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如图(a)为西北地区某荒漠光伏基地景观图,如图(b)为光伏板对植被、土壤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     
A.蒸发旺盛,植被垂直结构复杂B.风力大,植物板状根系发达
C.气温低,植物叶片为针状小叶D.降水量少,以荒漠植被为主
2.图中(     
A.①为植被覆盖率减少B.②为地表蒸发加剧C.③为盐碱化程度提高D.④为土壤肥力增加
2024-02-13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农业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中国的援助下,非洲林波波河下游已开垦4.5万余亩良田种植水稻。如图为林波波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林波波河(     
A.以降水补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大B.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塑造峡湾地貌
C.结冰期较长,内河航运的价值较低D.流域内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水质
2.中国援助林波波河下游的水稻种植项目有利于该区域(     
①提高粮食供给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②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增加耕地面积
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扩大粮食出口
④推广优质的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1-27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增强
C.地下水流向交错带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年来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读“德雷克海峡附近海陆分布图”,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导致图中区域(     
   
A.南美大陆西岸地区降水增加B.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
C.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D.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
2023-07-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甘孜藏族自治州(下图)位于四川省西部,横断山脉的东南部,境内有鲜水河断裂带穿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发生2级以上地震379次。

(1)说明甘孜藏族自治州地震多发的原因。

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840~5249米,面积66.98万公顷,湿地面积占27%,以淡水草本沼泽为主,多草甸和灌丛,是以高寒湿地及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是藏野驴在四川省的最后庇护所。

(2)说明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藏野驴庇护所的原因。

道孚县年均温为8.2℃,年均降水量为633.6毫米。道孚藏寨位于鲜水河畔,房屋建筑以粗壮的圆木作为立柱,柱子上顶着大梁,大梁再顶椽子木作为基本骨架,形成完整、牢固的全木结构,建筑主体全由实木构成,墙外以土石包裹。下图为建设中的道孚民居。

(3)从选址和建造两方面,简述道孚藏寨民居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2023-05-09更新 | 6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东城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6 . 家在吉林省白城市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和父母进行了一次省内自驾游。旅游过程中,他被沿途美丽自然风光和特色美食所吸引,也为自己家乡的变化而自豪。为了更好地向别人介绍吉林风光和特产,他查阅了很多资料(图)。大家结合小明的资料,一起感受别样的吉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黑土区中心地带,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未利用盐碱地面积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就探索和实践“以稻治碱”的土壤治理模式。现在白城市已经成为“中国弱碱地稻米之乡”。


(1)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说明白城市“以稻治碱”成功的意义。

向海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春秋季节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水鸟在此集结停歇,夏季还有大量的水鸟留在湿地繁殖。为保障湿地生态环境,从2004年起,经水利部门协调,上游水库对向海湿地多次实施应急补水,达到了“引来活水润绿洲,万物复苏生机旺”的效果。现在这里栖息的候鸟数量日益增加。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向海湿地候鸟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明太鱼是一种生活在冷水中的海鱼。近年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明太鱼干生产和出口国,年加工量达30多万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虽不临海,但却成为重要的明太鱼加工、晾晒基地之一。


(3)分析延边成为明太鱼加工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023-01-07更新 | 51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多年冻土作为冰冻圈要素之一,因其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重要的反馈作用而倍受关注。图为50°N以北地区冻土分布图,图为热融湖演化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冻土分布的影响因素。

热融湖是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多年冻土层局部融化,地表塌陷形成凹坑,集水形成的湖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冻土区热融湖迅速增加。


(2)运用温室效应原理,说明图中b阶段热融湖增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各个圈层之间的循环过程。


(3)比较图中b、c阶段碳循环过程的差异。
2023-01-07更新 | 783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2021年,北京市降水量高达924毫米,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位。根据北京市水文总站数据,2021年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水位回升5.75米,地下水储量增加。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斜河涧村(图左),从2021年夏秋季节开始,村里一处干涸了多年的泉眼流出了清澈的山泉水。图右为泉眼沿MN、PQ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地下水位回升对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结合图文,推断2021年夏秋季节斜河涧村古泉复涌的原因。
2023-01-07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世界气象组织预测,拉尼娜现象可能持续到2023年初。图为某同学未完成的某海域海一气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发生拉尼娜现象时,图中(     
A.①处所示东南信风偏弱B.②处所示气流下沉运动增强
C.③处海水下沉运动增强D.赤道附近东西部海水温差减小
2.拉尼娜现象可能会引发(     
A.澳大利亚东部森林火灾多发B.南美洲西海岸国家洪水泛滥
C.印度尼西亚出现长时间干旱D.西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多发

10 . 金秋十月,江西省上堡梯田(图)喜迎丰收。高山茂密的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形成地下水。地下水顺地势自流,在梯田处渗出,形成自流灌溉水系。上堡梯田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灌溉工程典范,2022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梯田中的土壤是(     
A.人工改良的水稻土B.有机质丰富的黑土
C.矿物质多的紫色土D.透水性较强的红壤
2.图中景观(     
A.梯田的地块广大且完整B.村落集中分布在山脚下
C.坡度较陡且相对高度大D.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山顶
3.上堡梯田的耕作方式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是(     
A.筑坝打井,增加水源B.开垦荒山,增加耕地
C.培育良种,提升技术D.自流灌溉,蓄水保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