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造地貌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以下各题。

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B.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C.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D.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2.图中(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
D.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2 . 下面左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的M处的岩石与右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相一致;丁处为变质岩,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乙地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其成为山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____(甲或乙)处地下,理由是___
(4)图一中水循环②环节为_____。若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环节在夏季输送量最大,原因是_______

3 . 彩色丘陵(简称彩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地貌学名词,彩丘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杂色岩石地貌,因其缤纷的色彩而被称为彩色丘陵。下图为祁连山中段北麓张掖丹霞地貌区和彩色丘陵地貌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张掖彩色丘陵区的地貌形态属于
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火山
2.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图中彩色丘陵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①地表径流侵蚀       ②冰川侵蚀       ③地下径流侵蚀       ④风力侵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4 . 穿行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快车”,将两大滑雪胜地采尔马特和圣莫里茨连接起来,行程7个半小时,沿线穿越291座桥梁、91条隧道,翻过海拔2033米的山岭,运行时速为35千米/时,被称为“全世界最慢的观景列车”。“冰川快车”在陡坡路段采用齿轨技术:即在普通路轨中间的轨枕上,另外放入一条特别的齿轨;运行在齿轨铁路的机车,配备了一个或多个齿轮,跟齿轨咬合着运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阿尔卑斯山位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附近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2.“冰川快车”开通运营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寒冷B.人口分布C.矿产分布D.产业发展
3.“冰川快车”在陡坡路段采用齿轨技术的优点有(  )
①提高上行爬坡性能  ②减缓下行速度,保证安全
③提高列车运行速度  ④缩短在陡坡段盘山展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17-09-09更新 | 1317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西北美洲局部区域图,第四纪冰期北美洲曾经冰川广布,图中甲半岛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沿海地区峡湾众多。

(1)据图说出第四纪冰期甲半岛主要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形、地貌。
(2)据图推断甲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
(3)图示半岛聚落主要分布在东南、东部沿海,试分析其原因。
2017-07-1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自主练习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北美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落基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美国东北部五大淡水湖的形成
B.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美国西部有大面积的热带沙漠
D.密西西比河流域煤炭、铁矿资源丰富
2.一艘货轮从6月份到8月份由③海域经①海域进入②海域,则(   )
A.从③出发时,阴雨绵绵
B.经①海域时,遇到台风天气
C.经②海域时,逆风逆水
D.经加勒比海域时,游船如织
3.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边界发育D.沿海岸线方向发育
12-13高三上·浙江温州·开学考试
7 .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经历了9个航段,航程64162海里,于2011年11月1一日上午9:30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下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大洋一号”航行期间
A.途经南海时,逆风逆水
B.在开普敦(1月18日靠岸)停留期间,炎热干燥
C.在巴西萨尔瓦多港(5月19日靠岸)停留期间,昼越来越长
D.北太平洋航段内,表层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
2.本次科考发现了16个海底热液区,黑色热液能直立向上形成约3至4层楼高的“黑烟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热液区最可能位于
A.大陆架B.大陆坡C.海岭D.海沟
2016-12-12更新 | 93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栖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世界地理阶段检测试题(二)
8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形成图中山脉的原因。
(2)若一艘轮船沿该大洲西海岸航行,经过A地附近海域时,看到的自然景观主要是__________,简述A地自然景观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形成原因__________
(3)南美洲西海岸有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渔场,该渔场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2016-11-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烟台第二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12-13高二下·广东·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的西海岸地区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有暖流经过
B.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C.常年受西南风影响
D.沿岸地貌轮廓破碎,不利于渔业发展
2.关于图中山脉东西两侧水系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东部小、西部大
B.河床坡度东部缓、西部陡
C.流量季节变化东部小、西部大
D.东侧为内流河,西侧为外流河
10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地理老师的带领下,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非常相似,简述其成因。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腰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上图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4)一同学判断图中D处所示地质构造为背斜,请你替他说出判断理由。另有同学对其在地形上却表现为沟谷不理解,请你帮他分析形成该种地形的原因。
2015-12-0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烟台第二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