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地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



1.A处地质构造为(     
A.断层B.背斜C.向斜D.谷地
2.甲处地层特点说明地质时期其形成过程中(     
A.河流搬运作用增强B.河流侵蚀作用加强
C.河流沉积作用减弱D.河流流量不断减小
2024-03-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2023学年(2021级)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侧,湖泊面积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发现高于现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线。仁错位于纳木错西侧,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两河分别汇入纳木错和仁错。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在10-11月期间,湖泊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图(a)示意纳木错和仁错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b)示意两湖分水岭区域水系与地形特征。



(1)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势。
(2)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说明未来纳木错能够与仁错贯通的理由。
2024-01-26更新 | 33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8 陆地水与洋流 (高频非选择题3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圈。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矶”在地质学上称为“露头”,是指从江边向江心突出的小石山,其三面临水,形如半岛,是长江中下游的独特地貌。长江沿岸从洞庭湖附近的城陵矶至南京附近矶石众多,其中城陵矶至武汉段上段、下段矶石夹江分布,而中段无矶石分布。下图示意矶头影响下形成的河段(左图)及长江中下游矶头分布图(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长江沿岸南北两侧矶石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河流的顺直程度②河岸的岩性③植被覆盖率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矶石处的流水作用表现为(     
A.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侵蚀B.迎水面侵蚀,背水面堆积
C.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堆积D.迎水面堆积,背水面侵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澜沧江沿线山高谷深,河谷多呈“V”字形,沿江阶地发育较少,但在中游某地却发育了多级河流阶地(下图)。阶地发育在澜沧江右岸,全部为基座阶地(谷地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在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而进入基岩的情况下形成)。阶地面上的砾石成分复杂,磨圆度较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段左、右两岸阶地数量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     
①岩石坚硬程度的差异;②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③河流凹凸岸的差异;④构造运动的差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与阶地T6相比,阶地T5形成的年代( )
A.河流径流量大B.地壳上升速度快C.河流挟带的泥沙多D.地壳上升速率慢
3.阶地面上的砾石磨圆度较高,是因为(     
A.搬运距离长B.距离河流近C.搬运距离短D.距离河流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分水岭两侧,侵蚀力强的河流会切穿分水岭,袭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发生袭夺后,河系重新组合,出现倒淌河、断头河、袭夺湾等地貌形态。茨坪村以上甲河段曾经为鱼泡江源头。茨坪村附近古分水岭以玄武岩为主,岩石风化严重。溪沟河在茨坪村附近袭夺鱼泡江后,鱼泡江水量减少,M盆地灌溉用水不足。溪沟河能袭夺鱼泡江的主要原因有(     


   
①溪沟河河床高于鱼泡江②溪沟河上游侧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强
③分水岭岩石抗侵蚀能力较弱,易侵蚀④溪沟河水量大于鱼泡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受造山挤压作用,在安第斯山古老大陆边缘一侧形成V盆地。距今1100万至500万年前,V盆地发生了两次巨大的湖泊沉积,沉积层厚度达700多米。湖泊沉积过程主要受控于地质构造、基岩岩性、湖泊水系和气候环境的演变。左图为安第斯山沿28°S地形剖面图,右图为V盆地从A时期到B时期演变过程的局部示意图。


   
(1)从内力作用的角度,描述V盆地的形成过程。
(2)安第斯山区成为V盆地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区,分析其有利的物质和动力条件。
(3)说明V盆地从A时期到B时期演变过程对湖泊特征产生的影响。

8 . 南非奥兰治河某段干流地处冲积平原,南侧为坡面,发育有多条季节性沟壑。支流汇入干流处经历了水下浅滩河漫滩的发育过程(见下图),河漫滩上植被发育较为稳定。完成下面小题。


   
1.支流汇入干流处由水下浅滩演变为河漫滩的主要原因是(     
A.干流流量增大B.滩涂植被发育C.支流泥沙堆积D.沟壑汇水增加
2.沟壑下游末端的形态和位置表明(     
A.沟壑沉积减少B.汇流河段偏移C.沟壑来水增大D.河岸侵蚀加剧
2023-10-11更新 | 251次组卷 | 2卷引用:期中专项突破 专项四 河流地貌的变迁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球状风化是指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的风化过程。上图示意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的“魔鬼大理石”,实际上它们是典型的球状风化平衡石。下图示意该地球状风化平衡石的形成过程。




(1)分析澳大利亚北部风化作用强烈的自然原因。
(2)分析该地山区花岗岩沟谷发育的原因。
(3)结合图示材料,说明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的形成过程。
2023-10-09更新 | 830次组卷 | 5卷引用:高二期中模拟(选必一 综合提升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曲是指近似环形的、形如蛇行的弯曲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坦地区。当河床坡度减小后,河流的侵蚀发生改变,致使河道发生弯曲。延川县内的黄河蛇曲是目前我国干流河道蛇曲中规模最大、最密集的蛇曲群。该地黄河嵌入式蛇曲的发育与河流的侵蚀方式、地壳升降运动、河岸岩性等密切相关。下图为延川黄河嵌入式蛇曲(河流沿峡谷穿行流淌,河道形态恰似“Q”字形,犹如嵌于山岩之间)河段及其景观图,图示河曲颈又称蛇曲颈。

   

(1)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延川黄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
(2)当地计划在右图黄河蛇曲河段新建一个村落,应选择在该河段的哪一侧(甲处或乙处)? 并分析其选择的合理性。
(3)分析图示蛇曲河段的未来发育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