1870年,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1870年后随着电力、机械等技术进步,美国的用水来源结构随之变化,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1790~1870年美国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①工业②农业③内河运输④公路运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870年后,美国用水来源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     
A.河流水比例上升B.河流水用量减少C.地下水比例上升D.地下水用量最多
2023-06-10更新 | 1190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地理真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出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青海湖的流域图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3)对于青海湖的水资源保护,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