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一带一路”上的尼日尔河流域

材料一尼日尔河源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是非洲西部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尼日尔流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中游出现了少见的“内陆三角洲”,该三角洲也是流域内重要的种植业区。入海口三角洲及附近大陆架浅海区分布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位于尼日尔河下游地区的尼日利亚是非洲较大的经济体,但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科技落后,制约了经济发展。

材料二尼日尔河流域简图

(1)尼日尔河最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单选:A.冰雪融水;B.大气降水;C.湖泊水),自上游到下游河水水量变化规律是____(单项选择)
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2)尼日尔河流域东部A、B、C三地典型植被类型依次是热带雨林、____、热带荒漠,植被类型的更替体现了____(单选:A.纬度;B.从沿海到内陆;C.垂直;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3)河流中游内陆三角洲和入海口三角洲的共同成因都是____作用,沉积碎屑颗粒粒径变化方向____(单选:A.相同;B.相反)。
(4)与河口三角洲相比,内陆三角洲的种植业更加发达,从影响人口分布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5)非洲经济总体落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契合非洲国家可持续发展愿望。以尼日利亚为例,任选一个中尼加强合作的内容,并说明合作意义。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地理期末模拟卷(上海专用 选择性必修2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2 . 三峡水利枢2003年开始运行后,三峡大坝下游因水库放水排沙导致的河床粗化(河床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的过程)及水位变化等现象得到了持续关注。下图左为长江局部水系示意图”,下图右示意长江枝城水文站2004-2015年相同流量情况下河床水位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枝城附近河段多年来相同流量下河床水位变化数据,可推断三峡水库排沙主要是在(     
A.洪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侵蚀作用为主
B.洪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沉积作用为主
C.枯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侵蚀作用为主
D.枯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沉积作用为主
2.关于该河段河床粗化现象原因及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床粗化现象是由于水流速度加快,沉积物分选差造成的
B.河床粗化现象是由于水库拦蓄泥沙,河流含沙量小造成的
C.河床粗化现象到一定程度后,河道侵蚀会减弱
D.河床粗化现象将持续下去,直到河床基岩裸露
7日内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期末模拟检测卷03(范围:高考全部内容)-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表明,约200万年前,我国东北松辽平原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湖泊(常称为古松辽湖),西接大兴安岭,东抵长白山地,面积约为青海湖的10倍,有松花江、嫩江、蛟流河等众多河流汇入。后因地壳运动,湖水外泄,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松辽平原。平原内有着巨厚的沉积地层,从平面上看,粘土层的粒度由外围向中心由粗变细;从剖面上看,粘土层下部细,上部略变粗。

位于松辽平原西部的吉林白城,湖泊星罗,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白城的年平均降水量399.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340毫米,被称为“旱地之泽”。草原和湿地是白城主要的原始生态类型。受多重因素影响,白城市草场、湿地退化严重,盐碱化日益加重。吉林省政府联合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启动实施的“西部治碱”工程,经过长期探索并形成了以品种选育、表土改良、排灌结合等为主要方式的“以稻治碱”治理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弱碱地优质稻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下图为白城及其周边区域简图。

(1)根据沉积物颗粒粗细的差异,分别从平面和剖面两个角度,推测松辽平原巨厚沉积地层的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
(2)分析白城“旱地之泽”的形成原因。
(3)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以稻治碱”模式的作用原理。
2024-05-31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二地理期末模拟卷(江苏专用,高考全部范围)-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段沙位于长江口第三级分汉河道南、北槽之间的拦门沙河段,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典型江心沙洲滩地。九段沙形成后至1998年,沙体总体表现为沙头冲刷、沙尾淤积,南侧淤积增高、北侧基本稳定,向东南延展的自然演化态势。1998年以来,受流域中上游水库建设、河口涉水工程(圈围工程、航道治理工程等)实施的影响,河道向窄、深方向发展。随着九段沙上植被的生长、演替和滩地淤积增高,两者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下图示意九段沙概况。

(1)指出1998年以来九段沙沙体不同部位冲淤的变化。
(2)分析近20年来九段沙两侧河道向窄、深方向发展的原因。
(3)说明九段沙上沙体植被的生长、演替与滩地淤积增高的相互促进过程。
2024-05-29更新 | 320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3 综合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居延泽位于内蒙古西部、现代东亚季风区的西北边缘,其湖岸堆积物的变化反映流域内干湿状况的变化。研究表明,居延泽流域的水汽主要由盛行西风携带,盛行西风的强度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呈负相关。5000年来,居延泽的岸线海拔和湖岸堆积物类型变化较大(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5000年来居延泽岸线海拔的变化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降水②气温③地形④流域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5000年来,居延泽湖心沉积物粒径最小的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
3.与②时期相比,④时期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     
A.范围大幅缩小B.冬季风势力增强C.常绿林带北移D.河流结冰期延长
2024-04-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前模拟文综地理试题03(2024年)

6 . 咸海是位于中亚半干旱气候地区的咸水湖。上世纪四十年代前苏联提出了“自然改造计划”,在咸海地区建设防风固沙林、导入牧草轮作,并在该地区修建灌溉水利工程。目前,咸海面积已经比1960年衰退了90%以上。下图为咸海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推断.近几十年咸海快速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①深居内陆,降水量小②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
③全球变暖,蒸发加剧④在咸海周边围湖造田
A.①(2)B.②③C.①④D.③④
2.咸海面积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周围白风暴活动增强②河口三角洲不断向湖泊中心靠近
③湖泊附近昼夜温差变小④湖床裸露,湖边水生植物面积扩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3-14更新 | 52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7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高频选择题60题)(5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7 . 河床纵剖面指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处连线的垂直剖面。下图为青藏高原东南部某河流的部分河段河床纵剖面,近几十年来该河段有湖泊发育。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示湖泊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沉积B.流水侵蚀C.滑坡频发D.地壳下陷
2.与过去相比,现今该河段(     
A.侧向侵蚀减弱B.纵剖面变陡峭C.冲淤基本平衡D.河床淤积抬升
2024-03-07更新 | 435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二地理期中模拟卷(浙江专用 高中全部内容)-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潟湖是指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泥沙封闭形成的湖。七里海潟湖位于渤海的近岸,其形成与波浪相关。1883年,周围洪水涨溢,七里海湖水骤然猛涨,在东北处将沙坨峪冲开形成新开口,湖、海相通,海水涌入。20世纪70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五条河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并发育了湖口三角洲。随着七里海区域开发不断增强,区域内部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养殖池、稻田)。下左图示意七里海及其周围土地利用状况。

(1)简述七里海湖口三角洲的的形成原因。

材料二:202378日,世界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落户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长芦盐场。在安装设置上,该站通过增长光伏阵列间距、降低光伏面板的坡度、采用双面光伏面板(如左图)等措施实现了水上光伏发电、水面蒸发制卤、水下水产养殖的盐光互补新型复合产业模式。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存在严重弃电现象。而绿氢生态链,则是将额外的光伏电力用于制氢,实现充分利用。氢能在密封性好的空间是可以被储存起来的,地下深部盐穴(如右图)的密闭性和地质稳定性为大规模氢能储备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下右图为渤海及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2)分析世界单体最大“盐光互补”项目选择落户在天津长芦盐场的原因。
(3)简述盐穴储氢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
2024-03-02更新 | 645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6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高频非选择题30题)(5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科学考证,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夷平面。高原上的通天河穿行于山脉之间,嵌入岩石深处,被称为“嵌入式河曲”(图1),而河曲没有嵌入地表深处的称“自由式河曲”(图2)。

材料二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年均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之间,年太阳总辐射量在6618~7356兆焦耳/平方米,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潜力巨大。

材料三 为加快柴达木盆地的发展,有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将“引通(通天河)济柴(柴达 木盆地)”调水工将纳入国家水网的骨干工程。图3为引通济柴工程示意图。

(1)在地形_____地区,河流以_____蚀(填侵蚀方向)作用为主,形成“自由式河曲”,河曲进一步发展,河道被裁弯取直,易发育成_____湖。“嵌入式河曲”是在“自由式河曲”的基础上经过_____(填地质作用)、河流_____侵蚀(填侵蚀方向)形成的。
(2)说出柴达木盆地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3)简述“引通济柴”工程的实施,对通天河流域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024-02-06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3 综合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地区专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马颈子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东部,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70mm,7至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2013年芦山地震后,马颈子沟山体出现了轻微变形破坏迹象,同年7月4日该流域爆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

材料二、图1为沟口泥石流物堆积扇景观图,图2为马颈子沟流域图。

(1)说出马颈子沟泥石流的流向并分析此次特大泥石流的成因。
(2)说明此次泥石流堆积物形成后对南桠河AB段的影响。
(3)简述当地政府为减轻泥石流危害可采取的措施。
2024-01-26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 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