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石林位于天山山脉西段,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最广的砾岩石林景观区(下图)。该地石林节理发育,经长期的地质变迁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变,逐渐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型。研究表明,天山石林岩层由砾岩、黄土、亚粘土沉积而成,且富含海生生物化石。石林东侧是尤尔都斯盆地,开都河从尤尔都斯盆地穿过,流域内季节性冻土广泛分布,河床底层存在永久性冻土。

(1)指出天山石林与云南路南石林的岩石和地貌类型的差异。
(2)请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天山石林的形成过程。
(3)分析冻土对开都河中下游曲流形成的作用。
2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海上交通要道上的斯里兰卡(如图)自古以来有“宝石王国”之称。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现普遍富集于冲积层中,埋藏浅。斯里兰卡经济以农业为主,森林覆盖率较低,山区的茶园面积大,荼园中修建众多“竹节沟”(如附图)。

(1)从河流补给的角度,说明甲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2)说明“竹节沟”修建的自然原因。
(3)简述宝石富集于冲积层的原因。
(4)分析K市发展宝石贸易的优势区位。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是长江下游右岸最长的一级支流,该河流的发育主要受夏季风强弱、构造运动、侵蚀基准面等因素影响。据研究,青弋江发育于约130万年前黄山北麓洪积扇,约90万年前,夏季风势力偏弱,黄山地区发生多次较大幅度隆起,青弋江进入快速发育阶段,先后经历了暂时性辫状河发育、辫状河下切、青弋江形成、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等4个阶段(右图)。在此期间,长江干流贯穿巫山,将三峡以上的水系直接并入长江水系,长江干流河床发生变化,加速了青弋江的发育。左图示意青弋江的位置。

(1)说明夏季风势力偏弱对青弋江流量及河谷地貌快速发育的影响。
(2)描述青弋江从辫状水系到稳定河谷的发育过程。
(3)分析长江贯通三峡对图中长江干流河床及青弋江发育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测地理试题

4 . 构造运动和地势差异会影响水系重组。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海原断裂带和黄河交汇区域,受到断裂带附近的强烈挤压,老虎山隆升。地貌勘测表明,老虎山东段南侧R3水系由向南流转为向北流,但老虎山的隆升并不是水系转向的主要原因。R1、R2两河的源头海拔相近。图1和图2示意研究区域的山河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与R2河流域相比,R1河流域(     
A.流域面积较广大B.干流纵比降较大
C.构造运动较强烈D.冰川作用较显著
2.导致R3水系由向南流转为向北流的主要原因是(     
A.R1溯源切穿山岭速率快于老虎山隆升速率
B.老虎山隆升导致流域地势转变为南高北低
C.地势变缓使R3河流侧蚀加重导致河道拐弯
D.冰川大量消融形成洪涝使R3河流溃决改道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测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75万年前,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图)。在此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古长江溯源切穿黄陵背斜、袭夺古川江,且古金沙江南流受阻,改向东流,逐渐形成现今的长江干流。距今约1万年,受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云梦泽和彭蠡泽两大通江湖泊形成。距今约3O00年,云梦泽和彭蠡泽逐渐消亡,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通江湖泊随之形成。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中,最适于佐证“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的是(     
A.背斜以东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B.背斜以东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C.背斜以西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D.背斜以西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2.距今约1万年,两大通江湖泊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①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抬升②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沉降③海平面下降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推测云梦泽和彭蠡泽消亡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干,上游来水量减少B.地壳和海平面趋于稳定
C.泥沙淤积,湖泊沼泽化严重D.人类围湖造田活动加剧
2024-06-03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6 . 卫星图像显示,格陵兰岛西南部德尔塔省一条季节性入海河流三角洲的面积在逐年增长,且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下图为格陵兰岛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格陵兰岛的环境特征是(     
A.森林葱郁水网密B.草原辽阔稀树高
C.黄沙漫漫风怒号D.茫茫冰原人烟少
2.推测图中季节河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遭到破坏B.冰雪融水增加C.地表土质疏松D.海洋沉积加剧
2024-05-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024高一下·福建·专题练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暑假,威海市高中生小明同学到甘肃省河西走廊研学旅行。研学中,他在敦煌欣赏到鸣沙山和月牙泉的奇特景观。

(1)研学中小明同学发现祁连山山麓居民点较多,其居民点所在的地貌类型多为____,该类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___
(2)____沙丘是干旱地区典型的地貌景观,该景观主要特点是: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____坡(填“迎风”或“背风”)较缓。
(3)小明同学在鸣沙山体验了一次滑沙项目,滑沙线路宜选择在沙丘____坡(填“缓”或“陡”),原因是____
(4)流经敦煌的党河属于水循环中的____环节,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2024-05-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3-2024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的阴山山前发育有大面积古湖相(湖泊环境)沉积。研究表明,该区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历较为剧烈的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图示意古湖区某地层剖面沉积序列,其中ka表示千年

(1)判断该古湖最近一次消失的大致时间,并说明理由。
(2)分别从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古湖最近一次消失的原因。
(3)指出距今130~54ka期间古湖流域降水量变化的显著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024-05-21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一地质考察队在法国西部某沼泽地区(左图)考察,在A、B、C三个采样点各拍了一张照片。右图示意三个采样点拍摄的照片。

请将甲、乙、丙三张照片与A、B、C三个采样点进行对应,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024-05-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三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河网密集。由于通航条件优越,渡船是明清时期该地区重要的交通工具。下图示意不同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津渡(水陆交通运输的接驳点)分布。

简述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津渡分布特征的变化,并说明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2024-05-1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