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土壤是母质、气候、地形、植被、时间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与植被同被视为自然环境的镜子、划分陆地自然带的主要标志。云南省地跨热带、亚热带,夏季受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图左为云南省主要土壤地域分布图,图右为玉龙雪山山地土壤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省砖红壤带主要分布在23°N以南,推测其形成的气候背景应为(     
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高山气候
2.在云南省西部,赤红壤带多呈树枝状、带状自南向北延伸。这是因为(     
A.在北回归线附近,全年光照充足B.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C.季风沿河谷深入,形成湿热环境D.河流自南向北流,沿岸水源丰富
3.红壤为云南省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土壤。与红壤对应的植被类型应为(     
A.热带季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高山草甸
4.结合棕壤在云南省及玉龙雪山分布的特点推知,棕壤在我国还可能分布在(     
①东北平原②山东丘陵③秦岭山地④柴达木盆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云南省土壤的地域分布状况反应出其自然环境特点有(     
①热带气候为主,季风气候显著②西部山脉纵列,东部高原崎岖
③河流交织成网,自西向东流淌④水热组合多样,生物种类繁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冻土与高寒区域的水循环和水平衡关系密切。研究小组在黄河源区某季节性冻土观察点对降水、蒸发、土壤储水量(自地表向下160厘米厚的土方体中未冻结的水)等进行观测。图为某冻融周期中的观测记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     
A.3月以前,冻结和蒸发使土壤储水量降低B.3~5月,土壤储水量因农业灌溉逐渐上升
C.6~8月,土壤储水量主要受地温变化影响D.9月以后,植被枯萎使土壤储水量较稳定
2.近年来黄河源区冻土面积缩小、厚度变薄。其长期影响为(     
A.延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B.引起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
C.利于扩大土地利用规模D.增加地表、地下水资源总量
2024-04-10更新 | 46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3 . 北京市某区有一座“生长的建筑”,建筑立面和屋顶上覆盖了大量的植物,由三层构成,第一层是山水相间的绿洲花园,第二层是垂直森林立面,第三层是云端屋顶花园。三层景观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成垂直瀑布般的绿色森林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二层垂直森林立面种植了大量适合北京气候的小乔木,推测其主要特征是(     
A.树干高大,常有板状根B.耐寒耐旱,叶片呈针叶状
C.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D.夏绿冬枯,季节变化显著
2.第三层云端屋顶花园(     
①可远眺城市美景,开阔视野②有助于减少夏季能源消耗
③增加楼体重量使建筑更稳定④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闽江中下游遥感图及琅岐岛及附近地质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琅岐岛气候资料。


(1)概述琅岐岛的气候特征。
(2)推测琅岐岛面积的变化趋势,阐述变化过程。

图(a)和(b)分别示意闽江河口外海域不同季节盐度的变化。


(3)指出图中(a)、(b)两图分别代表的____季节(冬季/夏季),任选其一,说明判断理由____
2024-01-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内蒙古腰坝绿洲东依贺兰山,西邻腾格里沙漠,是阿拉善左旗重要的粮食产地。图为该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等值线图。读图,根据土壤含盐量可推测该地区(     
A.地处贺兰山迎风坡,降水多B.地势丙地高,甲地、乙地低
C.传统灌溉方式是滴灌、喷灌D.丙地、丁地地下水超采严重
2023-03-31更新 | 57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北京西城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6 . 图左为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位置示意图,图右为“黄龙入海”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含沙量巨大,在入海口处形成了“黄龙入海”景观。近年来在中游地区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并在每年夏汛到来前利用小浪底等水利工程调水调沙,提高了下游行洪输沙能力。

(1)推测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小浪底工程建设对“黄龙入海”景观规模的影响。

盐碱地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盐碱地综合利用为基本任务,在盐碱地特有品种培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

(2)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说明建设“黄三角农高区”的意义。

胜利油田规模化推广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实现地质利用和封存。目前,已经累计注入二氧化碳43万吨,封存40万吨,增油10万吨。图为CCUS技术流程图(部分)。


(3)概述胜利油田推广CCUS项目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2022-05-09更新 | 160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7 . 北京市某校组织学生利用“清明”假期到南方研学旅行,期间参观了深圳市的“手拉手”学校。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参观教学楼时,同学们发现教室外有开放、宽阔的走廊(如图1),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有的同学提出学校新建教学楼可以借鉴这种形式,也有的同学认为不适宜。



(1)分析北京市学校不适宜采用这种走廊设计的原因。

图2是同学们参观学校“地理园”时拍摄的照片,大家在地理模型上看到不少落叶,从标识牌得知旁边的树木是樟树。某同学制作了樟树生长条件的资料卡片,如图3所示。



(2)说明樟树在我国适宜生长的气候类型及理由,推测此时大量落叶的原因。
(3)结合地理知识,列举学校地理园可以摆放的不同类别模型或仪器。
2020-06-13更新 | 4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卓乃湖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半咸水湖。由于水位多年持续上升,2011年湖泊最东面发生溃决,外泄湖水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湖和盐湖。下图为卓乃湖决堤引发的水道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卓乃湖溃决前水位多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抬升B.河流袭夺C.人类活动D.气候变暖
2.卓乃湖溃决外溢,可能导致(     
①卓乃湖流域植被增多                    ②藏羚羊迁徙受到影响
③海丁诺尔湖和盐湖含盐量增加       ④清水河段需紧急加固路基桥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12更新 | 3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南亚地区部分原生红树林分布图,近年来当地的红树林大量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貌是(     
A.河流出山口处的冲积扇B.河流入海口处的三角洲
C.位于河流两岸的河漫滩D.位于内陆干旱区的沙洲
2.红树林发育有呼吸根及可排盐分的腺体,因为其分布地区主要位于(     
A.中纬和高纬度海岸B.海湾及河口潮间带
C.地势起伏大的山区D.河流两岸的盐碱地
3.红树林大量减少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海平面上升B.生物多样性增加C.海洋侵蚀加剧D.台风增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增加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D.河流含沙量增加
2.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坡度逐渐增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6-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