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1 . 三峡水利枢2003年开始运行后,三峡大坝下游因水库放水排沙导致的河床粗化(河床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的过程)及水位变化等现象得到了持续关注。下图左为长江局部水系示意图”,下图右示意长江枝城水文站2004-2015年相同流量情况下河床水位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枝城附近河段多年来相同流量下河床水位变化数据,可推断三峡水库排沙主要是在(     
A.洪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侵蚀作用为主
B.洪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沉积作用为主
C.枯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侵蚀作用为主
D.枯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沉积作用为主
2.关于该河段河床粗化现象原因及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床粗化现象是由于水流速度加快,沉积物分选差造成的
B.河床粗化现象是由于水库拦蓄泥沙,河流含沙量小造成的
C.河床粗化现象到一定程度后,河道侵蚀会减弱
D.河床粗化现象将持续下去,直到河床基岩裸露
昨日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如图1所示)。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

材料二:研究表明,图1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未来将出现缩小趋势。

材料三:图1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图2为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示意图。

图1

图2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
(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
(3)补全虚线框内雅鲁藏布江流域边界,并结合图2信息,论证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缩小的趋势。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源地区水系演化是对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研究证据表明长江源区通 天河与澜沧江之间宽阔平坦的分水岭上,在晚第四纪发育了一条西北—东南向古河流,随后 该区域在构造运动和侵蚀基准面(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其升降会引起其上游河段的冲淤变化)变化的影响下发生水系演变。下图示意长江源地区晚第四纪水系演变过程。

(1)说明图示区域水系演变过程。
(2)研究证据表明通天河与澜沧江之间宽阔平坦的分水岭上,AB 段曾经为贯通的西北—东南向古河流。推测获取的主要研究证据。
(3)判断该区域水系演变三个阶段中B 处河流流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4 .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河中游河谷地带的吉仁台沟口遗址、我国2018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是一个规格较高、保存完整的青铜时代为主体的聚落遗址。考古发现:古人在此生活和进行生产的时间距今约36003000年,房屋随时间推移有由大到小、由讲究到简陋的演变规律,是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图示意该遗址所在喀什河河谷段的地质、地形横向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T2阶地及其上覆砾石层和黄土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黄土堆积   砾石堆积   阶地发育
B.砾石堆积   黄土堆积   阶地发育
C.砾石堆积   阶地发育   黄土堆积
D.阶地发育   砾石堆积   黄土堆积
2.推测吉仁台沟口遗址可能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3.推测该遗址“房屋随时间推移由大到小、由讲究到简陋”反映的生产方式转变是(     
A.由原始的采猎农业向定居种植业转变
B.由定居种植业向兼放养型畜牧业转变
C.由圈养型畜牧业向放养型畜牧业转变
D.由放养型畜牧业向游牧型畜牧业转变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齐鲁名校大联考高三四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时期海平面的升降会对河流河床的形态、沉积物粒径大小等产生较大影响。下图为南京长江大桥附近长江古河道地质剖面图,其中约65m以下沉积物为末次盛冰期(第四纪更新世末次冰期的最寒冷时期)时沉积,沉积时气候总体转暖;约65m40m的沉积物为晚冰期(更新世末次冰期的结束时期)时河床沉积;约40m以上沉积物为晚冰期之后沉积。古深槽形成于末次盛冰期,附近基岩断裂发育。

(1)说明图中古深槽呈“狭窄陡峭”状的主要原因。
(2)古深槽沉积了粗砂层、卵砾石层、砾砂层,按自下而上顺序说出各沉积层名称。
(3)在不考虑构造运动的前提下,推测晚冰期以来海平面总体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6 . 河型转化是河流演化由量变到质变的标志特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的河型。嫩江上游流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的交界地带,流域内断裂发育,但目前构造运动不活跃,干流上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人类干扰较少。嫩江上游顺河流方向,划分为河段I、河段Ⅱ、河段Ⅲ,分别为三种河型。下图示意嫩江上游流域河型转化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嫩江上游流域河段Ⅱ河型最可能属于(     
A.高坡度高弯度稳定的曲流河B.低坡度低弯曲较稳定的网状河
C.低坡度高弯度稳定的曲流河D.高坡度低弯曲较稳定的网状河
2.与嫩江上游流域河段I相比,河段Ⅲ(     
A.年均降水量较大B.河谷宽度较宽C.冲积物面积较小D.土壤质地较粗
3.目前,影响嫩江上游流域河流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     
A.构造运动B.气候C.人类活动D.基岩性质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约2.3-1.9万年,地球进入末次盛冰期,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多米,长江口(现在)附近的古河槽深80米以上。末次冰期后海平面上升,古河道被海水覆盖,但长江干流流程变长。研究表明,海底埋葬古河道经后期海洋动力改造常形成带状高起的沙脊。东海陆架下部存在河相充填沉积,A-F与现代海底沙脊相对应。下图为末次盛冰期海岸线及推测的古长江主河槽位置示意图。

(1)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盛冰期海平面低的原因。
(2)分析末次冰期后长江干流流程变长的原因。
(3)依据材料推测A-F为古长江主河槽的证据。
2024-05-2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松河地处澳大利亚东部,自西向东注入摩顿湾。北松河流域有桑森维尔湖和旺坝湖,二者都具备闸门,但缺乏蓄洪设施。2011年1月,在连续的强降水之后,其中一座水库溃坝,洪水下泄,造成闸门以下河段冲淤形势在短时期内发生极大变化,小弯道处裁弯取直,大弯道的弯曲程度加大。下图示意闸门以下河段在洪水发生之后的地貌。

(1)说明北松河流域降水较多的原因。
(2)推测此次洪水的主要来源,并简述理由。
(3)此次洪水导致小弯道处裁弯取直,大弯道的弯曲程度加大,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分析此次洪水在闸门以下河段形成多座沙洲的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的南麓,是雅鲁藏布江的一级支流,下游河谷底部平坦开阔,水中沙洲不断变换形态和位置,水流分汊,水系犹如姑娘的发辫一般,形成辫状水系。下图为拉萨河辫状水系景观图。

(1)说出图中景观位于拉萨河下游的理由。
(2)简述拉萨河中沙洲不断变换形态和位置的过程。
(3)解释拉萨河辫状水系的形态特征对河谷耕地的影响。
2024-05-12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友谊县高级中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一)

10 . 嘉陵江支流涪江某河段(自北向南流)枯水期时右侧河床基岩裸露,在厚度不足1米的砂岩表层分布有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凹坑、石洞,宛如一幅石版浮雕长卷沿江徐徐展开(下图)。浮雕长卷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南侧砂岩下的泥岩出露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版浮雕长卷形成的外部条件主要是(     
①河谷狭窄幽深②河谷宽阔平缓③流水下切强烈④流水下切较缓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石版浮雕长卷南侧泥岩出露的原因是(     
A.泥岩遭受侵蚀B.地壳缓慢下降C.砂岩遭受剥蚀D.泥岩不断发育
2024-04-30更新 | 2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