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挤压作用而发生弯曲,形成褶皱。沉积作用和挤压作用进行的时间会影响褶皱岩层的形态。当先进行沉积作用、再进行挤压作用后的褶皱岩层厚度均匀;而沉积作用和挤压作用同时进行产生的岩层,往往背斜岩层薄,向斜岩层厚。下图表示某湖泊环境下的褶皱岩层地貌,其中a部分和b部分产生于不同时期。



(1)a部分褶皱背斜处存在部分沉积岩层的缺失,从地形角度推测其可能原因。
(2)比较a部分褶皱向斜和背斜在湖泊环境下沉积物的粒径大小,并说明理由。
2023-03-24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萍乡市萍乡中学高考第一轮复习综合练习地理试题
综合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暂时性水流在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扇顶的坡度5~10°,远离山口的扇缘约2~6°。扇顶和扇缘地带的沉积物厚度、粒径大小存在显著差异。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河流地貌受构造运动影响显看,图1示意河西走廊来区域的地质地就分布图,河流出山口后,形成两个不同时期的洪积扇;第一期洪积扇上的河谷深邃陡峭,如图2。



(1)地质专家推测,图示地区可能还有一条断层。请在图中用实线(——)绘出这条推测断层的位置。
(2)第二期洪积扇的面积远小于第一期洪积扇,分析其原因。
(3)阐释第一期洪积扇上的深邃河谷的形成原因。
(4)比较扇顶和扇缘地带的地表干湿状况,说明理由。
2021-04-08更新 | 52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县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5月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100多万年前,黄河流域内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流水系。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我国地势从西低东高演变为西高东低,青藏高原出现大面积冰川,为黄河的贯通和形成创造了条件。第四纪末次间冰期气候变暖,黄河上、中游各自独立的内流水系和古三门湖逐步相互连通,巨大的水量汇集于古三门湖,使得古湖水位升高,湖水开始从东部三门峡的低缓垭口向东溢流,并不断下切,贯通三门峡,最终形成东流入海的黄河水系。

受古三门湖的影响该区域形成了独特的沉积地层,研究表明此处古湖相沉积厚度受沉积时长影响最大。下图为古三门湖的位置及典型地质剖面略图。

(1)从湖水矿化度角度判断间冰期时古三门湖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古三门湖消失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3)推测从甲到乙古湖相沉积层厚度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024-02-06更新 | 37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多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地理试题

4 . 陡坎是一种地表断层地貌。河流上游盘海拔高于下游盘的陡坎为正向陡坎,反之为反向陡坎。某研究队在新疆阿合别斗河出山口位置发现了正反向陡坎并存的特殊地貌,并绘制了陡坎沿线的地形剖面图。据考察,阿合别斗河出山口反向陡坎形成后下游盘持续抬升,洪积扇Fan2晚于反向陡坎形成。下图示意阿合别斗河出山口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观测点中,最适宜用于观察研究洪积扇Fan1沉积物分层规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推测阿合别斗河出山口正反向陡坎能够共存的原因是(     
①正向陡坎上覆Fan1②S2抬升幅度大于S1③正向陡坎错断Fan1④S2抬升幅度小于S1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据数据推测Fan2开始形成之前,陡坎①和④的高度分别可能是(     
A.3.6m4.2mB.5.5m4.4mC.3.7m6.3mD.5.6m3.2m
2024-04-30更新 | 35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萍乡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由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渭河两岸因地质作用形成多级阶地。图1示意渭河平原某处南北两侧垂直剖面,图2示意渭河南岸某处河流阶地T1T5分布(1Ma=100万年)。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秦岭南北两侧的地势特点及河流分布状况是(     
A.南侧河流分布多,地势平缓B.南侧河流分布少,地势陡峭
C.北侧河流分布多,地势陡峭D.北侧河流分布少,地势平缓
2.调查发现,河流a的河谷地带基本没有聚落分布,其主要原因是河谷两侧(     
①崖壁坡度较大②河流较短且水量较少③土壤有机质含量少④崖壁土质疏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渭河南岸阶地T1~T5抬升速率最慢的是(     
A.T1~T2B.T2~T3C.T3~T4D.T4~T5
2024-05-29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师联盟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支流,其下游河段河谷宽达7-8km,形成典型的辫状水系。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拉萨河在拉萨城区段形成宽仅几十米的顺直的河道。拉萨河谷地砾石堆积厚达数十米且层理结构清晰,同一堆积层砾石大小均匀且磨圆度较高,不同层之间砾石差异明显。研究表明,C-D时期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总体保持稳定。下左图为拉萨河谷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拉萨河谷某时期河床堆积物垂直剖面图。

(1)据河床沉积物特征,推测拉萨河流域C-D时期气候特征的变化,并说明判断理由。
(2)与图中雅鲁藏布江干流谷地相比,拉萨河河谷聚落分布密度、规模较大。请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其原因。
(3)简述拉萨城区段拉萨河顺直河道的形成过程。
2024-03-01更新 | 30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角洲海岸冲淤演变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其中包括河道迁移、泥沙来源变化、人为因素等。黄河在历史时期频繁发生河道变迁,1855年黄河北归以后,其南徙期间在江苏北部塑造的三角洲成为废三角洲。自此以后,苏北沿岸再无大河汇入,并经历了大规模冲淤演变过程,图5示意1986年和2018年苏北沿岸5米等深线的位置。近年来,由于受到滩涂围垦、海沙采挖等人为因素的干扰,部分岸线冲淤状况变化明显。


       
(1)依据等深线变化,判断苏北沿岸冲淤分布特点及泥沙运移方向。
(2)推测苏北沿岸冲淤平衡分界点位置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分别说明滩涂围垦和采挖海沙对海岸冲淤变化的影响。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的无定河流域某段(图)地处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过渡带,河流两岸均有沙漠分布,风水交互作用对沙漠、河流特征的影响季节差异显著。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岸沙漠比,推测南岸沙漠(     
A.厚度大,粒径细B.厚度大,粒径粗C.厚度小,粒径细D.厚度小,粒径粗
2.在风水交互作用下,图示河段弯曲程度季节变化明显,下列时间段河道弯曲程度变化及其原因正确的是(     
A.12—2月河道弯曲程度大,风力堆积B.6—9月河道弯曲程度变小,流水堆积
C.12—2月河道弯曲程度小,风力侵蚀D.6—9月河道弯曲程度变大,流水侵蚀
2024-04-23更新 | 579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多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考队员考察黄河的晋陕峡谷时发现,距今800万年前,东亚夏季风开始显著增强;此时,阴山、吕梁山也快速隆升,断层发育,形成大量碎屑物质。晋陕峡谷(图中虚线部分)以北甲处地层的河流沉积物来自附近的吕梁山,峡谷南北两侧的水系尚未贯通。距今130万年前,晋陕峡谷中部的分水岭在内外力作用下贯通,促进现代黄河水系基本形成(图1)。图2为晋陕峡谷以北甲处地层剖面及实地考察的地层剖面示意图。

(1)从地壳运动的角度推测晋陕峡谷贯通的驱动作用。
(2)东亚夏季风显著增强后,说明流水作用对晋陕峡谷贯通的促进作用。
(3)科考队员在晋陕峡谷以南乙处考察河流沉积地层发现晋陕峡谷贯通的证据。请你列举其中一个证据,并加以论证。
2024-04-10更新 | 38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马卡迪卡迪盆地地处非洲博兹瓦纳北部,为多条内流河的汇水中心,地质历史时期曾是广阔的湖泊。盆地中部地势低洼,研究表明沙源、动力、植被、沙丘表面物质等因素能够影响沙丘的侵蚀和堆积,进而影响沙丘的形态及流动性。沙丘集中区西部和东部沙丘的流动性有较大差别。图为马卡迪卡迪盆地位置图。

(1)推测马卡迪卡迪盆地沙丘集中区的沙源。
(2)指出马卡迪卡迪盆地沙丘集中区的位置,并作出合理解释。
(3)随着气候暖干化、预测沙丘集中区东部和西部沙丘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并分别说明原因。
2024-03-02更新 | 61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