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5 道试题

1 . 崩岸是指河岸因受流水冲刷,土石失稳在岸坡产生崩落的现象。下图为荆江河段崩岸区不同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正确表示崩岸先后形成过程的是(     
A.②④①③B.②④③①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崩岸变化合理的是(     
A.利用RS模拟崩岸动态过程B.借助GIS调查崩岸的宽度及处数
C.使用BDS制定崩岸预警方案D.运用GIS预测崩岸未来演变趋势
2024-04-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A.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C.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2.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A.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B.不受风力侵蚀的影响
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D.河谷不断拓宽变浅
3.在野外活动时,假如发生了泥石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可以躲在大树上,等泥石流过去后,再下来
B.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
C.顺着沟谷向下跑,可以逃避泥石流的冲击
D.可以用碎石、泥沙等堵塞河道,以便阻挡泥石流下泄
2024-03-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3 .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近百年来(     
A.北航道航行条件好于南航道B.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淤浅
C.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3.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可能是(     
A.流域内围湖造田B.流域内降水强度减小
C.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D.流量增大,输沙力增强
2023-01-17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图I为北半球某河段早期示意图;图II示意1600年—1900年该河流弯曲段南岸陆地某固定点与河岸距离变化趋势。该时期内河流弯曲段经历了河道逐渐弯曲到自然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该河流弯曲段南岸陆地固定点与河岸距离变化趋势的河岸可能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弯曲段①②河岸之间河流的横向环流表层水流自南向北流动
B.下蚀主要发生在弯曲河道的凹岸,使河道弯曲度加大
C.山区河流落差大侧向侵蚀显著,易形成牛轭湖
D.流水侵蚀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伸的现象属于溯源侵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示意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P、Q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A.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B.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C.Q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D.Q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洪峰流量大D.河床高
3.1958年7月和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花园口所在河段冲淤作用依次表现为(     
A.淤积作用、淤积作用B.冲刷作用、冲刷作用
C.淤积作用、冲刷作用D.冲刷作用、淤积作用
2022-12-25更新 | 5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珠江三角洲的开发治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了河道采砂、河道疏浚、水库建设等系列措施,因此给河口的自然演变带来影响。因开发治理方式的变化,使得水沙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三角洲河道冲淤状况发生变化。图1和图2分别为珠江三角洲三个水文站1959—2017年的年平均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世纪60-80年代,珠江三角洲河口整体处于侵蚀状态
B.本世纪10年代较上世纪90年代,西江年输沙量减少近半
C.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江上游来水来沙量持续上升
D.本世纪以来,西江河床下切幅度小于北江和东江河床下切幅度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河口系统演变趋势及成因是(     
A.受流域水土保持影响,河道淤积明显B.受水库拦蓄影响,河口水沙量显著减少
C.受河口地势影响,河口淤积大于冲刷D.受采砂和疏浚等影响,河道向窄深型发展
2022-01-28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华师附中省实广雅深中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7 . 2022年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此次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中央气象台预计,8月25日之前,四川盆地、江南、江汉及江淮等地高温天气还将持续,8月26日起上述地区高温范围减小、强度将有所减弱。为抗旱保供水,水利部自8月16日起,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洞庭湖水系水库群、鄱阳湖水系水库群,加大出库流量为下游补水,已累计向下游补水9.8亿立方米。三峡工程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其运行后水沙和河床形态变化备受科研人员关注。三峡水库2003年开始运行,采用蓄清排浑调度方式。下图示意三峡水库运行后入库和出库泥沙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水库运行后,三峡水库库区总体(     
A.以侵蚀为主,河床变深B.以堆积为主,河床变浅
C.以侵蚀为主,河床变浅D.以堆积为主,河床变深
2.造成此轮大范围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①大气环流异常②拉尼娜气候事件③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增多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三峡水库运行后,三峡水库下游河床变化总体趋势是(     
A.缩窄变深B.拓宽变浅C.拓宽变深D.缩窄变浅

8 . 1999年底黄河中游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水沙治理成效更加显著,促进了黄流域高质量发展。下图分别为1975~2015年汛期(7~10月)与非汛期(11~6月)黄河下游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过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后黄河下游年际变化最稳定的水文特征是(     
A.汛期径流量B.非汛期径流量C.汛期输沙量D.非汛期输沙量
2.根据1991年黄河下游汛期来水来沙量特点,推测该年汛期时黄河流域(     
A.水土流失强烈B.台风活动频繁C.植被覆盖率高D.受副高影响弱
3.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拓宽,变深B.拓宽,变浅C.缩窄,变深D.缩窄,变浅

9 .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现在甲岛上建设了我国最大的江心水库,是上海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通过修建环库大堤,将江水与库区隔开,利用取水泵闸,直接从长江口取水入库。水库蓄满水时,可在不取水的情况下连续供水68天,并能确保咸潮期的淡水供应。结合材料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880~1945 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3.甲岛上的青草沙水库取水泵闸需要连续较长时间关闭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1-11-01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 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C.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2.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B.不受风力侵蚀的影响
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D.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