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黄河下游是典型的冲积性河流。近年来,在气候变化、水库调节以及灌溉引水等共同影响下,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发生了变化,下图示意1960一2015年黄河下游花园口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960一1964年相比,1965一1973年花园口水文站的平均径流量、含沙量特征为(     
A.丰水丰沙B.丰水少沙C.少水少沙D.少水丰沙
2.如果仅考虑上游水库调节的影响,上题中花园口水文站水沙特征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蓄水拦沙   ②滞洪排沙   ③蓄清排浑   ④蓄浑排清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3.推测2000年后黄河下游河段主河床深度的变化趋势可能是(     
A.变深B.变浅C.不变D.无法确定

2 . 将同样比例的碎石、粗砂和黏土完全混合,放入一只透明塑料瓶中(不超过容量的一半)。将塑料瓶用水注满,盖上瓶盖,剧烈振荡,然后让瓶子平放,使瓶中物质自然沉淀。完成下列小题。

1.半小时后,可观察到瓶中沉淀成分从下到上的排列顺序是(     
A.碎石粗砂黏土B.黏土粗砂碎石C.粗砂碎石黏土D.碎石黏土粗砂
2.下列地理事物中沉积物从细到粗分布的是(     
A.一般河流从上游到下游B.洪积扇从扇顶到扇缘
C.黄土高原从东南向西北D.江心洲从洲头到洲尾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揭河底”现象是黄河上独有的一种泥沙运动规律,主要发生在黄河小北干流的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其表现是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将河底的成块、成片的淤积物像地毯一样卷起,然后被水流冲散带走。因为“揭河底”现象形成条件比较特殊,“揭河底”被称为黄河百年奇观。据统计,1950年以来,黄河小北干流共发生了12次揭河底现象。

材料2: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1)结合材料,尝试推测黄河小北干流的河谷形态并简要说明推测依据。
(2)尝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黄河“揭河底”现象的形成条件。
(3)尝试推测揭河底现象给小北干流及下游河段造成的影响。
2022-09-03更新 | 67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碛口古镇位于晋西黄河干流与湫水河交汇处,湫水河发源于吕梁山区。在古镇的碛口地质公园堆积了大片的乱石。碛口古镇北侧的黄土冲沟中,分布着“盖帽土林”景观:山体高处基岩(砂岩)出露,低处矗立着高低不等的黄土柱,土柱多顶着石块,石块与基岩性质相同。图1示意黄河碛口段干支流,图2示意盖帽土林景观,图3示意盖帽土林地区地质剖面。



(1)说出图中盖帽土林区的植被景观特点,并简述其成因。
(2)分析碛口地质公园乱石滩的成因
(3)推测当地盖帽土林形成的地质过程。
2022-01-20更新 | 681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