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河阶又称堆积坡,是河流下切作用造成河谷斜坡形成的台地地形。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滑坡)往往会影响河流的侵蚀速率以及河阶地貌的形态。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某段河谷阶地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该地区地壳曾(     
A.间歇式下降5次B.持续式下降5次C.间歇式上升5次D.持续式上升5次
2.每个河阶上的砾石层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冰川沉积B.流水搬运C.风力沉积D.流水沉积
2024-03-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

2 . 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面上表面相对平坦的地形,是几千年来黄土高原上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黄土塬受侵蚀后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演变成黄土墚,甚至黄土峁。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大塬演变到残塬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地壳下陷D.风力沉积
2.为遏制黄土高原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塬面禁止开垦B.陡坡修筑梯田C.退耕还林还草D.设草方格沙障
2024-03-02更新 | 252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受地质条件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地质灾害多发。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

(1)分析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
(2)描述第Ⅱ段河床2007年以来河床纵剖面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分析第Ⅰ段河床纵剖面形态不稳定的原因。
2024-02-0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喀斯特是克罗地亚西北部的石灰岩高原的名称,在那里发育着独特溶蚀作用而成的各种奇特地貌。19世纪末,地貌学者司威依奇首先对该地区进行研究,并借用“喀斯特”一词作为发生在该类地质作用地区的地貌和水文现象的总称。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及地质示意图。



(1)判断图示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描述河流上游塑造的地表形态特征。
(3)说明该地仅发育了地下喀斯特地貌的原因。
2024-02-0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甲、乙是该河上下游的分界点。乙附近的苏伯提卡斯地质公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中生代菊石化石群研究地之一。该河中游河段在1950年前后为游荡型弯曲河道。图3为埃布罗河的地理位置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埃布罗河流域多发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①地震②洪涝③森林火灾④飓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推断游荡型弯曲河道形成的原因(     
A.水流含沙量小,河床侵蚀加深B.河流径流量稳定,径流变化小
C.两岸土质疏松,易于冲刷展宽D.地势落差大,河流下蚀力较强
3.菊石化石形成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冷暖交替变化频繁B.被子植物繁盛
C.泛大陆分裂成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D.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2024-02-0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其地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断裂,下图为该地的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河流阶地,是指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形成主要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之下,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很多古老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下左图中T1,T2,T3是下右图中B地河流凸岸形成的河流阶地(抬升了的河漫滩)图。



(1)说出A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原因。
(2)按照形成从早到晚的顺序给B地河流阶地排序,并简述B地多级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3)从土壤和自然灾害的角度,分析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场所的原因。

7 . 河流阶地的形成及形态变化受控于地质构造活动和地理环境变化。下图为华北某盆地边缘河流阶地被断层错断的情景,T1-T4分别为第1-4级阶地面,F为间歇性活动的直立断层,其两侧数据为校正后的阶地面高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断层F两侧同级阶地面高差的产生是由于(     
A.南北两盘抬升速度不同B.东西两盘下降速度不同
C.南北两盘堆积速度不同D.东西两盘堆积速度不同
2.断层F错断阶地的活动(     
A.T4形成之后不明显B.T3形成之后不明显
C.T2形成之后不明显D.T1形成之后不明显
3.至T3错断前,断层F两侧T4的高差是(     
A.2米B.3米C.4米D.5米
2024-01-2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8 .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2)与丁地相比,描述丙地的坡度更____(填“陡”或“缓”),坡向为____(填“阳坡”或“阴坡”)。
(3)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填“风力”或“流水”)。
2024-01-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兴仁市黔龙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流域是一个汇水系统,在形成一个河流系统时,会伴随着一个区域地形地貌的变化。将流域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系统研究,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


(1)指出图中可视水环环节的名称,并说出其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
(2)河流在上、下游地段会塑造不同的地貌类型,请各列举两种上游和下游地段所形成的地貌名称。
(3)试绘制沿X—Y剖面线的河流剖面简图,说明河流对河流两岸的不同作用。
2024-01-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我国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上的地理知识随处可见。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19年版)背面图案。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上图所示两种地貌共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B.冰川堆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2.关于上图所示地区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10元:以侧向侵蚀为主,河床较宽B.10元:位于入海口,是重要农耕区
C.20元:山高谷深,以下切侵蚀为主D.20元:气候湿热,峰丛和峰林广布
2024-01-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