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陆风是指发生在沿湖地区,由于湖泊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风向存在明显昼夜变化的天气现象。下图中鄱阳湖西侧的甲地湖陆风现象明显。

材料二:2021年末,鄱阳县发布了霜冻蓝色预警,为了防范农业生产受损,当地农民采用了灌溉法和熏烟法等防御措施。

材料三:根据卫星地图信息显示,赣江在入湖口处形成有明显的河口坝。



(1)乙地是鄱阳湖畔的著名沙山,该沙山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沙山面积增长最快的季节是____
(2)从大气保温作用的角度解释熏烟法防霜冻的原理。
(3)说明入湖口处河口坝的形成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理西湖位于大理州洱源县的红河断裂带上,面积约4.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3米,湖面海拔1970米,湖区通过东南部的罗时江注入洱海。大理西湖周围山地环绕,湖区西侧靠近山脚,坡面植被覆盖率较低,基岩裸露,风化较明显;湖区东侧水域水生植被覆盖率高,人类活动较频繁。有研究发现,大理西湖东侧水域水质较差,有机污染较严重。下图分别示意大理西湖表层不同粗细沉积物分布。

(1)指出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物的分布特点。
(2)试解释大理西湖粗沉积物分布特点的成因。
(3)分析大理西湖东侧水域有机污染较严重的原因。
2024-06-05更新 | 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受极地冷空气影响盛行偏北风,夏季较干燥。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历史上被称为“天险”,它的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



(1)简析图中狭长沙嘴的成因。
(2)说明锡瓦什湾“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的自然原因。
(3)推断锡瓦什湾历史上被称为“天险”的原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套平原曾是3个互不联通的断陷盆地(下图),黄河注入河套盆地。70~60kaB.P.(即距今7~6万年)期间,随着鄂尔多斯高原的构造抬升,3个盆地连通形成吉兰泰一河套大湖。7~5kaB.P.期间,由于气候暖干化和晋陕大峡谷被切穿,吉兰泰河套大湖的水位下降至1030米以下。


(1)判断70~60kaB.P.期间河套盆地(湖泊)水体盐度的变化,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明7~5kaB.P.期间吉兰泰—河套大湖的变化。
(3)有学者提出猜想:由于泥沙淤积和黄河改道,导致吉兰泰—河套大湖最终演变为如今的河套平原。请作出合理解释。
2024-02-28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西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水复合侵蚀共同塑造了干旱区独特的水-沙关系,沙漠与河流镶嵌分布。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一级支流,其流域处于干旱区向湿润区转变的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风水复合侵蚀区。研究表明主导风向与河道夹角不同,引起风水交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也不同,进而影响河岸沙丘的形成与发育。沙丘一般能蓄调水分,涵养水源。无定河流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一系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减少了流域的侵蚀产沙量,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河流年径流量有所下降,造成河湖系统与沙地之间的水量平衡被打破。图为1990年和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变化图。

(1)1990年无定河北岸较南岸沙丘面积明显较大,请从风向和沙源的角度分析原因。
(2)比较无定河南北两侧支流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对流域产沙贡献的差异。
(3)描述1990-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面积的变化特征。
(4)有学者预测该地部分沙丘将会活化,请从水量平衡的角度做出解释。
2024-03-08更新 | 230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四周高山环抱,常年盛行偏北风。湖北岸发育有许多冲积扇,其中泉吉河冲积扇、沙柳河冲积扇两处扇缘发育完整。研究表明,受热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含盐量等因素影响,沙柳河沿岸物种丰富度整体随湖泊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图为青海湖北部冲积扇分布,表为泉吉河、沙柳河和烂泥湾河流域特征比较。


河流落差/m长度/km流域面积/km2
泉吉河1108665567
沙柳河1500105.81442
烂泥湾河(已废弃)69527154

(1)指出图示青海湖北岸规模最小的冲积扇,并分析原因。
(2)对青海湖北岸两处冲积扇缘发育完整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3)分析沙柳河沿岸物种丰富度空间变化的原因。
2024-02-29更新 | 39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8题原题及变式题
2024高三·辽宁·专题练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河发源于海拔高达4828米的祁连山中段,受断层活动等影响在山麓地带形成较大的冲积扇。研究发现,冲积扇扇缘表层土壤盐碱化程度比扇顶高。近年来,为合理利用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中科院专家通过对当地山麓水文、地质状况的考察,提出在该区域冲积扇建设“现代坎儿井”水利工程。下图示意黑河冲积扇地质剖面。

(1)分析断层对黑河冲积扇形成的影响。
(2)分析黑河冲积扇扇缘表层土壤盐碱化程度比扇顶高的自然原因。
(3)专家提出在黑河冲积扇建设“现代坎儿井”水利工程,试对此进行合理解释。
2024-04-26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樟树中学高三仿真模拟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黄河尾闾河道改道频繁。1964年、1976年,黄河尾闾河道曾各有一次改道(一次是自然改道、一次是人工改道)。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断流现象,不仅影响生产和生活用水,而且给河流沿岸、河口三角洲和海域生态环境带来诸多问题。下图示意1934年以来黄河尾闾河道分布和海岸线变迁。



(1)说明历史上黄河尾闾改道频繁的自然原因。
(2)据图分别指出1964年、1976年黄河尾间两次改道的过程,并解释判断依据。
(3)分析黄河下游经常断流对河口三角洲及海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4-03-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海原断裂带和黄河交汇区域,断裂带附近强烈挤压抬升,形成老虎山,山地北侧地势较陡,南侧较缓。老虎山南北两侧均发育了平行状水系,并通过黄河支流R1、R2汇入黄河,R1、R2源头处海拔相近。受地势差异和外力作用影响,部分水系发生重组,老虎山东段南侧支流R3由向南流转为向北流。下图示意老虎山附近部分水系分布图。


   
(1)据右图指出支流R1、R2的纵向河床坡度差异,并说明理由。
(2)对老虎山东段南侧支流R3转向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马卡迪卡迪盆地地处非洲博兹瓦纳北部,为多条内流河的汇水中心,地质历史时期曾是广阔的湖泊。盆地中部地势低洼,研究表明沙源、动力、植被、沙丘表面物质等因素能够影响沙丘的侵蚀和堆积,进而影响沙丘的形态及流动性。沙丘集中区西部和东部沙丘的流动性有较大差别。图为马卡迪卡迪盆地位置图。

(1)推测马卡迪卡迪盆地沙丘集中区的沙源。
(2)指出马卡迪卡迪盆地沙丘集中区的位置,并作出合理解释。
(3)随着气候暖干化、预测沙丘集中区东部和西部沙丘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并分别说明原因。
2024-03-02更新 | 61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