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石流扇。与冲积扇从上到下粒径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泥石流扇恰恰相反,在扇体最下端往往有较大的砾石块,肩顶部则是细小的沙砾和黏土。读泥石流扇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河流冲积扇相比,泥石流扇的沉积物(     
A.分选性更好B.透水性更强C.磨圆度更好D.孔隙度更小
2.造成冲积扇和泥石流扇的粒径顺序截然相反的根本原因是(     
A.流体的性质不同B.地形的陡峭程度不同
C.植被覆盖度不同D.暴雨激发的程度不同
2021-11-05更新 | 55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100多万年前,黄河流域内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流水系。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我国地势从西低东高演变为西高东低,青藏高原出现大面积冰川,为黄河的贯通和形成创造了条件。第四纪末次间冰期气候变暖,黄河上、中游各自独立的内流水系和古三门湖逐步相互连通,巨大的水量汇集于古三门湖,使得古湖水位升高,湖水开始从东部三门峡的低缓垭口向东溢流,并不断下切,贯通三门峡,最终形成东流入海的黄河水系。

受古三门湖的影响该区域形成了独特的沉积地层,研究表明此处古湖相沉积厚度受沉积时长影响最大。下图为古三门湖的位置及典型地质剖面略图。

(1)从湖水矿化度角度判断间冰期时古三门湖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古三门湖消失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3)推测从甲到乙古湖相沉积层厚度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024-02-06更新 | 372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3 . 雅鲁藏布江米林卧龙爬升沙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受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影响,该地区夏秋季节降水丰富,冬春季节降水少,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下图为米林卧龙爬升沙丘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分析,米林卧龙沙丘沙的来源最可能是(     
A.干旱地区的沙漠B.河流附近的河漫滩和沙洲C.河谷两侧的山地D.青藏高原上的荒漠
2.推测米林卧龙沙丘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
3.在米林卧龙沙丘迎风坡,从底部到顶部,沙子颗粒大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A.底部颗粒较小,顶部颗粒大B.从底部到顶部先变大后变小
C.从底部到顶部先变小后变大D.底部颗粒较大,顶部颗粒较小
2024-03-0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曲流发生裁弯取直后,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逐渐演变为封闭的浅水湖泊,称为牛轭湖。牛轭湖的形成与演变主要受区域地质地貌、河床物质组成、河流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区域内人文因素的影响。辽河下游平原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水流较缓,河曲发育,河道变迁频繁,平原上遗留很多废河道和牛轭湖。

材料二:不同时期辽河下游河道演变过程示意图。



(1)结合材料,描述辽河下游牛轭湖形成的自然过程。
(2)指出辽河下游地区牛轭湖演变最缓慢的时段并推测其可能的原因。
(3)分析牛轭湖形成后,与原河道相比新河道河流特征的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
2021-02-26更新 | 64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龙泉中学、宜昌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