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理西湖位于大理州洱源县的红河断裂带上,面积约4.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3米,湖面海拔1970米,湖区通过东南部的罗时江注入洱海。大理西湖周围山地环绕,湖区西侧靠近山脚,坡面植被覆盖率较低,基岩裸露,风化较明显;湖区东侧水域水生植被覆盖率高,人类活动较频繁。有研究发现,大理西湖东侧水域水质较差,有机污染较严重。下图分别示意大理西湖表层不同粗细沉积物分布。

(1)指出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物的分布特点。
(2)试解释大理西湖粗沉积物分布特点的成因。
(3)分析大理西湖东侧水域有机污染较严重的原因。
2024-06-05更新 | 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受板块挤压影响,青藏高原地壳仍整体处于抬升中,但高原内部的抬升并不均匀(断层发育),高原内部河流地貌的演变也深受其影响。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雅鲁藏布江不同河段沉积物颗粒大小差异较大,河谷宽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沉积物颗粒大小。左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右图为雅鲁藏布江干流在谢通门以下1000千米河段的河谷宽度变化图。

(1)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雅鲁藏布江多峡谷的原因。
(2)比较甲、乙两处河谷沉积物颗粒大小,并说明原因。
(3)若地壳加速抬升,推测乙处河谷地貌演变趋势。
2024-05-2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4000m以上,西部为高原山地,东南部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为横断山区。高原地貌及高原气候既影响着当地河谷的地貌特征,又影响着当地聚落和人口分布。西藏人口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下图为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1)描述甲河段的地貌特征。
(2)简述西藏人口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的形成原因。
(3)有人认为西藏未来人口分布均衡度会降低,也有人认为西藏未来人口分布均衡度会提高。你持什么观点?并为你的观点说明理由。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位于多个构造单元及多条深断裂的交汇处,周边高山环绕。形成初期,青海湖与黄河水系相通,是一个淡水湖,构造运动使原来流向黄河的河流堵塞,形成倒淌河,湖水性质也逐渐发生变化。后期因气候变化,青海湖湖面发生升降,在不同位置形成多条成排滩坝,且分布面积大(滩坝是滨浅湖区湖滩和坝的总称,受沿岸流和波浪作用在沿岸湖滩长期堆积而成)。下左图示意青海湖滩坝的分布,下右图为“近1.8万年以来青海湖湖平面升降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青海湖的形成和变化,简要还原青海湖湖水性质演化的过程。
(2)与图示②时期相比,说明④时期形成的滩坝规模特征。
(3)请从滩坝的走向、砂砾磨圆度和分选性等角度,说明多条滩坝的特点。
(4)在多条滩坝的形成过程中,分析青海湖湖岸线的变迁。
2024-04-24更新 | 63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承接流域内多条河流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长期以来由于鄱阳湖及周边河道泥沙沉积作用,形成了丰富的沙石资源。由此产生的采沙行为对鄱阳湖及河道的水文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图左示意鄱阳湖①②两个采沙点位置,图右示意采沙点①处河道的变化(深色示意水域)。

(1)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河道泥沙淤积严重的时间早晚,从我国雨带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采沙对河道形态的影响。
(3)分析①处河道形态的改变对枯水期鄱阳湖湖区水文、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4-04-15更新 | 33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萍乡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层是丹霞景观发育的物质基础。丹置地貌指的是由陆相红层形成,以陡崖为特征的地貌。其形成与地质、气候等诸多因素有关。

四川盆地紧邻青藏高原,在晚白垩纪之后一直处于差异隆升—沉降阶段。新生代以来,盆地发生大规模侵蚀,岩石剥蚀加强。盆地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既有白垩纪地层,也有侏罗纪地层。下图示意丹霞地貌不同时期的地质作用及类型。

(1)分析四川盆地丹霞地貌发育的有利条件。
(2)说明四川盆地成景地层在丹霞地貌景观中的分布特点。
(3)比较四川盆地幼年期、壮年期丹霞地貌类型差异,并说明原因。
2024-04-15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萍乡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汉江三角洲附近的滨江平原似弓形分布于两山岗之间。研究发现,该滨江平原的形成经历了江—洲—湖—陆的转变过程(图),是长江中沙洲并入河岸的产物。

(1)据图中信息,分析阶段Ⅰ中②处河段宽阔且向右岸扩展的原因。
(2)说明阶段Ⅱ中,与①处相比,②处发育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3)从“江—洲—湖—陆”角度,说明滨江平原的形成过程。
2024-03-28更新 | 67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中南半岛的洞里萨湖被称为“柬埔寨的心脏”,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湄公河的双重影响,洞里萨湖湖泊面积会快速扩张和急剧消退,因此洞里萨湖与洞里萨河和湄公河之间的水流方向在不同季节会发生改变,由此也形成了巨大的水沙互动、反馈和顶托效应。泥沙淤积加剧,导致洞里萨湖的入口和洞里萨河部分河段形成沙洲。下图示意洞里萨湖、湄公河、洞里萨河位置。

(1)分析洞里萨湖湖泊面积会快速扩张和急剧消退的原因。
(2)说明洞里萨湖的入口和洞里萨河部分河段形成沙洲的原因。
(3)有人认为在洞里萨河上修建水坝难以调节该区域水资源时空变化,请说明理由。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水复合侵蚀共同塑造了干旱区独特的水-沙关系,沙漠与河流镶嵌分布。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一级支流,其流域处于干旱区向湿润区转变的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风水复合侵蚀区。研究表明主导风向与河道夹角不同,引起风水交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也不同,进而影响河岸沙丘的形成与发育。沙丘一般能蓄调水分,涵养水源。无定河流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一系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减少了流域的侵蚀产沙量,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河流年径流量有所下降,造成河湖系统与沙地之间的水量平衡被打破。图为1990年和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变化图。

(1)1990年无定河北岸较南岸沙丘面积明显较大,请从风向和沙源的角度分析原因。
(2)比较无定河南北两侧支流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对流域产沙贡献的差异。
(3)描述1990-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面积的变化特征。
(4)有学者预测该地部分沙丘将会活化,请从水量平衡的角度做出解释。
2024-03-08更新 | 230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黄河尾闾河道改道频繁。1964年、1976年,黄河尾闾河道曾各有一次改道(一次是自然改道、一次是人工改道)。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断流现象,不仅影响生产和生活用水,而且给河流沿岸、河口三角洲和海域生态环境带来诸多问题。下图示意1934年以来黄河尾闾河道分布和海岸线变迁。



(1)说明历史上黄河尾闾改道频繁的自然原因。
(2)据图分别指出1964年、1976年黄河尾间两次改道的过程,并解释判断依据。
(3)分析黄河下游经常断流对河口三角洲及海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4-03-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