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表层土壤水分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变化情况该区域年降水量约300mm,地面覆盖有人工恢复的植被。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表层土壤水分收大于支出的月份是
A.6月B.7月C.8月D.10月
2.与其他时段相比,该区域7月、8月表层土壤含水量较低的0.02主要原因是
①地表径流量小
②降水量小
③蒸发(蒸腾)量大
④下渗量大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3.该区域如果植被恢复良好,会造成当地
A.表层土壤干化B.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C.降水量大量增加D.下渗量减小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罗拉多河(见下图)全长2334km,流经美国西部七个州和墨西哥北部,中、下游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90%的径流量来自高山融雪。美国西部大开发使得科罗拉多河河水使用量大幅度增加,这对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引发了沿河地区对水资源的争夺。为解决争端,美国7个州的代表对该河水资源分配举行了谈判,于1922年达成科罗拉多河协定,并通过建设胡佛大坝对下游地区进行水资源分配。

(1)推测美国西部大开发对科罗拉多河河口生物资源带来的影响,并说明原因。
(2)简述科罗拉多河水资源分配的必要性。
(3)分析胡佛大坝在水资源分配中的作用。
2024-02-27更新 | 17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4大考点)-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海湖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汇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是一个大淡水湖泊,那时气候温和多雨。至13万年前,由于周围山地强烈隆起和气候变化,使青海湖从外流湖变成闭塞湖,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且水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外流湖指湖水与河流相通,最终汇入海洋的湖泊)。

材料二 下图示意青海湖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推测地质历史时期青海湖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森林、草原或荒漠)和当时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2)从沙源、动力和地形方面,简要描述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形成原因。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我国生态区的分类标准,京津冀地区可划分为草原生态区、森林生态区和农田生态区,其中草原生态区和森林生态区是京津冀地区的水源及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图1示意京津冀生态区分布。下表为京津冀各生态区的面积及水源涵养量统计。

区域面积(×10°km²水源涵养量
×10m³)
草原生态区1.876.54
森林生态区10.5664.76
农田生态区9.123.28
(1)乙属于____生态区。从环境效益的角度,简述乙生态区对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具有的重要意义。____

2为北京及周围夜景图。在北京的东南面和西北面,完全是两种不同情况,东南方向灯光如蜘蛛网一样连接着众多城市,而西和北两个方向却只有点点灯光。

(2)推测影响北京西和北两个方向夜景的自然因素是____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湾区之一,随着湾区经济建设深入开展,将成为我国北方新的增长极。图3为环渤海地区略图。

(3)作为环渤海湾区中心城市之一,请你为天津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出两点合理建议。
(4)简述规划中的环渤海高铁对湾区发展将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4-04-16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亚位于亚洲中部内陆地区,风沙活动频繁。对于中亚风沙的来源,部分人士认为其来自中国西北境内,但我国学者认为中亚风沙源地主要是本地生成及西部迁移而来。近年来随着风沙活动逐渐增多,中亚地区利用自然资源和科技手段开始探索一种在戈壁荒漠环境下的农业生产方式,即戈壁生态农业。在频繁的风沙活动和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下,中亚地区孕育出许多满足当地人们需求的食物,其中馕做为一种特制面食,成为中亚地区广受欢迎的一种食物。下图示意中亚地理位置。


       

(1)根据图示说明我国学者认为中亚风沙源主要是本地生成及西部迁移而来观点的正确性。
(2)近年来中亚地区风沙活动逐渐增多,试分析原因。
(3)推测中亚发展戈壁生态农业的主要区域,并说明理由,
(4)为该地区戈壁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5)说明馕成为中亚地区广受欢迎的一种食物的原因。
2023-10-19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17题原题及变式题
6 . 为了提升地理实践力,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暑期到长白山北坡进行野外考察,考察内容主要为长白山北坡白桦林和岳桦林景观特点及生长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长白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高度多在1000米以上,主峰为白云峰,海拔2691米,最高峰为白头峰,海拔2749米。长白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其北坡不同海拔处、植被景观存在着差异,体现了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材料二:长白山北坡考察记录表



考察记录
地点甲地:长白山北坡山麓地区乙地:长白山北坡高海拔地区


景观照片


植被资料
白桦:为桦木属,是一种高大落叶乔木,喜光、耐寒。在长白山北坡,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岳桦:长白山的岳桦林,是地球上岳桦林在温带地区的唯一分布,被誉为“不屈的风雪勇士”,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抗严寒、耐贫瘠。植株矮小弯曲、根系发达,常见枝干贴近地面朝一个方向匍匐生长。

(1)甲地白桦林的植被类型为____,影响植被景观特点的气候类型是____
(2)根据考察记录,推测岳桦林生长的气候条件及枝干贴近地面匍匐生长的原因。
(3)对比图中甲、乙两地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4-02-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北部,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北部,中南部为面积较大的生态脆弱区。下图为突尼斯的地理位置。

(1)指出突尼斯由北到南主要的自然植被类型。
(2)从气候角度,分析突尼斯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的原因。
(3)推测突尼斯中南部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并简述理由。
2024-02-06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17题原题及变式题
8 . 图左为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位置示意图,图右为“黄龙入海”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含沙量巨大,在入海口处形成了“黄龙入海”景观。近年来在中游地区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并在每年夏汛到来前利用小浪底等水利工程调水调沙,提高了下游行洪输沙能力。


(1)推测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小浪底工程建设对“黄龙入海”景观规模的影响。

盐碱地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盐碱地综合利用为基本任务,在盐碱地特有品种培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


(2)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说明建设“黄三角农高区”的意义。

胜利油田规模化推广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实现地质利用和封存。目前,已经累计注入二氧化碳43万吨,封存40万吨,增油10万吨。下图为CCUS技术流程图(部分)。



(3)概述胜利油田推广CCUS项目带来的效益。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3)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2023-08-04更新 | 78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项02 期中测验:重难提升专练(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榆林市是枣树原产地之一,有3000多年的枣树栽培历史,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是我国五大集中连片优质红枣主产区之一,但近年来该地区枣林大面积撂荒。榆林养蜂历史悠久,每年约有18万群蜜蜂采集枣花蜜,年均产量约为2000吨。全市有枣树、刺槐、紫穗槐、苜蓿等各类蜜源植物120余种,每年3月至10月均有蜜源植物开花,蜂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023年6月,全国首个“枣花蜂蜜之乡”的美誉花落榆林。近年来,榆林市加大补贴与管理力度,改造低产低效枣林50余万亩(1亩≈666.7平方米),有机认证枣林30余万亩,确保黄河沿岸红枣林面积不减少、天然蜜源基地不破坏、生态功能不降低。下图示意榆林市位置。

(1)推测近年来榆林市枣林大面积撂荒的原因。
(2)从蜜源植物角度,说明榆林市蜂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简述榆林市能成功申报“枣花蜂蜜之乡”的原因。
(4)简述榆林市黄河沿岸红枣林的生态作用。
2024-06-01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模拟检测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