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024高三·辽宁·专题练习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周边地理事物的分布。

(1)与现代长江水系相比,描述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水系特征。
(2)阐释新生代古川江流向发生变化并经乙地向东流的地理过程。
(3)甲地分布着长江流域唯一一处中生代前形成的钛磁铁矿,科研人员依据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来判断古长江东西贯通的情况,简析其判断的科学道理。
2024-02-28更新 | 621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B卷

2 . 橘子洲又名水陆洲,位于湖南长沙,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诗词而出名。橘子洲曾是一个小沙洲,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沙洲也逐渐扩大成为湘江面积最大的沙洲。完成下面小题。

1.若在图中标注箭头指示北方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C.↓D.↑
2.导致橘子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地转偏向力左偏作用B.受地转偏向力右偏作用
C.河道变窄流速变快作用D.河道变宽流速减缓作用
3.橘子洲两侧河水流向剖面图是(     

A.B.
C.D.
2024-02-05更新 | 491次组卷 | 6卷引用:地理(海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2023·四川自贡·一模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拦门沙是河口区口门附近泥沙堆积体的总称。常形成于干支流交汇处或水库支流河口附近,它包括河口心滩、水下浅滩、河口沙坝及水下沙坝等微地貌形态。

材料二:三峡水库建成后,常年回水区左右两岸共有55条支流入库,在各支流河口附近泥沙淤积量均大幅度增加,形成了形态、大小各异的拦门沙地貌。据实地考察,泥沙淤积主要分布在口门附近10km范围内,最大淤积厚度可达20m

材料三:表为三峡库区河口段淤积强度与支流入汇角度统计,图为支流汇入三峡水库的入汇角度示意图。

入汇岸别淤积计算总河长
(km)
入汇角度(°)淤积总量
(万m³)
淤积强度
(万m³/km)
左岸195.7>90880045.0
220.6<9015206.89
右岸58.6>90242041.3
152.6<9011107.27

(1)根据图文信息分析拦门沙的形成过程。
(2)指出淤积强度与入汇角度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3)指出三峡库区左右两岸淤积总量的差异,并推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023-12-19更新 | 871次组卷 | 10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A卷

4 . 2022年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为抗旱保供水,水利部自8月16日起,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洞庭湖水系水库群、鄱阳湖水系水库群,加大出库流量为下游补水,已累计向下游补水9.8亿立方米。三峡工程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其运行后水沙和河床形态变化备受科研人员关注。三峡水库2003年开始运行,采用蓄清排浑调度方式。下图示意三峡水库运行后入库和出库泥沙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水库运行后,流水作用在库区发生的变化是(       
A.侵蚀作用加强,沉积作用减弱B.侵蚀作用加强,沉积作用加强
C.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减弱D.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加强
2.造成此轮大范围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①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增多   ②拉尼娜气候事件   ③大气环流异常   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三峡水库蓄清排浑的影响有(       
A.水库调蓄洪水能力增强B.下游河床缩窄变深
C.大坝下游河流水动力增强,泥沙淤积增加D.流域内水土流失明显减轻
2023-11-14更新 | 1009次组卷 | 21卷引用:地理(海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三江并流区位于印度陆块与扬子陆块紧密挤压地带,"V"形峡谷分布集中,河谷深切,发育了阶地、溶洞等明显的层状地貌。下图为澜沧江河谷层状地貌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地壳运动的主要特点最可能是(     
A.间歇性隆升B.持续隆升
C.间歇性下陷D.持续下陷
2.阶地上溶洞形态差异较大,主要源于(     
A.沉积物覆盖差异B.岩石性质差异
C.河流凹凸岸差异D.地转偏向力影响
3.青岩山阶地面上砾石成分复杂、磨圆度较好,主要原因是(     
A.距河流近B.距河流远
C.搬运距离长D.搬运距离短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冲积扇沉积的第四纪松散的土层厚达30-50m,该地区古代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势较高的冲积扇地带。

材料二 下列图片是“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甲-乙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



(1)分析黄河冲积扇沉积的松散土层厚的原因。
(2)描述城市甲-乙一线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2023-02-07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份检测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巢湖是我国五大著名淡水湖泊之一,其东北部和东南部多山地岗峦,西北及西南部地势平坦,姥山、孤山镶嵌在湖泊中、西部。根据《庐洲府志》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巢湖濒临三河镇,而今巢湖已远离三河镇十几公里,平均水位却上涨了。下图为巢湖流域示意图。



(1)分析巢湖流域聚落主要分布在巢湖西北部、西南部的原因。
(2)与嘉庆年间相比,现在巢湖面积缩小平均水位却上涨,试从西南部河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2022-12-11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等四地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三)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化,受黄河河口泥沙沉积、渤海海洋动力蚀退和海底地壳升降等因素的制约。下图示意1976~2018年以来黄河三角洲累计造陆面积变化过程。



(1)推测图中1976~1978年黄河三角洲累积造陆面积变化的原因。
(2)有网友预测,2000年以后,渤海就会被黄河淤填成湖泊。但地理学家研究发现,这一推断不太可能。请你为地理学家反驳网友的推测提出几点论据。
2022-06-17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崇明东滩位于崇明岛最东端,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湿地之一,长江来水、来沙量的变化主导其自然侵蚀和淤积状况,同时滩涂围垦可使崇明东滩快速淤积。近几十年来,虽然长江的入海水量无明显变化,但长江干流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水利工程的兴建、长江中上游20世纪90年代以来防护林体系的建设等高强度人类活动,使得长江入海泥沙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较少。崇明东滩的围垦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下图示意崇明东滩位置(左图)及1958~1997年间崇明东滩0米线沿1号、2号、3号方向与参照点的距离变化情况(右图)。



(1)描述1958~2001年间崇明东滩沿3号方向的侵淤特点。
(2)推测1958~1997年间崇明东滩面积的总体变化过程。
(3)分析20世纪90年代滩涂围垦没能使崇明东滩面积快速增加的原因。

10 .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     
A.沉积物质来源更复杂B.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C.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D.物理风化作用更强烈
2.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A.冲(洪)积扇B.三角洲C.风积沙丘D.风蚀沟谷
2023-02-08更新 | 277次组卷 | 2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