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 . 涪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岷山,是嘉陵江右岸最大的支流。该江穿越龙门山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四川盆地西北侧龙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多个大小规模不等的冲积扇。下图为涪江龙门山前冲积扇序列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中所示涪江三个冲积扇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①③②
2.导致涪江该河段冲积扇多次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褶皱相间沉积B.断层水平移动C.河流洪灾频繁D.河流侵蚀增强
3.涪江该河段冲积扇②范围和厚度明显大于其他两个,说明该冲积扇地带(     
A.地形起伏大,漫流范围广B.丛林覆盖高,障碍壅水多
C.河流流速快,沉积时间长D.侵蚀强度大,泥沙含量大
2021-09-05更新 | 2411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如图所示示意我国某河流某河段的横剖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最早的阶地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任一级阶地的形成过程
A.地壳稳定—流水下切B.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地壳下降—水位稳定D.地壳抬升—水位稳定
3.该河段
A.河水一定自东北向西南流B.河水一定自东南向西北流
C.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D.最可能位于河流中下游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冲积扇和三角洲是两种典型的河流地貌。华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貌类型(左图)。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所塑造的地貌构成了华北平原的主体。黄河入海口处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河流地貌(图右)。

(1)指出图示区域冲积扇的分布位置,并说出影响冲积扇面积大小的因素。
(2)说明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4 . 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石流扇。与冲积扇从上到下粒径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泥石流扇恰恰相反,在扇体最下端往往有较大的砾石块,肩顶部则是细小的沙砾和黏土。读泥石流扇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河流冲积扇相比,泥石流扇的沉积物(     
A.分选性更好B.透水性更强C.磨圆度更好D.孔隙度更小
2.造成冲积扇和泥石流扇的粒径顺序截然相反的根本原因是(     
A.流体的性质不同B.地形的陡峭程度不同
C.植被覆盖度不同D.暴雨激发的程度不同
2021-11-05更新 | 55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5 . 黄河下游河南孟津白鹤镇至山东东明高村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性河道,冲淤变化较大,历来是黄河下游治理的难点。三门峡水库建成后,该河段游荡性河道特征发生明显变化(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段游荡性河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流湍急,侵蚀能力强②来沙量大,河床不断淤积
③河道深窄,水流速度慢④地形平坦,水流难以约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三门峡水库建成后,该河段游荡性河道发生变化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丁甲丙乙D.丁乙甲丙
2021-03-09更新 | 96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6 . 江心洲是江河中的沙洲。它是由心滩不断增大淤高而成。正常情况时高出平水位,洪水泛滥时顶部盖上悬移质泥沙,致使其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在其上游水库蓄水前后,平直河段的江心洲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库蓄水后江心洲萎缩严重,其根本原因的是(     
A.河道坡降减小,流水侵蚀增强B.气候变暖变干,水源补给减少
C.植被覆盖率增加,径流量减少D.拦截泥沙下泄,清水冲刷河道
2.如果河流两岸农民利用江心洲种植农作物,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春小麦B.油菜C.水稻D.甘蔗
7 .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戊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从地貌类型看,甲为________,丙为________
(2)从地质作用看,乙处由________作用形成,丙、丁处由________作用形成。
(3)甲、乙、戊中,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处,寻找油、气应在________处。
(4)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________处,请说明理由。________
(5)解释戊处地貌形成原因是________
(6)描述丙处地貌的特点________

8 . 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四期的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下图示意现在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A.风力搬运B.冰川搬运C.流水搬运D.海水搬运
2.扇体边缘有大量水库分布,其直接补给水源为(     
A.河水引入B.积雪融水C.大气降水D.地下水
3.推测F1~F4四期冲积扇中,最早形成的是(     
A.F1B.F2C.F3D.F4
2022-12-2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阴山山脉南北两坡极不对称,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大部分洪积扇下层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由下而上减小。

材料二下图为阴山山脉南北向剖面示意图及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示意图。



(1)分析阴山山脉南、北坡地形地势的差异。
(2)描述阴山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3)根据阴山南坡洪积扇的发育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2023-03-13更新 | 1654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济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推积体。研究发现,阴山南麓发有众多壶瓦状洪积扇(下图),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阴山南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阴山南麓(     
A.降水季节变化大B.河流、沟谷众多
C.植被覆盖率低D.地势落差较大
2.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最可能是(     
A.持续变干B.持续变湿
C.冷暖交替D.干湿交替
2024-02-23更新 | 301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六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