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造地貌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读墨西哥地形及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墨西哥火山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
(2)指出该国城市分布特点,并简述原因。
(3)从地形、气候角度说明墨西哥热带种植园农业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2022-11-1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蓝天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2 .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②B.岩层③④受变质作用形成
C.岩层⑤受到挤压形成向斜山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上升
2.关于图中a、b、c、d四处说法,正确的是(     
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B.b处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
C.c处有河流发育,但不宜建坝蓄水D.d处地貌由风蚀作用而成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左图为黄河冲积扇局部分布图,商丘古城即坐落于此。下右图为下左图中洛阳北至商丘一线冲积扇剖面图



(1)描述从洛阳北至商丘一线黄河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小和沉积厚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2)该区域古城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分析河流冲积平原为古城的建立提供的有利条件。
2022-10-2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桐梓县蟠龙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4 . 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地,属于背斜的是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____运动造成的。
(3)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C是中心较____(填“老”或“新”)。
(4)图中B处形成的地形是____,原因是____;C处形成的地形是____,原因是____
(5)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应选择____地。
(6)C、D两处找油气应在____处;找地下水应在____处。
5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分别是:地形:甲是____,乙是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乙是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6 .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     
A.甲处位于向斜的山地B.乙山为块状山
C.丙处位于背斜的谷地D.花岗岩形成晚于石灰岩
2.野外考察小组判定丙处有断层,其依据有(     
①形成陡崖②存在断层破碎带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位于墨西哥西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该半岛东侧为加利福尼亚湾,湾长约1200千米,宽度90~210千米,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海湾盐度较高,达35%左右。

材料二: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及其附近区域图。



(1)说明虚线区域内半岛的地形特征。
(2)据图推测加利福尼亚湾海域面积变化的趋势,并说明推测的理由。
(3)分析加利福尼亚湾海水盐度高的原因。

8 .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貌成因是(     
A.甲地受断裂作用下陷形成B.乙地受地壳水平挤压形成
C.丙地为背斜顶部侵蚀形成D.丁地受板块张裂作用形成
2.某地质研究员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的变化情况是(     
A.由新变老B.先由老变新,再变老
C.由老变新D.先由新变老,再变新
3.若图示地区修建一条东西向隧道,适合修建隧道的地点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左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右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成昆铁路是我国当时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分析其修建难度大的原因。
(3)分析攀枝花发展铜加工业的有利条件。

10 . 红宝石是由岩浆侵入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内部,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经过长时间的复杂置换作用形成的。下图是某红宝石产地所在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可能形成大理岩和红宝石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红宝石的形成过程为(     
A.沉积作用——置换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B.岩浆侵入——置换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C.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置换作用
D.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置换作用
3.图中丁处地貌的成因是(     
A.地壳张裂B.断裂抬升C.地壳挤压D.变质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