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图(填字母)。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____图(填字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
(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当地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了。”学生丙绘制的图应该是____图、____图(填字母),它们的地貌分别由________(外力作用)形成。
(4)在E图中迎风坡坡度____(陡或缓)。
(5)学生丁绘制的是河流入海口的景观,应是____图(填字母)。
(6)简述D图中地貌形成过程。
2024-01-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2023年6月10日在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了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考察地点概况: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南与河北省交界处,有丰富的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溶洞洞穴景观,是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考察记录单:

地点孤山寨石花洞
类型地表喀斯特景观地下溶洞内景观
地貌景观描述地貌类型峰丛、峰林、孤峰石钟乳、石笋、石柱
主要岩石
颜色岩石呈灰褐色岩石呈灰色、乳白色
形成两种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

拓展学习: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种多样,收集四幅地貌景观图(下图),描述其景观特,点并进行分类。


     
(1)考察记录单中①处的记录应该是_________
(2)形成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溶洞内的喀斯特地貌的作用往往不同,考察记录单中②、③两处分别对应的作用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A和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多分布于________地区。根据成因分类,A属于_________地貌,冲积扇属于________地貌、B属于_________地貌。
2023-07-0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我国四种典型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种地貌,受风力作用形成的是____,受沉积作用形成的是____。(填序号)
(2)图①、图③都有天然形成的“桥”,①属于____地貌,③属于____地貌。
(3)图③所示地貌分布地区,若植被遭到破坏,容易产生____,土层变薄,导致岩石裸露,从而出现____现象。
2023-02-24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其中⑦环节名称为____,④环节名称为____;参与水量最小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受人类影响最多的环节是____(填图中序号)。人类通过____(填“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调节③环节水量的时间分配。
(2)位于河口附近的甲处往往形成____(填“三角洲”或“冲积扇”)地貌,其外力成因是____作用。
(3)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④环节水量____(填“增大”或“减小”);③环节水量____(填“增大”或“减小”)
(4)根据植被,判断图示地区的气候特征最可能是(     
A.终年高温,降水丰沛B.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C.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适宜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023-02-10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行山脉位于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如果把太行山喻为一块蛋糕,那么层层叠置的地层岩石就像不同的蛋糕层。图为南太行地质与地貌典型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太行山是中国曲流峡谷(简称“曲峡”)发育最明显的山脉。位于沁河第一湾曲峡附近的寨后村(图),建村历史悠久。

(1)图中长治盆地的黄土沉积物与____作用有关。
(2)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试推测黑色含煤层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____,南太行山顶多石灰岩出露,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为____代。
(3)从曲流地貌的角度,分析寨后村选址在此的原因。________
2023-02-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读下图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看到的a地貌A坡为____(迎风坡/背风坡),从坡脚到坡顶地表颗粒物粒径逐渐变____(粗/细)。
(2)丁河段中E岸是____岸,流水速度较____(快/慢)。
(3)丙处形成的c地貌类型是____,与乙处相比,丙处地表堆积的颗粒物粒径较____(粗/细);乙、丙两处地貌形成的过程相似,都是____作用形成,其共同的地貌景观特征是____
(4)秦岭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其南坡是____(阳坡/阴坡),北坡山麓的自然植被是____林。
2023-01-15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江门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地质剖面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其中C环节名称为____,受人类影响最多的环节是____(填图中字母)。人类通过____(填“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调节A环节水量的空间分配。
(2)位于河口附近的丁处往往形成____(填“三角洲”或“冲积扇”)地貌,其外力成因是____(填“流水沉积”或“冰川堆积”)作用。
(3)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当地水循环A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如果图示区域位于北美洲的副热带东部地区,则沿海海域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盐度偏____(填“高”或“低”)。
8 . 图为常见地貌类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地貌形态上看,甲图是_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_
(2)甲地貌分布在丙图中_________处(填数字),乙地貌分布在丙图的_________处(填数字)。
(3)甲地貌沉积的颗粒物大小(粗细)由A至B呈现由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4)丙图区域需要在a或b处河岸附近修建码头,最合理的是建在_________处。
(5)③与②之间海拔相差_________米。
9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地貌为____,是____作用下形成的。
(2)B图地貌为____,是____作用下形成的。
(3)C图地貌为____,是____作用下形成的。
(4)上图所形成的地貌,位于入海口的是____图,位于出山口的是____图(填字母)。
(5)B图中迎风坡坡度较____,背风坡坡度较____

10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均为河流堆积地貌,试比较两者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____

形态特征分布规律

(2)如果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新疆中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那么甲处适宜发展的农业是____。如果该地区地下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油井的合适位置是____ (A、B、C)处。

(3)图示地区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

A.断裂、褶皱、侵蚀、沉积B.褶皱、断裂、沉积、侵蚀

C.侵蚀、褶皱、沉积、断裂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