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甲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年大风天数____ (多或少),主要原因是____,甲地年降水量____(多或少) ,主要原因是____
(2)贺兰山东麓由于河流沟谷较多,发育众多洪积扇,描述洪积扇形成过程:____
(3)为了降低风沙活动对铁路的危害,工人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来增大____,降低____,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
2022-12-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某地海陆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的河流地貌是____,是____作用形成的。
(2)甲处附近海水盐度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选填“入海径流”或“降水”)。
(3)某研学小组观察乙处的河流,发现河道呈“S”形弯曲,推测弯曲的原因是地势较____ (选填“平缓”或“陡峻”)。
(4)丙河段中E岸是____岸(选填“凹”或“凸”),流水速度较____(选填“快”或“慢”)。
(5)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增温快,大气垂直方向上形成____气流;海洋增温慢,大气垂直方向上形成下沉气流。
2023-06-30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天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水循环示意图和两种地貌示意图”



(1)图中水循环a的名称是____,下列能实现图中a的环节的是____(双项选择题)。
A.长江   B.登陆的台风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2)峡谷地貌形态呈____形,河口三角洲是由流水的____作用形成的。

材料二:我国西北新疆地区年降水量<50毫米,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



(3)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____ 季,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主要作用是____

材料三:近年来,北京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透水砖代替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


(4)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铺设“可呼吸地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2023-01-0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地质剖面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其中C环节名称为____,受人类影响最多的环节是____(填图中字母)。人类通过____(填“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调节A环节水量的空间分配。
(2)位于河口附近的丁处往往形成____(填“三角洲”或“冲积扇”)地貌,其外力成因是____(填“流水沉积”或“冰川堆积”)作用。
(3)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当地水循环A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____(填“增大”或“减小”)
(4)若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地的植被是____林(填“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023-03-21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甲____。形成原因是____
(2)从地质作用看,丙由____作用形成。丁地貌的名称是____
(3)若丙、丁两地貌在右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丙在____处分布,丁在____处分布。
(4)在甲、乙、戊三地中最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____地。
(5)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____循环。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____(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其中主要通过____等方式来改变地表水的时间分配状况。
(6)如果该地区位于亚洲东部,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
(7)结合水循环原理,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水循环中____环节水量明显增多(填序号)。使丙、丁的面积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