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黄河四排口河段位于宁夏平原,河段为粉细砂河床,属典型游荡型河道,左岸常遭到冲刷,主流直接冲刷河堤。为消除险情,四排口河段实施了整治工程,在河道左岸修建了丁坝群,在右岸开挖引河,实现了“以坝护弯,以弯导流”。图1示意四排口河段,图2示意某典型断面河床变化,图3示意丁坝功能,长丁坝使水流动力轴线发生偏转,趋向对岸,起挑流作用;短丁坝起局部调整水流保护河岸的作用。由丁坝组成的护岸工程,能控导流势,保护堤岸,又有束狭河床、堵塞岔口和淤填滩岸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10月,两岸冲淤形势差异的原因包括(     
①左侧丁坝引流,流速加快②左岸作为凹岸,遭惯性冲刷③右侧远离丁坝,干扰较小④右岸坡度较缓,过水断面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0月之后,冲淤形势调整主要由于(     
A.输沙量下降B.径流量下降C.丁坝裸露D.河床降低
3.在右岸开挖引河主要为了(     
A.分流洪峰B.分流泥沙C.减轻右岸淤积D.保护左岸丁坝
2 .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分析甲山峰所在山脉的形成原因。
(2)说出乙处河流地貌和河谷横剖面类型,并简要分析其形成过程。
(3)分析丙的地貌类型及成因。
2022-12-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原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____,对应____(图甲或图乙);
(2)在丁图中,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中a、b、c、d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能是____,以流水____作用为主。
(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
(4)简要描述图甲地貌的成因?____
2022-12-25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原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读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貌的形成原因(例如:乙流水堆积):
____,丙____,丁____
(2)图丙为流动性沙丘,下列有关该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粒在C坡一侧被搬运,在D坡一侧沉积B.C坡风力大于D坡
C.此地的风向是西北风D.D坡一侧为迎风坡
(3)乙图地貌一般形成于河流____处,图中自A到B沉积物颗粒逐渐____,原因是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钱塘江位于长江干流以南,含沙量小,仅为长江的35%。近5000年来,钱塘江河口(下图)在径流、潮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岸线不断向海延伸。1950年以来,人们在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钱塘江河口泥沙的主要来源是(     
A.钱塘江流域B.曹娥江流域C.长江口海域D.河岸与河床
2.下列月份中,钱塘江河口径流与潮流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最明显的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3.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规模的扩大,将(     
A.降低河口水体盐度B.增强径流对南岸的破坏
C.减缓岸线向外推移D.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
6 . 读“北半球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河谷呈“V”形原因是①处位于河流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流流速快,以溯源侵蚀和____蚀为主。
(2)河流在②处汇入海洋,形成的流水地貌是____
(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在分布密度上的差异特征是河流中下游比上游大,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至少写2点)。
2022-12-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发育示意图”,河流横断面①②③分别是河流上a、b、c三点的横断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河流的发育过程及特点,把a、b、e三点与对应的剖面图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
(2)a、b、c三处,最不适宜建水电站的是____处,理由是____
(3)某港务局拟在c河段附近的A、B两处建港,试分析在何处选址较为合适,为什么?
(4)河口沙洲更易与e、d两岸的____岸相连。

8 . 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河漫滩的形成主要与侵蚀作用有关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D.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
2.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     
A.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B.分布在阶地①,植被丰富
C.分布在阶地②,土壤肥沃D.分布在阶地③,地势较高
9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图甲为某条自西向东流的河流示意图,图乙中的三幅小图为该河流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河床剖面示意图。



(1)图乙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该河段主要的侵蚀作用是_________
(2)该河流位于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3)分别描述①②两处河谷的成因。
(4)若在该河干流建水电站,比较合理的位置是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处。试从地质构造的角度分别说明三处合适或不合适的原因_______
(5)③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什么?

10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两块相同的木板(模拟土坡)、沙土、草皮、自来水、两个水壶、两个水槽。步骤:①在坡度一致的两块木板上铺等量的沙土,其中一个再铺上草皮。②用装有同等水量的水壶分别在两沙坡上以相同高度、速度持续浇水,水流最终分别流入下方的甲、乙水槽中。③观察坡面的形态变化和水槽中堆积物的数量差异。



1.从该实验中可知,沙子逐渐沉到水槽底部的现象是模拟(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
2.若某区域正经历从乙图到甲图的演变过程,则该区域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A.降水变化率减少B.土壤肥力增加C.河流含沙量增大D.风力堆积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