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2024·天津·一模

1 . 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下图为某地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     
A.因流水堆积成山B.因地壳抬升成山
C.因流水下蚀成谷D.因地壳陷落成谷
2.该地区最后一次地壳抬升可能出现在(     
A.晚白垩纪B.晚侏罗纪
C.早侏罗纪D.中三叠纪
2024-05-21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卷B-2024高考地理冲刺压轴卷(北京专用)
2 . 某校中学生赴潮白河考察河流地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像探究

同学们借助区域地图了解河流概况。

(1)列举图1中可获取的潮白河相关信息。

同学们通过地理信息软件进一步探究。图2为潮白河某河段的遥感影像。

(2)该河段位置对应图1中________(填序号)河段,理由是________

野外考察

白河流经北京北部山区。图3为同学们拍摄的白河河谷照片。

(3)描述图3中地貌景观特征。

总结探讨

考察后,同学们对考察活动进行总结、汇报和探讨。

(4)夏季去白河河谷考察需要防范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图像资料分析和野外考察是地貌学习的两种方式,请对以上两种方式进行评价。
2024-04-0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高程4000~5000m的高原面为冰缘地貌带,以上为冰川地貌带,以下为流水地貌带。一般认为,青藏高原面隆升到现今高度后处于地貌稳定态,高原面地貌形态和高程变化不大,而山地逐渐上升,逐渐形成高耸的冰川山地。冰缘地貌带岩层多为砂板岩等较为软弱的岩层,冰川地貌带多为石灰岩和花岗岩等,强度高,抗寒冻风化侵蚀能力强。


(1)分别判断青藏高原地区冰川地貌带、冰缘地貌带、流水地貌带主要侵蚀类型。
(2)冰缘地貌带谷地内发育有以角砾为主的巨厚“冰水”沉积物,试解释其形成过程。
(3)试解释青藏高原面隆升到冰缘地貌带高度后处于稳定状态,而山地却逐渐上升,逐渐形成高耸的冰川山地?
2024-03-03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大题预测05(北京卷)-【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2024·山西·一模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汉江流域内,处于南部的汉江段河谷普遍存在V形峡谷嵌套在宽浅河谷中的现象。研究发现,在内外力综合作用下,汉江流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多次发生水系重组;池河曾一度东流汇入月河;后汉阴与石泉之间挤压并抬升,形成分水岭一高粱,导致月河河床沉积物质来源发生显著变化。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月河流域水资源紧缺状况加剧。下图示意不同时期汉江流域水系分布。

(1)指出塑造图示区域水系重组的地质作用。
(2)简述高粱分水岭形成后月河水系的变化及其对河床沉积物质来源的影响。
(3)推测图示南侧汉江段宽浅河谷嵌套V形峡谷的形成原因。
(4)有人提出,人工打通高粱分水岭引池河水入月河,以缓解月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状况。说明该提议的合理性。
2024-03-02更新 | 17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3 综合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二上·福建漳州·期末

5 . 黄土沟壑区由塬面、塬坡和沟谷组合而成。塬坡是位于沟沿线以上、塬边线以下的部分。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塬坡形成与发育过程及沿A-D连线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塬坡、沟谷发育,主要是由于(     
A.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
C.流水沉积和重力崩塌D.冰川侵蚀和重力崩塌
2.相比沟谷,塬坡(     
A.侵蚀强度更大B.土壤肥力较高
C.地势起伏更大D.搬运能力更强
3.随着塬坡、沟谷发育,该地(     
A.沟间地扩大B.塬面扩大C.沟谷线延长D.流域扩大
2024-02-29更新 | 603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2 选择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

6 . 1为弯曲型河道演化实验中不同发育阶段的图片。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弯曲型河流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c—b—a
2.导致弯曲型河道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3.图2中(     
A.甲的组成物质来源于软流层B.乙中常见生物化石
C.丙的代表性物质有大理岩等D.丁类岩石常见气孔
2024-02-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通州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云游长江”探究活动。图为某同学搜集的长江流域典型地貌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如何描述河流地貌特点?


(1)甲地地貌景观的特点是____(双项选择题);丙地河道较为弯曲,地势起伏____
A.地形平坦             B.河谷深度大             C.河岸陡峭             D.山河相间
(2)列举两项河流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

探究二河流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3)乙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受河水搬运能力的影响,其沉积物的粒度变化较快,扇顶颗粒较____(粗、细),扇缘颗粒较____(粗、细)。
(4)下列典型地貌与乙成因相似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A.三角洲B.喀斯特地貌C.沙丘D.海蚀拱桥

探究三如何开发利用河流地貌?


(5)从甲、乙、丙中任选其一,说出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2024-02-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中面积最大的沙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图1为湘江橘子洲附近地质剖面图,图2为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岩石种类和沉积物,数字代表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橘子洲主要形成过程对应图2中的(     
A.①→甲B.①→乙C.②→戊D.④→丁
2.湘江橘子洲河段阶地形成过程中(     
A.Ⅰ阶地形成最早B.经历了间歇性地壳抬升过程
C.地壳一直较稳定D.河流凹岸堆积凸岸侵蚀显著
2024-02-18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9 . 黄土高原以连续分布的巨厚黄土地层、显著的沟壑侵蚀特征而出名。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黄土粒度是了解黄土搬运和沉积过程的重要依据。中值粒径是将颗粒按照大小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颗粒大小,用于表示土壤整体颗粒大小。图15为黄土高原地区部分地区黄土中值粒径的空间变化。



(1)概括黄土中值粒径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在地貌学概念中,沟谷由间歇性水流形成,当沟谷继续发育时,则可能形成稳定的水流,即发育河流。


(2)推断沟谷发育形成河流的过程。

渭河平原沃野千里,农业发达。


(3)说明河流冲积平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4-02-15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23-24高三上·河北·期末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洞穴是深厚而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的相对较小的地下洞穴,它是我国黄土高原第四纪地层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特殊地质灾害。在黄土高原上常见的黄土洞穴有黄土冲穴、黄土陷穴或黄土井、黄土暗穴、生物黄土洞穴等四种基本类型。黄土洞穴的形成与地层厚度、气候,水实、地形地貌、节理(即裂隙)及生物活动等密切相关、图示意黄土洞穴的层次发育特征。

(1)对黄土洞穴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灾害做出合理解释。
(2)简述黄土洞穴的形成与黄土厚度、水、地形地貌的关系。
(3)黄土洞穴既是一种自然景观,也是一种空间资源。请从两个开发利用方向上任选其一说出其利与弊。
①:利用黄土洞穴发展研学旅游。②:利用黄土洞穴发展蔬菜储藏。
2024-02-06更新 | 18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3 综合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