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增加将(     
A.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
C.加快下覆基岩风化破碎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
2.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     
①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②冻土融化速率减缓
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④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7-15更新 | 7490次组卷 | 34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4-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天津专用)

2 . 在紧邻长江南岸的现代江滨湖滨地带一、二级阶地上,多发育砂山-黄土堆积序列。砂山多发育在距长江约5km范围之内,黄土堆积则在延伸至距长江20km岗地附近,且其堆积在山前具有明显增厚的特点,往南进入赣东北中低山丘陵地带则很难再发现有黄土沉积。下图为长江南岸现代江滨湖滨地带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序列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南岸一二级阶地上砂山一黄土堆积物的可能来源(     
①河漫滩细颗粒物质
②湖岸枯水期裸露沉积物
③北方黄土高原的粉尘颗粒
④中亚、西北沙漠远程输送的粉尘颗粒
⑤赣东北山地风化碎屑物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
2.区域内风成沉积体系的发育始于末次间冰期晚期,推测全球变冷对黄土沉积速率的变化及原因(     
A.变大流水堆积能力增强B.变大河漫滩干露物源增多
C.变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减小D.变小风力的搬运能力减弱
2023-07-13更新 | 438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卷C(高二地理·期末真题·必刷卷)-【期末真题·必刷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综合测试卷

3 . 下图为土壤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     
①基岩的形成过程②有机质的积累过程③土壤的沉积过程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若图中植被遭到破坏,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A.火山、地震B.生物灭绝C.滑坡、泥石流D.暴雨洪涝
2023-06-16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天津市河北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练习地理试题

4 . 土林是一种特殊地貌景观,西藏阿里地区的土林发育最为典型。该地土林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物质组成。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石风化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河湖沉积
2.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天气寒冷,暴雨多
C.空气干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

5 . 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C.构造运动D.风沙作用
2.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土壤温度D.土壤水分
3.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2023-06-10更新 | 14124次组卷 | 34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燕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多年冻土作为冰冻圈要素之一,因其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重要的反馈作用而倍受关注。热融湖是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多年冻土层局部融化,地表塌陷形成凹坑,集水形成的湖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冻土区热融湖迅速增加。图左为50°N以北地区冻土分布图,图右为热融湖演化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1)说出图中冻土分布的影响因素。
(2)运用温室效应原理,说明图中b阶段热融湖增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各个圈层之间的循环过程,比较图中b、c阶段碳循环过程的差异。
2023-04-28更新 | 564次组卷 | 12卷引用:专题05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高频非选择题30题)(3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7 .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1)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2),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
C.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1月份M地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2010·天津河西·一模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8 .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植被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A.区域差异性B.区域整体性
C.区域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2023-03-30更新 | 200次组卷 | 40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9 . “蜂巢屋”是叙利亚阿勒颇地区的传统民居,石质基底上全是土坯堆砌而成,墙体厚达80厘米,具有圆锥形屋顶,仅一座拱形大门,没有窗户,下图为叙利亚周边地区区域图及“蜂巢屋”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叙利亚沿海地区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及原因(     
A.全年均匀西风带影响B.全年稀少信风带影响
C.夏季集中夏季风影响D.冬季集中西风带影响
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A.抵御夏季的雨水B.防御冬季的风沙
C.夏季隔热,冬季保温D.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2023-03-29更新 | 304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红桥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淤地坝的作用是(     
A.沿等高线修筑,可以截流蓄水B.在沟道中修建,用于淤泥造地
C.成品字形排列,利于树木成活D.在沟道中修建,用于稳定沟坡
2.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     
A.要对全流域进行统筹调度B.放水冲沙是解决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
C.水土保持利于调沙减淤D.黄河含沙量大是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3.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     
A.蓄水使水库发电能力增强B.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速变快
C.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D.减少下游的洪涝灾害
2023-03-22更新 | 280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桥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习诊断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