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外力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辽宁省岫岩陨石坑形成于距今约5万年的一次陨石撞击。据地质工作者勘察推算,最初坑深约500米,直径约1400米。岫岩陨石坑形成后,曾一度成为封闭的湖泊。后经侵蚀,坑壁形成缺口,导致湖水外泄,露出坑底的湖床。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坑壁的冲沟与坑底的小河流,新的水系系统形成。而今,坑深减少到150米,直径却达1800米。通过在陨石坑中心的钻探,发现了厚达107米的湖相沉积物,该沉积物富含大量有机质。地质工作者发现,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村民们在这里幸福的生活和劳作。下图示意该陨石坑地质剖面。



(1)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该陨石坑深度变化的原因。
(2)阐释湖相沉积物中富含大量有机质的原因。
(3)当地政府计划大力开发岫岩陨石坑。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2-07-31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左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景观图,下图右为峰丛峰林地貌演化模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右中地表发育的喀斯特地貌有峰丛、____等,地下发育的喀斯特地貌有____等。
(2)图左对应图右的阶段____(填序号),描述图左所示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____
(3)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     )(双向选择题)。
A.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大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
C.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D.土层比较厚,土壤肥力较高
(4)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2022-11-22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12月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3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省岫岩陨石坑形成于距今约5万年的一次陨石撞击。据地质工作者勘察推算,最初坑深约500米,直径约1400米。岫岩陨石坑形成后,曾一度成为封闭的湖泊。后经侵蚀,坑壁形成缺口,导致湖水外泄,露出坑底的湖床。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坑壁的冲沟与坑底的小河流,新的水系系统形成。而今,坑深减少到150米,直径却达1800米。通过在陨石坑中心的钻探,发现了厚达107米的湖相沉积物,该沉积物富含大量有机质。地质工作者发现,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村民们在这里幸福的生活和劳作。下图示意该陨石坑地质剖面。

(1)简述该陨石坑形成至今的地貌演变过程。
(2)说明该陨石坑深度变化的原因。
(3)阐释湖相沉积物中富含大量有机质的原因。
(4)当地政府计划大力开发岫岩陨石坑。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0-12-09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花洞位于北京西南郊,是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喀斯特地貌和古气候研究的重要科研站点。1986年,石花洞作为景点对外开放。1995年,某科研团队在此采集了石笋样本,石笋纵剖面呈现亮层、暗层交替的层理,石笋层理明暗颜色的差异与形成时地下水的有机质含量有关,每组明暗交替的层理代表一个“年轮”。研究发现,气温变化会影响到生物活动,进而影响土壤中CO2浓度,从而导致“年轮”的厚度出现年际变化。科研团队通过测量石笋样本的“年轮”厚度变化,推出公元前665年至1985年的气温变化数据,这是通过石笋推算出的世界最长逐年气温记录。下图为石花洞石笋形成环境示意图。

有人认为,石花洞应停止旅游开发。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4-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6 观点探究类(两类观点探究)-【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花洞位于北京西南郊,是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喀斯特地貌和古气候研究的重要科研站点。1986年,石花洞作为景点对外开放。1995年,某科研团队在此采集了石笋样本,石笋纵剖面呈现亮层、暗层交替的层理,石笋层理明暗颜色的差异与形成时地下水的有机质含量有关,每组明暗交替的层理代表一个“年轮”。研究发现,气温变化会影响到生物活动,进而影响土壤中CO2浓度,从而导致“年轮”的厚度出现年际变化。科研团队通过测量石笋样本的“年轮”厚度变化,推出公元前665年至1985年的气温变化数据,这是通过石笋推算出的世界最长逐年气温记录。下图为石花洞石笋形成环境示意图。

(1)结合降水特征,分析石花洞石笋层理呈现亮层和暗层交替现象的原因。
(2)说明气温与石笋“年轮”厚度的关系,并推测(t1至它t2时段该地气温的变化趋势。
(3)简述科研团队采集样本时选择圆柱状石笋B而没有选择石笋A的原因。
(4)说出石笋样本中1986—1995年数据未被采用的原因。
(5)有人认为,石花洞应停止旅游开发。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3-13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地理课题组围绕“喀斯特地貌”进行主题探究。

探究1:喀斯特地貌的景观差异

同学们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图a为河北西北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b为广西中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与图a相比,描述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探究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机制

同学们在我国两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下表数据,并且依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坐标图(下图c)。


地区广西中部河北西北部
降水时间分布相对均匀集中
年降水量(mm)1500-2000400—600
年平均气温(℃)20—226—8
年溶蚀率(mm/年)0.12—0.30.02—0.3
(2)图a与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更高的是____,依据图c和表资料,说明其发育程度高的原因____

探究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攀牙湾位于泰国南部,大大小小的石灰岩岛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海湾中,曾经的陆上峰林地貌演变成了现今的“海上峰林”景观,其中有些岛屿下部已悬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湾内旅游业发达。攀牙湾内沿岸红树林广布。图1为攀牙湾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海上峰林”景观图,图3为某悬空岛屿景观图。

(1)结合材料,说明海上峰林从岩石形成至今的海陆变迁过程。
(2)某旅游者乘坐小艇穿过图3悬空岛屿的下部时,发现头顶有很多倒悬的锥状岩石。指出这些锥状岩石为哪种喀斯特微地貌,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3)曾经攀牙湾以西海域发生过一次强烈海底地震,从而引发海啸。有人认为与图1中安达曼海沿岸的甲地相比,攀牙湾内沿岸受到海啸的危害更小,你是否赞同上述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05-18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三诊)地理试题
8 . 新型城镇化要通过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皖南地区毗邻长三角,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中心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南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下图)


材料二 脐橙是亚热带水果,下表为皖南歙县脐橙种植条件评价。

种植指标

年均温
(℃)

> 10 ℃积温
(℃)

冬季低温频率
(%)

年日照时数/挂果期日照时数
(h)

年降水量
(mm)

最适宜区

18 ~ 22

5500 ~ 8000

> - 3 ℃的频率:100

1600~2100/600~700

1000~2000

皖南歙县

16.3

5150

< -7℃的频率:40

1832/692

1661


(1)黄山景区以花岗岩地貌为主,多奇峰异石。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
(2)分析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3)歙县是著名的茶叶之乡,有观点认为可在该地建设脐橙种植基地,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阐述理由。
2022-03-06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热点333 25个必考的高考地理过程--21.黄山的形成过程-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