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流水侵蚀类型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其形态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2024-01-26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滩坝主要发育于滨浅海或滨浅湖区,受湖泊的水动力和沿岸流作用形成。青海湖是我国内陆最大的湖泊,青海湖近岸环湖一周均有滩坝的发育。不同类型滩坝沉积特征不同,垂向沉积物粒度的分布特征与青海湖长期以来的湖退过程相匹配。今后较长时间内,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青海湖南岸郎剑沙嘴等沉积形态会发生明显变化。下图示意青海湖滨岸水动力及滩坝分布。

(1)青海湖布哈河三角洲北侧废弃三角洲区域发育平行湖岸线的滩坝。简述其形成过程。
(2)说明与青海湖湖退过程相匹配的垂向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3)推测青海湖南部郎剑沙嘴的形态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4-05-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文苑中学高三一模模拟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松花江中下游某河段分布有曲流、顺直河道、边滩、江心洲等河流地貌(图1)。在曲流河段(AB段)流速很大的洪水向边滩散流时,由于强烈的下切侵蚀作用,常在边滩上形成逐步加深的沟槽(即串沟),并进而形成曲流串沟型江心洲。松花江流经CD河段时,受到断裂、平原沉降等构造运动等因素影响,形成狭窄的顺直河道。图2I~Ⅲ示意曲流串沟型江心洲的发育过程。

(1)说明AB段曲流串沟型江心洲的形成过程。
(2)简析CD段河道平直、狭窄的原因
(3)推测图9-III中的汊道、原河道的演变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4-03-05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大题预测07(山东卷)-【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出三峡后,流经古荆州地区,该段长江被称为“荆江”,古人以“楚地阔天边,苍茫万顷连”对这一地区进行赞美。荆江河段蜿蜒曲折,分布有多个河流故道,组成长江中游故道湿地群(如下图)。



(1)结合地形、水流特征,说明荆江河段河流故道的自然形成过程。
(2)河流故道形成导致了河道发生明显变化。分析河道变化对荆江河段洪水灾害的影响。
(3)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推测现有河流故道湿地面积变化趋势,并给出推断依据。
2024-03-0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常见、最活跃的外力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全过程。流水不断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形态各异的河流地貌。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湄公河流域及甲乙两处河谷形态。


      

材料二河流三角洲的形成速度和规模,主要取决于河流携带泥沙的数量、入海口附近地势以及海浪侵蚀速度。上面右图为黄河三角洲面积19762004年来的变化趋势。


(1)说出丙处地貌名称及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三分析1990年到2003年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023-10-11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拉尔河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4~5月和7~8月都有洪水过程,但成因和特征不同,主汛期7~8月的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约占全年流量的32%~42%。近30年来,海拉尔河流域气候呈现干冷变化趋势,径流量减小,对河漫滩湿地影响显著。下图示意海拉尔河流域。

(1)比较海拉尔河4—5月与7—8月洪水的差异。
(2)说明近30年来海拉尔河流域气候变化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小的原理。
(3)简述海拉尔河径流量减小对河漫滩湿地的影响。
2023-04-21更新 | 32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7 .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下图为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未来“数家新住处”最先出现的位置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2.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A.植被覆盖率提高B.河流输沙量增大C.湖泊面积减小D.降水强度变大

8 . 湖沼沉积物中汞含量的垂直分布能够反映古气候演变过程。大气中的汞主要随降水沉降到陆地生态系统,后随径流进入湖泊,被有机质吸附并沉积。某科研团队对南岭东部大湖沼泽进行钻孔取样,发现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与湖岸植被、湖泊水位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湖沼相沉积序列中汞含量具有指示流域气候变化的作用。下图为湖泊沉积物采样点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科研团队通过对所采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某一段沉积岩层自下向上汞含量具有减少的趋势,这说明该沉积岩层形成时期(     
A.湖盆地壳下沉B.大气降水偏少C.湖泊面积扩大D.河流侵蚀减弱
2.湖泊沉积物样品中某一沉积层内出现深黑色有机质层,可推测该沉积层形成时期(     
A.降水偏少B.降水偏多C.气温偏高D.气温偏低

9 . 下图示意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P、Q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A.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B.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C.Q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D.Q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洪峰流量大D.河床高
3.1958年7月和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花园口所在河段冲淤作用依次表现为(     
A.淤积作用、淤积作用B.冲刷作用、冲刷作用
C.淤积作用、冲刷作用D.冲刷作用、淤积作用
2022-12-25更新 | 50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现代黄河三角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中海陆变迁最活跃的地区。“由于黄河含沙量高,巨量的黄河泥沙在河口附近大量淤积,形成黄河三角洲,且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但是,近些年由于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工农业用水量的变化,入海泥沙大量减少。下图分别示意1987年—1992年黄河口地区海岸线演变及1976年—2018年山东利津站黄河输沙量变化。



(1)描述1987年—1992年图中框内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述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利津站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
2021-02-01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