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珠江是我国第二大河,流经我国中西部六省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称为“八门入海”。图示意珠江流域及入海口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珠江是我国第二大河的主要依据是(     
A.河流流程B.流域面积C.河流流量D.河流水深
2.关于珠江流域从上游到下游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下蚀作用逐渐增强B.河流搬运作用逐渐增强
C.河流侧蚀作用逐渐减弱D.河流沉积作用逐渐增强
3.珠江在入海口处形成“八门入海”的原因可能有(     
①地势低平有起伏,水流分散②雨季降水丰富,河流易泛滥
③海水倒灌,受侵蚀形成分汉④河流含沙量小,泥沙沉积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2-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3-24高二上·广东佛山·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2 . 复合断层崖由麓原面与后退的断层崖构成,五台山北麓发育多级麓原面,且每一级麓原面与同一级河流阶地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下图示意该地一级麓原面与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麓原面与河流阶地共生形态形成的影响因素有(     
①海拔②沉积层厚度③地壳运动④径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该地复合断层崖形成过程中(     
A.地壳下降形成麓原面B.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崖
C.河流侧蚀形成河流阶地D.断层崖抬升形成麓原面
2023-12-07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3 . 沱沱河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的唐古拉山脉,为长江的西源,其上游发育了典型的辫状水系。研究发现,辫状河道可能成为风沙的来源地,从而对途经这里的青藏铁路线上的列车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甲图为沱沱河景观,乙图示意1961~2019年沱沱河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沱沱河辫状水系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气温日较差大②河道平坦开阔③冰川侵蚀显著④流量季节变化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根据近年来沱沱河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可以推测出沱沱河地区(     
A.森林覆盖率上升B.河道变化频繁
C.形成河流阶地D.冰川面积扩大
3.推断沱沱河辫状河道能成为风沙来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A.河道冻融变化B.河道水位的季节变化
C.冷锋频繁过境D.不合理土地利用

4 . 地质历史时期若尔盖盆地曾经是一个内流湖,后转化为外流湖。欧拉—柯生河段所处区域曾是分水岭,古黄河源头位于分水岭西北侧,欧拉—玛曲河段自西北向东南流入古湖泊。下图为若尔盖盆地剖面沉积与地貌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尔盖由内流湖变为外流湖主要是因为(     
A.盆地河流溯源侵蚀B.四周下沉湖盆抬升
C.河流堆积抬高湖盆D.冰川的大规模侵蚀
2.根据沉积物可知该区域的地势整体为(     
A.西北高,东南低B.北高南低C.南高北低D.东北高,西南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构造运动、断裂、侵蚀等综合作用下,河流袭夺改变了区域水系格局。因侵蚀能力强,溯源切开分水岭,袭夺高位河流被称为主动袭夺;河流流路受阻,被迫改道发生的袭夺被称为被动袭夺。位于四川境内的古湔江曾经向南沿安昌江河道流动,通口河曾经源于银屏口东南侧。近年来,通过理论分析及地貌考察,专家认为古都坝河发育在先,向西南流入古湔江;通口河切穿银屏口后袭夺古都坝河上游,古都坝河曲山黄家坝河段成为断头河;此后凉风垭的隆升迫使古湔江改道,向东北方向流动。下图示意该区域水系现状及地形。



(1)简述图示区域易发生河流袭夺的条件。
(2)说明专家推测古都坝河银屏口—曲山河段在通口河袭夺古都坝河之前已经发育的原因。
(3)从主动袭夺和被动袭夺的角度,分析曲山—黄家坝河段流向反转的过程。
(4)推测凉风垭遗存的古河流地貌证据。
2023-10-23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6 . 瓦店遗址位于河南省离州市火龙乡瓦店村,现代颖河从遗址的东北侧流过。对瓦店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中发现,水箱(水田作物)的出土数量仅次于粟(早地作物),占出土谷物总数的26.2%。水稻主要集中种植于河流阶地上,某一时期过后,当地不再种植水稻。图为“瓦店遗址位置示意图”和“颖河河流地貌演化的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颖河河流地貌演化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④②D.①④②③
2.某时期过后当地不再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迅速变冷,水稻无法生长B.河流发生下切,水文条件发生变化
C.沉积物来源少,土壤肥力下降D.地表起伏增大,不再适合水稻种植
3.关于材料叙述正确的是(     
A.颖河至少发生过两次下切侵蚀B.黄土丘陵的黄土来源于河床
C.河谷两侧基岩山地为断裂形成D.河谷地区地壳先下降再上升
2023-08-2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保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蜿蜒型河道是冲积平原河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认为对河道实施“裁弯取直”可有效降低裁弯段上游洪水位并提高上游的防洪能力。东辽河二龙山至城子上河段(下图)主要流经丘陵和平原地区,平均坡降较小,曲流发育,河流含沙量较大,流城内蒸发量在1000mm以上。一般情况下,弯曲河道裁弯取直常形成牛轭湖,但该区域牛轭湖较少。


   
(1)说明图示地区曲流发育的原因。
(2)试推测该区域牛轭湖较少的原因。
(3)写出裁弯取直后河流含沙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023-07-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2016年8月底至9月初,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流域古乡段(海拔3500~4000m)暴发泥石流。图左示意本次泥石流发生前后的每日降水量累计曲线,图右示意泥石流在帕隆藏布江边形成的堆积体。完成下面小题。



1.降水量最大的日期是(     
A.8月28日B.9月2日C.9月5日D.9月7日
2.推测该区域泥石流的主要物质来源是(     
A.冰碛物B.风积物C.风化物D.碎岩屑
3.一段时间后,图右所示泥石流堆积体可能会使得该河段的(     
A.河道加宽B.河水变浅C.流速减慢D.河岸变弯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9 . 冰塞,是指封冻冰盖下面堆积大量冰花、冰块,阻塞部分过水断面,造成上游河段水位壅高的现象,需要冰盖前的冰流量大于冰盖下的冰流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位于南拒马河节制闸上游,全长约19km,主要采取闸前常水位的运行方式(保持节制闸前水位稳定),其冷冬年冰塞灾害严重,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下左图为冰塞的形成过程,下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水深、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水深、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深与冰塞风险概率呈正相关B.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呈负相关
C.水深与冰塞风险概率呈负相关D.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呈正相关
2.在水深较浅时,造成高流速对冰塞风险概率的影响呈现图示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流速增大利于蒸发,水体温度较低B.前缘冰盖厚度薄,冰碎屑物易下潜
C.流水侵蚀能力增强,冰塞体被冲垮D.冰塞体收束水流,形成碎屑物增多
3.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的冰塞现象,下列对策中最适宜采取的是(     
A.全程地下输水B.定期人工破冰C.调节供水流速D.调节供水水深
2023-05-03更新 | 1035次组卷 | 1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某河流流经滑坡集中分布区,该区域历史上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滑坡,下图示意滑坡发生前后当地河谷地貌演化过程中的3个阶段(未分先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Ⅱ阶段,该河流部分河段河面变宽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的侧蚀拓展B.滑坡体堵塞的作用
C.上游来水量加大D.河床泥沙淤积增多
2.Ⅰ阶段,新形成在河流左岸的河漫滩(     
A.在洪水期不会被淹没B.由河流快速下切而成
C.在河流凹岸侵蚀而成D.由坡面径流侵蚀而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