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9 道试题

1 . 马莱博湖湖区广阔、俯视呈漏斗状(如下图),海拔约500m。刚果河流出马莱博湖后,经长达350km的瀑布群河段,在河口处冲入大西洋。下图示意马莱博湖到入海口河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莱博湖漏斗状形态对下游河段的主要影响是(     
A.稳定径流B.加快流速C.抬高河床D.增加曲流
2.推断刚果河在河口处塑造的地貌是(     
A.水下沙坝B.水下三角洲C.海底峡谷D.海蚀陡崖
7日内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期末真题实战卷03-【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2 . 三峡水利枢2003年开始运行后,三峡大坝下游因水库放水排沙导致的河床粗化(河床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的过程)及水位变化等现象得到了持续关注。下图左为长江局部水系示意图”,下图右示意长江枝城水文站2004-2015年相同流量情况下河床水位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枝城附近河段多年来相同流量下河床水位变化数据,可推断三峡水库排沙主要是在(     
A.洪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侵蚀作用为主
B.洪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沉积作用为主
C.枯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侵蚀作用为主
D.枯水期,此时下游河床以沉积作用为主
2.关于该河段河床粗化现象原因及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床粗化现象是由于水流速度加快,沉积物分选差造成的
B.河床粗化现象是由于水库拦蓄泥沙,河流含沙量小造成的
C.河床粗化现象到一定程度后,河道侵蚀会减弱
D.河床粗化现象将持续下去,直到河床基岩裸露
7日内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5-6题原题及变式题

3 . 75万年前,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图)。在此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古长江溯源切穿黄陵背斜、袭夺古川江,且古金沙江南流受阻,改向东流,逐渐形成现今的长江干流。距今约1万年,受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云梦泽和彭蠡泽两大通江湖泊形成。距今约3O00年,云梦泽和彭蠡泽逐渐消亡,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通江湖泊随之形成。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中,最适于佐证“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的是(     
A.背斜以东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B.背斜以东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C.背斜以西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D.背斜以西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2.距今约1万年,两大通江湖泊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①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抬升②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沉降③海平面下降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推测云梦泽和彭蠡泽消亡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干,上游来水量减少B.地壳和海平面趋于稳定
C.泥沙淤积,湖泊沼泽化严重D.人类围湖造田活动加剧
7日内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最后一卷(湖北卷)-【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湖北专用)

4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地进行冲积扇地貌野外考察时,可(     
A.在①地测量断层的错动距离B.在②地采集颗粒较细沉积物
C.在③地寻找古河流水文信息D.在④地进行整体的形态观察
2.图中冲积扇和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冲积扇I—冲积扇II—冲积扇III—断层
B.冲积扇I—冲积扇II—断层—冲积扇III
C.冲积扇III—冲积扇II—断层—冲积扇I
D.冲积扇III—断层—冲积扇II—冲积扇I
2024-05-30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地表形态与地表环境-【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地质时期,随着大青山、蛮汉山的隆起,呼和浩特断陷盆地广泛接受湖相淤泥质黏土沉积。当山脉隆起到一定高度后,湖水外泄,淤泥质黏土层停止发育,且基本不受破坏。下图示意现代呼和浩特盆地地形地貌及淤泥质黏土层厚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湖相沉积时期湖盆的地势(     
A.东南高、西北低B.东北高、西南低C.西南高、东北低D.西北高、东南低
2.与乙地相比,甲地沉积物(     
A.颗粒大、分选性好B.颗粒大、分选性差C.颗粒小、分选性好D.颗粒小、分选性差
2024-05-29更新 | 607次组卷 | 7卷引用:热点13 地表形态的塑造与地貌-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

6 . 河型转化是河流演化由量变到质变的标志特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的河型。嫩江上游流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的交界地带,流域内断裂发育,但目前构造运动不活跃,干流上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人类干扰较少。嫩江上游顺河流方向,划分为河段I、河段Ⅱ、河段Ⅲ,分别为三种河型。下图示意嫩江上游流域河型转化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嫩江上游流域河段Ⅱ河型最可能属于(     
A.高坡度高弯度稳定的曲流河B.低坡度低弯曲较稳定的网状河
C.低坡度高弯度稳定的曲流河D.高坡度低弯曲较稳定的网状河
2.与嫩江上游流域河段I相比,河段Ⅲ(     
A.年均降水量较大B.河谷宽度较宽C.冲积物面积较小D.土壤质地较粗
3.目前,影响嫩江上游流域河流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     
A.构造运动B.气候C.人类活动D.基岩性质
2024-05-29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地质地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7 .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季节性高含沙支流,暴雨期注入黄河,对下游地区和黄河干流产生较大威胁。经过多年跟踪监测发现,西柳沟入黄口位置及其附近黄河河道经常变迁,但近年来变迁速度减慢,且入黄泥沙明显减少。图为西柳沟流域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除植被和土壤因素外,影响西柳沟黄土丘陵沟壑区汛期含沙量的因素有(     
①降水总量     ②降水强度     ③支流数量     ④地势高差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西柳沟入黄口位置和入黄口附近黄河河道变迁方向是(     
A.入黄口向西移动,入黄口附近黄河河道往北迁移
B.入黄口向东移动,入黄口附近黄河河道往南迁移
C.入黄口向北推进,入黄口附近黄河河道往北迁移
D.入黄口向南退缩,入黄口附近黄河河道往南迁移
3.推测近年来西柳沟入黄泥沙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上游的水利工程拦水拦沙B.冲积平原区灌溉农业规模缩小
C.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建坝淤地D.风沙区大力修建水利设施拦沙
2024-05-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地理试题(03)

8 . 根据地层剖面特征可以推测所在区域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某科研小组在黄河源区某河段沿岸进行地层剖面考察,研究发现:支沟山洪沉积层由该支沟爆发的山洪沉积而成;古洪水沉积层主要由黄河干流泥沙沉积而成,该层为水平层理,分选性好,内部呈现粗细相间的沉积特征;随着气候变化又先后形成风成黄土层和现代草甸土层。下图示意该考察,点位置及剖面地层序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支沟山洪沉积层沉积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颗粒细小,以粉砂、黏土为主B.分选性好,磨圆度好
C.层理结构不明显D.水平与垂直方向沉积物颗粒大小分异显著
2.推测古洪水沉积层形成期间发生特大洪水的次数最可能是(     
A.一次B.两次C.三次D.五次
3.风成黄土层形成至现代草甸土层形成期间,该区域气候干湿冷暖的变化是(     
A.气候由冷干转向暖湿B.气候由暖湿转向冷干
C.气候由暖干转向冷湿D.气候由冷湿转向暖干
2024-05-23更新 | 63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地质作用规律-2024年6月高考地理考前预测之选择题(全国通用)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色楞格河是贝加尔湖最大支流,为贝加尔湖提供了50%的径流和65%的沉积物。色楞格河三角洲向贝加尔湖凸出,其面积季节变化较大。1987年以来,色楞格河径流量波动增加,但三角洲河汉里的湿地却呈现萎缩态势。图示意色楞格河流域。完成下面小题。

1.色楞格河三角洲明显向贝加尔湖凸出,这说明(     
A.色楞格河径流量大B.色楞格河河口较宽
C.贝加尔湖侵蚀较弱D.贝加尔湖水位较低
2.推测色楞格河三角洲扩张最显著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1987年以来,色楞格河径流量增大反而导致三角洲湿地萎缩,主要因为(     
A.三角洲遭冲刷B.湿地淤积增强C.河口汊道合并D.湖水顶托减弱
2024-05-04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考前模拟文综地理试题05(2024年)

10 . 陡坎是一种地表断层地貌。河流上游盘海拔高于下游盘的陡坎为正向陡坎,反之为反向陡坎。某研究队在新疆阿合别斗河出山口位置发现了正反向陡坎并存的特殊地貌,并绘制了陡坎沿线的地形剖面图。据考察,阿合别斗河出山口反向陡坎形成后下游盘持续抬升,洪积扇Fan2晚于反向陡坎形成。下图示意阿合别斗河出山口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观测点中,最适宜用于观察研究洪积扇Fan1沉积物分层规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推测阿合别斗河出山口正反向陡坎能够共存的原因是(     
①正向陡坎上覆Fan1②S2抬升幅度大于S1③正向陡坎错断Fan1④S2抬升幅度小于S1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据数据推测Fan2开始形成之前,陡坎①和④的高度分别可能是(     
A.3.6m4.2mB.5.5m4.4mC.3.7m6.3mD.5.6m3.2m
2024-04-30更新 | 353次组卷 | 8卷引用:卷B-2024高考地理冲刺压轴卷(广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