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外力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死海(图)位于东非裂谷带的北端,湖水中富含钾盐等化学物质,湖床上沉积盐层厚达十几米。湖盐化工是死海沿岸地区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死海面积大幅萎缩,水位下降超过30米,裸露的湖床上常可见深达数米的“地沉坑”(表面盐层溶解后进一步发育形成的地下坑洞)。有人提出一项“死海拯救计划”,即建造一条连接死海与红海的两海运河,将红海之水引入死海中。



(1)用箭头在图中死海附近的板块边界两侧标示板块运动的方向____,并指出此处板块边界的类型____
(2)从地下水与湖泊水联系的角度,说明死海湖床上“地沉坑”的形成过程。
(3)你是否赞同以上“死海拯救计划”?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3-04-1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辽宁省岫岩陨石坑形成于距今约5万年的一次陨石撞击。据地质工作者勘察推算,最初坑深约500米,直径约1400米。岫岩陨石坑形成后,曾一度成为封闭的湖泊。后经侵蚀,坑壁形成缺口,导致湖水外泄,露出坑底的湖床。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坑壁的冲沟与坑底的小河流,新的水系系统形成。而今,坑深减少到150米,直径却达1800米。通过在陨石坑中心的钻探,发现了厚达107米的湖相沉积物,该沉积物富含大量有机质。地质工作者发现,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村民们在这里幸福的生活和劳作。下图示意该陨石坑地质剖面。



(1)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该陨石坑深度变化的原因。
(2)阐释湖相沉积物中富含大量有机质的原因。
(3)当地政府计划大力开发岫岩陨石坑。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2-07-31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位于钱塘江下游。浙江省是我国岛屿最多、岸线总长最长的省份,海岸地貌发育典型。海岸类型主要有基岩海岸和泥沙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基岩被海浪冲击形成的海蚀岩台等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等。下图为浙江省和海岸地貌示意图。



(1)推测图中A处的海岸类型并说明理由。
(2)简述基岩海岸形成的海蚀柱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3)有观点认为海蚀柱这种地貌类型在当地正在逐渐消失,未来将不复存在。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花洞位于北京西南郊,是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喀斯特地貌和古气候研究的重要科研站点。1986年,石花洞作为景点对外开放。1995年,某科研团队在此采集了石笋样本,石笋纵剖面呈现亮层、暗层交替的层理,石笋层理明暗颜色的差异与形成时地下水的有机质含量有关,每组明暗交替的层理代表一个“年轮”。研究发现,气温变化会影响到生物活动,进而影响土壤中CO2浓度,从而导致“年轮”的厚度出现年际变化。科研团队通过测量石笋样本的“年轮”厚度变化,推出公元前665年至1985年的气温变化数据,这是通过石笋推算出的世界最长逐年气温记录。下图为石花洞石笋形成环境示意图。

(1)结合降水特征,分析石花洞石笋层理呈现亮层和暗层交替现象的原因。
(2)说明气温与石笋“年轮”厚度的关系,并推测(t1至它t2时段该地气温的变化趋势。
(3)简述科研团队采集样本时选择圆柱状石笋B而没有选择石笋A的原因。
(4)说出石笋样本中1986—1995年数据未被采用的原因。
(5)有人认为,石花洞应停止旅游开发。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3-13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蚀柱多见于我国沿海地区。北戴河的鹰角石、青岛的石老人尤为闻名,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下图为某地理研学小组绘制的海蚀柱形成过程示意。



(1)将①②③④按海蚀柱的形成过程排序,并简析海蚀柱的形成过程。
(2)有人认为我国沿海的海蚀柱未来会渐渐消失。你是否赞同该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2-11-1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